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用友何强:中国软件产

编者按:进入AI时代,中国软件产业的价值...更多>>

概伦电子总裁杨廉峰:

编者按:在摩尔定律逼近物理极限的背景下,...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文章 > 产业投资
手机电池:手机产业的“动力”还是“瓶颈”?

发布时间:2003-05-15 09:13:09

来源:通信产业报

作者: 晓瑜

【打印】 【进入博客】 【推荐给朋友】
我国移动通信运营业的高速增长,有力地带动了手机产业的发展,而作为手机最主要的配件之一的手机电池,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手机制造商的普遍关注。据统计,以平均一部手机配备1.8块电池计算,2003年底用户就需要4.5亿块电池,2005年用户需要5.76亿块电池,全球市场需要21.6至25.2亿块电池;以锂离子电池平均出厂价30.25 元计算,2003年我国手机电池产值应为136.12亿元、2005年可达174.24亿元人民币的市场容量;按2003年新增0.4亿个用户用0.72亿块电池计算,新开用户市场容量可达21.78 亿元。另外,手机电池像牙膏一样是一种消耗品,用完了需换新电池,其保用循环寿命300至500次,比手机使用寿命短许多,更新速度极快,所有这些这些条件都给制造商们带来了无法抗拒的诱惑。可以说,手机电池的发展成为推动无线通信行业前进的一个重要动力之源。

电池技术要“狂奔”

1859年最早发明实用蓄电池的法国物理学家伯朗台,说什么也想不到140多年后的电池存储电能可以达到每克放电近千毫安的水平,但更令他想象不到的是,如此之高能的电池技术还是不能满足现在这个时代电子设备的耗电需要。

连线杂志早在1997年就发出了“10年电池瓶颈”的警告预言,不过当时的手机更多面向的是语音通讯业务,远非今天的 Smartphone 和明日的3G那样拥有大量无线数据应用,所以并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近年来,随着运算速度和功能的提高,通信终端设备在追求高性能计算通讯和彩色多媒体的同时,伴生的高电能消耗成为难以翻越的障碍,这无疑打破了目前电子设备高性能、使用时间与电池重量三者间的平衡。德国计算机硬件独立评论机构就曾在2002年秋季IDF上以《移动平台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在哪》为题撰文大声疾呼,随着无线数据应用的增多,移动性与电池耐久性的矛盾越发的突出,一味的只是省电注定走不远了,如何突破电池本身的技术障碍,成为了应用科学家们争先恐后的热门研究课题。

在这方面,美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美国国家能源部每年为此的研究拨款数量惊人,而且也有很多私人公司投资技术研究,这是典型的商业世界驱动力技术研究。目前,虽然整体的研究还是延续着锂材料这条路在挖掘,但是化学材料的合成选择已经成为了新的突破点。在今年3月26日的美国化学年会上 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与维吉尼亚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合作发表了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薄膜技术,首席研究员麦考格瑞斯演讲中说:“甲醇燃料电池比用氢氧更可行,一组打印机墨盒大小的电池可以用在目前最耗电的手机上连续通话数天。”这无疑给正在翘首期盼的无线通信业带来了喜讯。

尽管技术研究仍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但是3G和Wi-Fi带来的移动通讯商业应用却有些等不及了。因为不论期待已久的3G,还是眼下蠢蠢欲动的Wi-Fi技术,他们都是运行在不间断连接网络的情况下,而且伴随无线数据通讯应用的出现,彩色大幅屏幕和大容量内存在提供高质量应用的同时,也消耗着大量的电能。如果电池技术不能在保持体积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大幅提高电能存储量,并不引人注目的电池很有可能会成为第一个拖3G后腿的人。

“三包”,突破服务的局限

除了容量上的瓶颈之外,手机电池的“三包”也是一直以来困扰手机行业的难题。业内人士认为,手机电池包退、包换、包修的三包规定,不仅是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更是对优秀企业的扶持。它约束和阻止的是那些试图将假冒伪劣电池推向市场的生产者和经销者。

在国家相关政策中,对手机电池的“三包”期限规定为6个月,据了解,此前在市场上销售的几个较具知名度的国产品牌手机电池,大多在产品包装上标注了承诺保用6个月。但所谓的裸装式原装电池及一些缺乏知名度的品牌电池并无这种明确标示。

在这方面,手机制造业的巨擎摩托罗拉走在了行业的前列,大胆地为其配备的电池启用了新包装。消费者可凭借写有电池串号的发票及保修卡完善、细致的售后承诺和服务,这些措施的出台进一步为中国消费者增添值对摩托罗拉品牌的信赖,也对净化市场、遏制假冒伪劣手机电池的泛滥起到了重要作用。

伴随着我国移动通讯行业迅猛发展的浪潮,手机电池这个前途光明的朝阳产业必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参与更多网事讨论,就在 只谈网事 社区

(责任编辑:郁单曰)

相关报道
  • --

联系我们:8610-8855 8955 zhouhl@staff.ccidnet.com

广告发布: 8610-88558925

方案、案例展示: 8610-88558925

Copyright 2000-2011 CCIDnet.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000080号 网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