5月15日,以“重新定义数据价值”为主题的第十三届全球地...更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强调...更多>>
纸介质定价: | 电子MAIL版定价:18000.0 | 纸介+电子版定价: | ||
完成日期:2025-02-25 | 24小时购买热线:010-8855 8925 |
|
报告简介
报告目录
第一章 雄安新区“十五五”发展背景与战略定位
1.1 国家战略与新区使命
1.1.1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引擎
1.1.2 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承载地
1.1.3 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与资金倾斜分析
1.2 发展基础与阶段性成果
1.2.1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1)交通网络(高铁、地铁、公路)覆盖现状
(2)地下综合管廊与智慧能源系统建设
1.2.2 产业导入与人口疏解现状
(1)央企总部及科研机构迁移情况
(2)常住人口结构与就业吸纳能力
1.3 “十五五”规划的核心目标
1.3.1 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1.3.2 绿色智慧城市标杆定位
第二章 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预测
2.1 新动能培育方向
2.1.1 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产业布局
(1)智能城市建设中的技术应用场景(数字孪生、区块链)
(2)数据要素市场培育与交易机制
2.1.2 高端制造业集群化发展
2.2 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
2.2.1 自贸试验区政策红利释放
2.2.2 国际人才与资本吸引力分析
第三章 绿色低碳与生态城市建设
3.1 碳中和目标实施路径
3.1.1 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策略
3.1.2 建筑节能与碳交易试点
3.2 生态空间优化
3.2.1 白洋淀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3.2.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升级
第四章 智慧城市与数字化转型
4.1 数字孪生城市建设进展
4.1.1 5g+物联网基础设施覆盖
4.1.2 政务大数据平台应用场景
4.2 智慧交通体系优化
4.2.1 无人驾驶试点与路网协同
4.2.2 物流枢纽智能化升级
第五章 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创新
5.1 人口管理与社区治理模式
5.1.1 “新市民”积分制政策效果
5.1.2 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功能迭代
5.2 教育医疗资源均衡配置
5.2.1 北京优质资源疏解落地情况
5.2.2 本地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第六章 创新驱动与科技产业生态
6.1 科研机构与高校布局
6.1.1 中关村科技园雄安分园建设
6.1.2 国家重点实验室引进策略
6.2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6.2.1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
6.2.2 知识产权保护与跨境合作
第七章 区域协同与京津冀一体化
7.1 交通网络互联互通
7.1.1 雄安至北京轨道交通经济带
7.1.2 航空物流枢纽与临空经济区规划
7.2 产业链分工协作
7.2.1 津冀配套产业承接能力分析
7.2.2 跨区域税收共享与利益分配机制
第八章 政策保障与体制机制改革
8.1 土地与住房制度改革
8.1.1 共有产权房试点推广
8.1.2 混合用地与弹性年期制度探索
8.2 财政与金融支持体系
8.2.1 绿色债券发行与reits试点
8.2.2 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突破
第九章 风险防控与可持续发展
9.1 经济波动与产业空心化风险
9.1.1 新兴产业培育周期与市场风险
9.1.2 传统产业退出机制与社会成本
9.2 生态承载力边界预警
9.2.1 水资源供需矛盾与调配方案
9.2.2 开发强度与生态红线动态平衡
第十章 国际合作与全球影响力提升
10.1 “一带一路”节点功能强化
10.1.1 国际组织与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引进
10.1.2 跨境技术合作与标准输出路径
10.2 国际标准对接与品牌输出
10.2.1 绿色金融规则制定参与度分析
10.2.2 雄安模式海外推广可行性研究
图表目录
图表:雄安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趋势
图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预测
图表:白洋淀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进度
图表:雄安新区智慧交通网络覆盖率
图表:京津冀三地公共服务资源疏解对比
图表: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数量与专利授权量关联分析
图表:雄安至北京通勤时间与经济辐射效应模拟
图表:雄安新区土地供应结构与住房政策试点效果
图表:生态红线区域与开发强度动态监测
图表:国际企业入驻数量与外资利用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