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辛鹏骏:网络初具规模,蹈厉5G应用“集

在当前5G网络初具规模、5G用户渗透率持续走高、5G创新...更多>>

刘文强:虚拟现实产业正在进入稳步发展期

7月15日,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新闻发布会在南...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电子信息通信 > 行业信息化 > 报告内容
2009-2010年中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总报告
纸介质定价:13000.0 电子MAIL版定价:15000.0 纸介+电子版定价:16000.0
完成日期:2010-02-28 24小时购买热线:010-8855 8925
推荐指数:

报告简介


研究领域:信息安全产业(国家信息安全主管机构管理,信息安全评测和认证机构以及媒体等第三方参与,以信息安全产品(软硬件、服务或解决方案等)为依托,融合行业协会和商会、网络安全厂商、芯片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系统集成商、渠道商、科研机构以及最终客户所形成的信息安全产业链)
涉及厂商:启明星辰、卫士通、金山、东软、浪潮、瑞达、绿盟、天融信、网御神州等
报告推荐
  信息安全产业作为对国家安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健康文化等具有生存性和保障性支撑作用的关键产业,信息安全产业以其战略性、政策性、先导性、突破性、可持续发展特点在整个产业布局乃至国家战略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全球信息安全产业的竞争已经超越传统产业的范畴,加快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证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采用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此,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是当前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面对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赛迪发布的《2009-2010年中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总报告》,将帮助业界厂商、投资者、产业人士更精确地把握中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规律、更深入地梳理产业链关键环节迁移轨迹。
  基于深入、翔实的市场研究数据和重点厂商重点产品型号的深度研究,赛迪并依托对IT市场的深刻理解,给出产业发展特点的深度剖析,理清产业链现状,直击产业发展瓶颈,挖掘产业发展机会。
  科学、完整的未来发展预测。以行业分析、厂商点评、政策解读等为主线,并与相关产业环节进行关联分析,确保给出有价值的趋势分析与定量预测结果。

报告目录

目  录

研究对象 1
主要结论 1
重要发现 1
一、2009年全球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概述 3
(一) 发展现状 3
1、产业规模与增长 3
2、产业结构 4
(二) 基本特点 4
1、信息安全产业成为国际金融危机下IT领域的发展亮点 4
2、全球信息安全企业知识产权大战愈演愈烈 5
3、产业整合力度不断加大,并购风潮与日俱增 6
4、政府信息系统是信息安全应用的重点 7
(三) 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概要 7
1、美国:应用推动产业发展 7
2、欧洲:德国和俄罗斯是信息安全发展的典范 8
3、日本:信息安全法律法规逐步健全 10
二、2009年中国信息安全产业概述 11
(一) 发展现状 11
1、产业环境 11
2、产业规模与增长 11
3、产业结构 12
(二) 基本特点 13
1、信息安全标准得到进一步完善 13
2、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14
3、行业合规性要求日趋严格,安全产品采购不断升温 14
4、信息安全各界合作加强 15
5、信息安全产品化持续推进 17
6、可信计算稳步推进 17
(三) 重点省市发展概要 18
1、北京: 全方位领先国内信息安全领域 18
2、四川: 以成都为中心的西部信息安全重要产业基地 19
3、上海: 信息安全领域教研力量强,潜力大 20
4、广东: 本地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发展 20
5、江苏: 科教资源丰富,信息安全注重行业化应用 20
6、湖北: 正在起步的信息安全产业基地 21
三、2010-2012年中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预测 22
(一) 影响因素 22
1、有利因素 22
2、不利因素 23
(二) 2010-2012年中国信息安全产业规模预测 24
(三) 2010-2012年中国信息安全产业结构预测 25
四、2010-2012年中国信息安全产业趋势分析 26
(一) 产品发展趋势 26
1、安全操作系统逐步产品化 26
2、服务器安全更受关注 26
3、安全集成将更加普及 27
4、新应用推动安全网关升级换代 27
5、UTM将注重功能融合,逐渐成为边界安全的主流产品 28
6、VPN向行业化和通用化两个方向发展 28
7、IDS将突破瓶颈持续革新 28
8、SOC将更加注重业务融合,产品和服务将互相促进发展 29
9、安全审计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29
(二) 技术发展趋势 31
1、主动防御 31
2、可信网络 32
3、身份认证 32
4、安全的移动互联网 32
5、数字水印 33
(三) 企业发展趋势 33
1、运营商将发挥网络优势,面向外部提供安全服务 33
2、企业将通过资源整合加快竞争力的提升 33
3、信息安全企业盈利能力仍然较强 34
五、中国信息安全产业链结构分析 35
六、2009年中国信息安全产业链竞争分析 37
(一) 信息安全芯片与基础软件厂商 37
1、国民技术 37
2、兆日 38
3、航天信息 38
4、神州龙芯 39
5、中标软件 39
(二) 信息安全产品与服务厂商 40
1、天融信科技 40
2、东软 41
3、启明星辰 42
4、卫士通 42
七、2009年中国信息安全产品进出口分析 44
(一) 进出口规模 44
(二) 进口结构 44
(三) 出口结构 44
八、赛迪建议 45
(一) 对政府的建议 45
 
(二) 对企业的建议 45
1、拓展融资渠道,快速提高创新能力 45
2、扩展产品结构,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45
3、关注合规性需求,走持续成长之路 46
报告说明 47

 
表目录

表1  2007-2009年全球信息安全产业规模与增长 3
表2  2009年全球信息安全产品市场主要的并购事件 6
表3  2007-2009年中国信息安全产业规模及增长率 11
表4  2010-2012年中国信息安全产业规模及增长率预测 24
表5  2010-2012年中国信息安全产业比例构成预测 25
表6  2009年国民技术竞争策略分析 37
表7  2009年兆日竞争策略分析 38
表8  2009年航天信息竞争策略分析 38
表9  2009年神州龙芯竞争策略分析 39
表10  2009年中标软件竞争策略分析 40
表11  2009年天融信科技竞争策略分析 41
表12  2009年东软竞争策略分析 41
表13  2009年启明星辰竞争策略分析 42
表14  2009年卫士通竞争策略分析 43

图目录

图1  2007-2009年全球信息安全产业规模与增长 3
图2  2009年全球信息安全产业产品结构 4
图3  2009年全球信息安全产业区域结构 4
图4  2007-2009年中国信息安全产业规模与增长 12
图5  2009年中国信息安全产业产品结构 12
图6  2010-2012年中国信息安全产业规模及增长率预测 24
图7  2010-2012年中国信息安全产业比例构成预测 25
图8  中国信息安全产业链结构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