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辛鹏骏:网络初具规模,蹈厉5G应用“集

在当前5G网络初具规模、5G用户渗透率持续走高、5G创新...更多>>

刘文强:虚拟现实产业正在进入稳步发展期

7月15日,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新闻发布会在南...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电子信息通信 > 行业信息化 > 报告内容
2008-2009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研究年度报告
纸介质定价: 电子MAIL版定价:15000.0 纸介+电子版定价:
完成日期:2009-01-19 24小时购买热线:010-8855 8925
推荐指数:

报告简介

  研究领域:冶金、机械、汽车、电子、化工、烟草、制药

  涉及厂商:宝钢集团、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安徽江淮汽车、海尔集团、中国海洋
          石油总公司、上海烟草总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等

  报告推荐

  制造业在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当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2007年,制造业增加值达到10万亿人民币,占我国工业产值的78%,国民生产总值的40%。作为制造业重要的投资方向之一,信息化是提高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信息流的速度和质量,改变传统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法,减少环节和管理层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快资金周转,带来明显经济效益的必备手段。

  正因为如此,制造行业在经历了多年的摸索之后,对信息化需求及应用开始走向成熟。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已经从盲目化走向理智化,信息技术时代要求企业能够科学应用信息技术,拥有更高的协同能力,整合并高效应用现有资源,全面推动协同创新。那么,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制造行业该如何借助信息化进行风险防范?信息化的需求和特点是什么?

  发布的《2008-2009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研究年度报告》,正是基于对中国制造业的长期跟踪研究,结合IT技术发展趋势与行业应用特点,对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及应用情况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分析与预测,并对行业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以及IT服务厂商自身发展及风险防范,分别提出建议。为此,该报告将帮助制造业企业、投资者、IT厂商等更精确地了解中国制造业现状、制造业信息化应用情况和发展驱动因素,把握未来几年信息化应用需求和发展规律——

  详实的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现状分析。从2008年制造业的信息化发展现状、软件系统及基础设施等应用特点、业务系统、信息资源、IT管理等应用需求等多个角度诠释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现状,洞察信息化发展新动向。

  系统的制造业信息化应用需求分析。从制造业信息化发展驱动因素,基础设施、业务及信息安全等应用需求,到典型行业的应用重点等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典型企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进行评价。

  对未来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趋势深度预测。为IT厂商及企业针对制造业信息化应用趋势的把握提供依据。

报告目录

研究对象 1
主要结论 1
重要发现 1
一、2008年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3
(一) 行业现状 3
1、行业概况 3
2、发展特点 7
(二) 重点企业 16
1、上海宝钢集团:建设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务体系 16
2、海尔集团:打造信息化时代的海尔 19
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建设统一的业务信息管理体系 23
4、安徽江淮汽车:实现向数字化企业的跨越 24
5、大连重工.起重:切实有效的信息化应用评估 26
6、上海烟草总公司:信息化支持体系的初步形成 27
二、2008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状况 29
(一) 应用需求 30
1、基础设施 30
2、业务系统 31
3、信息安全 33
4、IT管理 35
(二) 应用特点 36
1、应用系统:构建统一的信息应用系统,提升企业管控能力 36
2、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保障信息系统有效运行 38
3、信息资源:信息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尚需加强 38
4、信息安全:提高信息安全水平保障信息系统稳定运行 38
三、制造业信息化发展驱动因素 39
(一) 政策指导 39
1、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制造业信息化面临新机遇 39
2、国家“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护航,确保制造业
企业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39
(二) 业务发展 40
1、中国制造业的转型需要企业借助信息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40
2、企业重组和改制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的支撑 40
3、业务发展需要借助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理念,先进的管理模式
和理念需要与信息化技术有机融合 41
(三) 管理控制 41
1、加强业务可视化 41
2、提升流程规范化 42
3、促进组织扁平化 42
4、带来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 42
5、传播先进管理经验 42
6、建立企业现代管理方式 43
(四) 市场驱动 43
1、市场竞争加剧,信息化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43
2、市场资源集中程度加剧,信息化是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 43
四、2009-2011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应用需求 45
(一) 应用需求 45
1、基础设施 46
2、业务应用 47
3、信息安全 49
4、IT管理 50
(二) 应用重点 50
1、夯实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信息系统有效运行 51
2、完善ERP应用系统建设,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 51
3、加快PLM创新系统建设,提升企业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能力 52
4、重视综合管理系统建设,提升企业科学管理和管控水平 52
5、突出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保障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53
6、推进电子商务系统应用,增强企业市场反应能力 54
7、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信息系统稳定运行 54
8、加强信息标准规范建设,保障信息集成共享和管理科学高效 54
五、2009-2011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55
1、从“信息化规划”入手成为信息化建设重要趋势 55
2、ERP系统仍为制造业企业信息应用的“主流” 56
3、PLM系统将是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新亮点” 56
4、企业IT管理将更注重建立面向过程与服务管理体系 56
5、信息系统建设将体现突出重点、科学应用原则 57
6、信息化标准与安全建设将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头戏 58
六、中国制造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应用价值评价 59
(一) 评价指标体系 59
(二) 解决方案评价 60
1、SAP ERP解决方案 60
2、PTC PLM解决方案 63
3、集团决策支持系统解决方案 66
4、集团协同办公系统解决方案 73
七、赛迪建议 83
(一) 对行业企业 83
1、信息化策略:领导重视,系统规划,分步实施 83
2、注重业务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83
3、加强信息化标准规范、信息安全建设,以保障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84
4、重视供应链管理,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增强市场反应能力 85
5、强化全面创新,进一步依托信息化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85
(二) 对厂商 85
1、管理软件厂商: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85
2、基础设施提供商:需关注多核虚拟产品 86
3、注重服务转型,加强咨询服务能力 87
报告说明 88

表目录

表1 2006-2008年中国制造业分行业市场规模 4
表2 制造业结构特征 6
表3 上海烟草信息系统建设现状 27
表4  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IT应用投资结构 29
表5 2008年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存在信息安全部门的个数与占被调查企业的比例 33
表6  2009-2011年制造业企业IT应用投资规模及增长预测 45
表7 2009-2011年制造业企业的基础设施需求 47
表8 2009-2011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业务应用需求 48
表9 2009-2011年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安全需求 49
表10 2009-2011年制造业企业的IT管理需求 50
表11 2008年制造业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59
表12 SAPERP解决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61
表13 PTC PLM解决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64
表14 SAP集团决策系统解决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67
表15 Oracle集团决策支持解决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68
表16 SAP集团决策系统解决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70
表17 菲奈特集团决策系统解决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72
表18 泛微集团协同办公系统解决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74
表19 慧点集团协同办公系统解决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76
表20 起步协同办公系统解决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78
表21 蓝凌协同办公系统解决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80

图目录

图1  2007-2008年中国制造业分行业市场增长率 5
图2  上海宝钢集团全方位信息化服务体系 19
图3  海尔集团基于产品模块化战略的信息系统平台 22
图4  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IT应用投资结构 29
图5  2007-2008年制造业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存在信息安全部门的个数
及占被调查企业的比例 34
图6  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使用的10大信息安全措施 34
图7  2008-2011年中国制造行业IT应用市场总体规模预测 45
图8  2009-2011年制造业企业IT应用投资结构预测 46
图9  制造业企业ERP应用实现三个层面的目标 51
图10  赛迪顾问制造业企业信息化规划“五步法” 55
图11  赛迪顾问关于制造业企业IT管理体系建设目标架构 57
图12 面向制造业企业的主流ERP解决方案提供商综合竞争力评价 63
图13 面向制造业企业的主流PLM解决方案提供商综合竞争力评价 66
图14 面向制造业企业的主流决策支持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综合竞争力评价 73
图15 面向制造业企业的主流协同办公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综合竞争力评价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