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辛鹏骏:网络初具规模,蹈厉5G应用“集

在当前5G网络初具规模、5G用户渗透率持续走高、5G创新...更多>>

刘文强:虚拟现实产业正在进入稳步发展期

7月15日,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新闻发布会在南...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电子信息通信 > 行业信息化 > 报告内容
2008-2009年中国社保行业信息化发展研究年度报告
纸介质定价: 电子MAIL版定价:15000.0 纸介+电子版定价:
完成日期:2009-01-19 24小时购买热线:010-8855 8925
推荐指数:

报告简介

  研究领域:社保行业

  涉及机构: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等

  报告推荐

  社保信息化为中国社保制度的改革和社保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五”期间,金保工程和金卡工程的稳步实施,使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调查数据表明,劳动保障部的各项系统建设在2004年已基本趋于成熟。“十一五”期间社保信息化将呈多样化发展,在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社保行业将从传统行业向医院、药品监督系统、铁路医保等分支行业延伸。另外,社保信息化的省市级需求将继续呈现上升趋势。

  2008年,随着金保工程的推进,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对于优化管理服务模式,提升劳动保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保信息化要求的五保合一涉及海量的数据处理和庞杂的业务关系,阻碍了社保行业提高服务质量及服务产品化的过程。同时,金融危机将我国包括失业保险在内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更为深刻地暴露出来。在中国社保行业急需改革与完善的历史环境下,社保信息化又表现出什么特点,存在哪些新的转变,存在哪些困惑与难点。面对金融环境变化的影响,未来中国社保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需求将如何变化,社保信息化建设重点与热点在何处,信息化发展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  面对竞争和市场的变化,推出了《2008-2009年中国社保行业信息化发展研究年度报告》。本报告将从社保行业的发展态势和发展特点,以及主要国内社保业务发展分析,对2008年社保行业银行信息化发展现状与特点的研究,剖析信息化驱动因素,总结中国社保行业信息化发展需求与发展趋势,同时,评价当今社保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解决方案,从而为社会保险服务主体、IT服务供应商、渠道商和投资机构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  社保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研究。通过市场调查,准确评估中国社保行业的行业概况与发展特点,以及主要相关机构状况,使客户全面了解中国社保行业状况。

  社保行业信息化应用需求和发展趋势的研究。通过社保行业信息化现状分析,从基础设施、业务系统、信息资源、信息安全、IT管理等不同维度研究总结信息化需求,分析社保行业信息化发展驱动因素,预测社保行业信息化的应用需求和发展趋势,尤其是细分环节的发展需求。

  优秀解决方案评估。通过科学的评估标准,综合评价目前主流的社保行业信息系统解决方案,使客户准确了解主流的中国社保行业信息化优秀解决方案,为社保行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建议。

报告目录

研究对象 1
主要结论 1
重要发现 2
一、2008年中国社保行业发展现状 4
(一) 行业现状 4
1、行业概况 4
2、发展特点 9
(二) 相关机构 13
1、社保行政部门 13
2、社保经办机构 14
3、社保基金监督机构 15
二、2008年中国社保行业信息化应用状况 16
(一) 应用现状 16
1、基础设施 16
2、应用系统 17
3、信息资源 18
4、信息安全 18
5、IT管理 19
(二) 应用特点 20
1、社保全国联网顺利进行,三级网络结构基本形成 20
2、大部分地市都已开展数据中心建设,但建设质量还有待提高 21
3、软件统一是大势所趋,但执行过程阻力巨大 21
4、社保核心平台的标准维护机制尚未建立 22
三、社保行业信息化发展驱动因素 23
(一) 社保政策 23
1、社保制度全国统筹需要社保信息化统一建设 23
2、金保工程有望使社保制度“便携性”差的问题得到解决 23
(二) 社会因素 24
1、人口老龄化趋势严峻,“五保合一”的社保信息化建设事在必行 24
2、社保信息化是解决流动人口社保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24
3、农村医疗与养老问题突出,信息化支持社保制度的整合和统一 25
(三) 经济因素 25
1、金融危机蔓延,社保信息化是启动国民消费的有力保障 25
2、向社保信息化投资是拉动投资,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直接手段 26
(四) 业务需要 27
1、社保业务压力巨大,信息化建设需求迫切 27
2、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需要信息化手段作为支撑 27
3、社保宏观决策需要分析和决策工具的支持 28
(五) 风险控制 28
1、杜绝社保基金挪用现象,利用信息化辅助审计监督 28
2、信息化系统的衔接有利于支付环节的有效监管 30
四、2009-2011年中国社保行业信息化应用需求 31
(一) 应用需求 31
1、基础设施 31
2、业务应用 32
3、信息安全 34
4、IT管理 35
(二) 应用重点 37
1、金保工程仍然是未来三年信息化建设的主线 37
2、社保应用系统的统一建设要求加强社保标准规范建设 37
3、劳动保障业务发展新趋势推动核心业务系统的本地化实施 38
4、社保核心业务系统的全国联网应用已全面启动,以确保业务
与服务的全面联动 38
5、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建设将成为热点 39
五、中国社保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40
(一) 随着金保工程的推进,社保信息化从分散建设向统一集中建设迈进 40
(二) 在“一卡多用、全国通用”目标的指导下,社保IC卡将在全国范围内
得到广泛应用 41
(三) IT运维服务的提升仍是社保信息化关注的重点 42
六、中国社保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应用价值评价 44
(一) 评价指标体系 44
(二) 解决方案评价 45
1、国内厂商分食社保核心业务市场,市场集中度由低走高 45
2、IBM、HP、Cisco国外硬件产品和解决方案独领风骚 47
3、社保卡市场机会广泛,本土厂商竞相掘金 48
七、赛迪建议 50
(一) 对社保机构 50
1、业务部门与信息部门应保持密切沟通,实现业务与技术的
紧密结合 50
2、进一步完善社保核心业务系统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50
3、尽快形成一套规范的IT服务机制 51
4、利用多种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社保安全体系 52
(二) 对IT企业 53
1、时刻关注中央政策变化,把握社保市场机会 53
2、获取前台技术支持商认证,把控市场份额 53
3、拓展业务范畴,获取发展空间 54
4、将及时、优质的服务作为市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55
报告说明 57

表目录

表1  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统一应用软件前台技术支持商名单 45
表2  2008年中国社保行业核心业务系统厂商产品与解决方案应用价值评价 46
表3  2008年中国社保行业硬件设备厂商产品与解决方案应用价值评价 47
表4  2008年中国社保行业网络设备厂商产品与解决方案应用价值评价 48
表5  2008年中国社保行业社保卡产品与解决方案应用价值评价 49
表6  2008年中国社保行业社保卡芯片产品与解决方案应用价值评价 49

图目录

图1  2004-2008年社会保险参保人数 4
图2  2004-2008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及增长率 5
图3  2004-2008年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及增长率 5
图4  2004-2008年全国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及增长率 6
图5  2004-2008年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及增长率 6
图6  2004-2008年全国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及增长率 7
图7  2004-2008年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7
图8  2004-2008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情况及增长率 8
图9  2004-2008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情况及增长率 8
图10  2007年中国社保制度参保职工人员“碎片化”基本情况 10
图11  2007年中国社保制度退休人员覆盖面 “碎片化”基本情况 10
图12  2006-2008年社保信息化基本设施投资状况 16
图13  2006-2008年社保信息化应用系统投资状况 17
图14  2006-2008年社保信息化信息资源投资状况 18
图15  2006-2008年社保信息化信息安全投资状况 19
图16  2006-2008年社保信息化IT管理投资状况 20
图17  2009-2011年社保信息化基础设施投资预测 32
图18  2009-2011年社保信息化应用系统投资预测 33
图19  2009-2011年社保信息化信息资源投资预测 34
图20  2009-2011年社保信息化信息安全投资预测 35
图21  2009-2011年社保信息化IT管理投资预测 36
图22  2004-2008年中国社保卡市场规模与增长(按销量) 41
图23  2004-2008年中国社保卡市场规模与增长(按销售额) 42
图24  2008年社保信息化厂商市场份额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