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潘建伟院士:我国在量

7月6日,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更多>>

用友何强:中国软件产

编者按:进入AI时代,中国软件产业的价值...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CMIC研究 > CMIC观点
CMIC:智能手表理论研究及未来发展概述

发布时间:2014-02-18 08:40:30

来源:赛迪智库

作者:张伟

【打印】 【进入博客】 【推荐给朋友】

    概念演进:智能手表是指拥有软件操作系统,能够实现信息感知、即时处理以及网络通信,具有延伸和扩展功能的智能化、网络化的手表终端。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智能手镯都归为“穿戴式智能终端”范畴。所谓“穿戴式智能终端”是应用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对日常穿戴物品进行智能化设计,形成可以穿戴的电子终端设备,美国弗雷斯特研究机构(Forrester Research)的报告《智能身体,智能世界》(Smart Body, Smart World)认为,下一代个人计算革命将来自于由具有网络及传感功能的穿戴式智能终端,这是对智能终端理念的更深一步的描述。

    智能手表的理念诞生于2000年左右,IBM在2000年推出了首款运行Linux操作系统的智能手表Linux Watch,搭载8MB RAM和8MB闪存,这被认为是智能手表的雏形。在此后的10多年间,美国、日本的一些公司推出各种智能手表产品,但由于功能和技术方面的局限性,都没能引起市场关注。直到2013年,苹果、三星、谷歌等科技巨头相继宣布正在研发智能手表,公布了柔性显示屏、柔性电池等关键技术专利,并预计在2013年下半年或2014年正式发布智能手表产品,智能手表才真正成为市场热点,因此也有媒体称2013年为智能手表元年。

    技术动态:智能手表在形态上不同于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其外形、尺寸受到的限制更加严格,因此可弯曲或可穿戴的柔性电子技术成为智能手表的竞争焦点。早在2011年苹果就向美国专利局提交了“柔性触摸显示屏”专利,该技术使显示屏可弯曲并缠绕在手腕部位。三星电子的柔性屏幕技术也取得重大进展,在2013年美国消费电子展(CES)上,三星展示了采用柔性屏幕技术的智能终端产品。智能手表的另一个关键技术是柔性电池技术,受限于设备的体积和重量,智能手表的续航能力一直是产品推广的重要瓶颈。苹果公司的办法是柔性电池技术,目前苹果已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弯曲电池”和“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非矩形电池”等两项专利技术。韩国LG化学公司研制出可弯曲的柔性锂离子电池,该电池具有很好的柔韧性,能够经得起较大幅度的弯曲和变形,能够更好地融入产品的设计当中。

    系统化、集成化的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技术也是智能手表的关键核心技术,穿戴式智能终端之所以被认为是下一代个人计算革命,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可以通过MEMS传感技术实现更深层次的人机交互。智能手表对信息感知的要求会高于智能手机,其除了要具备能够监测动作和速度的加速计,还可能会使用能够测量使用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和皮肤温度的生物传感器,并以极快的速度将数据传输到网络端,从而实现对使用者身体健康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定量分析。

    智能手表还要拥有特定的软件操作系统。当前的智能手表操作系统主要有苹果公司的iOS系统,谷歌公司的Android系统。其中苹果公司的iOS系统具有先天优势,苹果拥有广阔的产品线和广泛的用户群,搭载iOS系统的iWatch智能手表可以更容易的实现跨平台同步,带给用户更加丰富的用户体验。Android系统的优势是开放,目前摩托罗拉、三星电子以及意大利的BLUE SKY设计公司等多家公司都采用Android系统,Android系统的定制化优势已经从智能手机延续到智能手表。

    应用前景: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设计的核心目标是提供个人专属的、个性化的服务,穿戴式智能终端开创了人和科技间全新的交互方式,会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使用体验。市场看好智能手表的应用前景,美国市场研究公司ABI Research预计,智能手表和其他可穿戴智能终端“将在未来几年爆发”,到2018年的出货量将达到4.85亿台。美国市场研究机构认为,未来3年内,包括智能手表在内的“可穿戴智能终端”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美元。

    另一方面,由于智能终端市场逐渐步入成熟期,2013年智能手机的市场渗透率将超过50%,智能手机等产品的利润空间正不断缩小,市场规模增速也在下降,而穿戴式智能终端产品正成为科技公司逐利的新目标。美国市场研究公司ABI的分析师认为智能手表崛起的原因还有:核心传感元件 (MEMS元件)的普及和低成本;各种连接技术的成熟(Bluetooth 4.0等);移动互联应用生态系统覆盖面越来越广等。

责任编辑:Lily

相关报道
  • --

联系我们:8610-8855 8955 zhouhl@staff.ccidnet.com

广告发布: 8610-88558925

方案、案例展示: 8610-88558925

Copyright 2000-2011 CCIDnet.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000080号 网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