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用友何强:中国软件产业正在从“追随”

编者按:进入AI时代,中国软件产业的价值正在被重估。以大...更多>>

概伦电子总裁杨廉峰:加快建立适应中国

编者按:在摩尔定律逼近物理极限的背景下,芯片设计行业过去...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电子信息通信 > 行业信息化 > 报告内容
2008-2009年中国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市场研究年度报告
纸介质定价: 电子MAIL版定价:11000.0 纸介+电子版定价:
完成日期:2009-01-17 24小时购买热线:010-8855 8925
推荐指数:

报告简介

  研究领域:应急联动

  涉及厂商:西门子、摩托罗拉、爱立信、清华紫光、清华同方、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中国卫通、东方正通、中兴通讯、赛迪时代等

  报告推荐

  随着中国城市化迅速推进,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城市功能不断发展,城市安全运行需求日益迫切,城市安全体系的重要性也不断显现。雪灾与汶川地震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更加凸显出应急联动系统在公共安全方面的重要性。为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与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这一城市运行管理中的普遍矛盾,中国各级地方政府正积极构建应急联动体系,加强对应急应用资金投入和行政支持。

  作为能够有效保障城市公共安全的综合救援体系及集成技术平台,城市信息化系统构成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应急联动系统正进入行业重大发展机遇期。市场空间不断扩大的同时,竞争的加剧也使得业内企业发展面临挑战。在中国各级政府政策影响下,应急联动系统企业如何把握市场规律,识别市场竞争,找准自身定位?发布的《2008-2009年中国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市场研究年度报告》,希望在以下方面,为业界厂商、投资者和产业人士更多最有价值的信息。

  更加深入、翔实的市场研究数据。对细分产品市场和区域市场进行深度研究,提供对产品结构、区域与省市、城市层级、垂直与平行、流通渠道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  更加全面、深刻的产业链和竞争分析。除了从细分市场格局、竞争策略、SWOT分析等多个维度总结企业表现之外,还运用产业链分析的方法,从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详细的分析,为企业定位自身价值、对标竞争对手、寻求合作伙伴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报告目录

研究对象 1
主要结论 2
重要发现 3
一、2008年全球应急联动系统市场概况 4
(一) 发展现状 4
1、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概述 4
2、全球市场布局结构 6
(二) 基本特点 7
1、形成较为成熟的建设模式 7
2、技术手段不断更新 8
3、重心转向发展中国家 8
(三) 主要国家发展概况 9
1、美国NIMS和NRP 9
2、欧盟e-risk 10
3、德国deNIS 11
4、日本DRS 12
二、2008年中国应急联动系统市场发展概况 14
(一) 发展环境 14
1、城市建设规模扩大,城市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14
2、城市对缩短应对突发事件的时间要求日益提高 14
3、中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建设信息化都市纳入国家“十一五”
规划 15
4、IT与通信的融合为应急联动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15
(二) 发展现状 16
1、市场规模 16
2、区域结构 17
3、市场结构 18
4、盈利水平 19
(三) 发展特点 19
1、发达地区城市的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19
2、区域不同,应急联动系统的规模和重点也不同 20
3、国家规划由“小联动”升级到“大联动” 20
(四) 存在问题 20
1、政府部门各自为政,缺乏协作意识 20
2、系统未体现全国统一性和地区差异性的结合 21
3、忽视信息的持续积累建设 21
4、社会基础不完善降低应急联动系统的应用效率 22
5、系统建设忽视需求,一味求大求全现象依然存在 22
(五) 细分市场 22
1、硬件 24
2、软件 25
3、服务 26
三、2009-2011年中国应急联动系统市场规模预测 27
(一) 2009-2011年中国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市场发展影响因素 27
1、政策因素 27
2、经济因素 28
3、社会因素 28
4、技术因素 29
(二) 发展预测 29
1、规模预测 29
2、结构预测 30
3、细分市场预测 30
四、2009-2011年中国应急联动系统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33
(一) 建设与应用趋势 33
(二) 产品发展趋势 33
(三) 竞争趋势 34
五、2008年中国应急联动系统市场竞争分析 35
(一) 竞争格局 35
1、现有厂商间竞争 35
2、厂商角色的升级 36
(二) 厂商竞争力评价 37
(三) 主力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39
1、西门子:应急联动市场最核心的系统集成商 39
2、爱立信:强大的移动网络和指挥中心经验 40
3、摩托罗拉:拥有最强的无线通信系统设计能力 41
4、中兴通讯:具备通讯网络构建的能力 42
5、中国卫通:最早进入应急联动系统建设的运营商 43
6、东方正通:应急联动系统的平台软件提供商 44
7、奥迪坚:提供基于IP的呼叫中心系统平台 45
8、鼎天软件:应急联动平台软件提供商 47
9、中国联通:移动应急指挥系统提供商 48
10、惠普:欧美最大供应商 49
11、H3C:全业务解决方案提供商 50
12、赛迪时代:应急联动系统建设的有力竞争者 51
六、中国应急联动系统市场用户需求研究 53
(一) 品牌倾向 53
(二) 产品功能 53
(三) 价格期望 54
(四) 后续服务 54
七、赛迪建议 55
(一) 政府决策建议 55
1、认真做好应急预案建设编制工作 55
2、推行开展“金应”工程 55
3、稳步推进国家标准的实施 55
4、考虑建设城市对系统的特殊需求 56
5、整合城市信息化各种资源 56
(二) 厂商服务建议 57
1、确立自身在市场中所处的位置 57
2、总结成功的业务模式并加以复制 57
3、注重后续服务,寻求新机会 57
4、依托行业协会组织促进行业发展 57
报告说明 58

表目录

表1  全球主要地区应急联动系统一览表 7
表2  2004-2008年中国应急联动市场投资规模表 16
表3  国内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建设状况 17
表4  2006-2008年中国应急联动市场投资结构 18
表5  应急联动系统子系统的构成内容 23
表6  2008年中国应急联动硬件市场投资额与结构 24
表7  2008年中国应急联动软件市场投资额与结构 25
表8  2008年中国应急联动服务市场投资额与结构 26
表9  美、日、中三国灾害损失比例比较 28
表10  2009-2011年中国城市应急联动市场规模预测 30
表11  2009-2011年中国城市应急联动细分市场投资额预测 31
表12  应急联动厂商中国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 37
表13  应急联动厂商中国市场竞争力评价 37

图目录

图1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体系通用结构 5
图2  美国应急联合运作中心组织结构示意图 10
图3  东京都防灾中心系统示意图 13
图4  2004-2008年中国应急联动市场投资额增长图 17
图5  2007-2008年中国应急联动市场结构 19
图6  2008年中国应急联动硬件市场结构图 24
图7  2008年中国应急联动软件市场结构 25
图8  2008年中国应急联动服务市场结构 26
图9  2009-2011年中国城市应急联动市场投资额及增幅预测 30
图10  2009年中国城市应急联动细分市场结构预测 31
图11  2010年中国城市应急联动细分市场格局预测 32
图12  2011年中国城市应急联动细分市场格局预测 32
图13  中国城市应急联动建设竞争格局 38
图14  西门子C&CC解决方案 40
图15  爱立信Coord Com应急联动系统解决方案 41
图16  中兴应急联动系统解决方案 42
图17  东方正通应急联动系统解决方案 45
图18  奥迪坚应急联动系统解决方案 46
图19  鼎天软件应急联动系统解决方案 48
图20  惠普应急联动系统解决方案 50
图21  H3C海南应急指挥系统解决方案 51
图22  赛迪时代平安城市解决方案 52

联系我们:8610-8855 8955 zhouhl@staff.ccidnet.com

广告发布: 8610-88558925

方案、案例展示: 8610-88558925

Copyright 2000-2011 CCIDnet.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000080号 网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