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5G网络初具规模、5G用户渗透率持续走高、5G创新...更多>>
7月15日,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新闻发布会在南...更多>>
纸介质定价:8500.0 | 电子MAIL版定价:8500.0 | 纸介+电子版定价:9000.0 | ||
完成日期:2013-03-11 | 24小时购买热线:010-8855 8925 |
|
报告简介
全球微波通信的市场份额主要由日本NEC和Ericsson所占有,这两家公司占据了世界上近50%的市场份额。微波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方面,主要是由微波本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微波的绕射能力很强,它具有类似光一样的特性,而且具有穿透性、宽屏带宽性、散射效应、抵抗低频干扰性等等。近年来,随着华为、中兴的快速发展,也相继在微波设备上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从全球范围来看,微波天线的市场容量在300万套以上。2012年,微波通信已达到8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未来四年将保持8%的增速。而近三年来,我国微波天线的市场规模就保持了大幅的增长。2011年1-12月,全国微波终端机的产量达3.46万部,同比增长12.28%;2011年12月份,我国生产微波终端机2751部,同比增长11.06%。数字微波通信是基于时分复用技术的一类多路数字通信体制。可以用来传输电话信号,也可以用来传输数据信号与图像信号。由于数字微波通信行业仍处在相对供不应求的阶段,而行业的产能要受到技术水平和投资力度等方面的影响。
目前行业企业的产能都不算是太高,但是行业的市场容量又很大,所以企业的差能的利用率基本得到最大的发挥,甚至是产能不足的情况。数字微波通信行业的需求量在递增,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行业的市场份额多数掌握在少数的重点企业手中。随着技术的提高,会有一些企业进入行业,同时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2013-2017年期间数字微波通信行业的产量会有所提高,以更高的产量满足市场的需要。虽然微波通信淡出主流通信领域,但是在一些特殊应用场景,微波通信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微波通信高速增长期,良好的频率和带宽的规划对于我国微波事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现在政府正在纠正一些历史错误,朝着国际化方向前进。目前,国内微波设备市场需求量最大的依然是国内四大电信运营商,约占到全部微波设备需求量的85%。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将数字微波用于基站互联,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用于长途电话通信,水利和电力等专业部门用于数据传输与生产调度。"十二五"期间,我国通信投资规模将达到2万亿。通信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将直面严峻的挑战,必须坚持转型升级。
→
报告目录
目 录
CONTENTS
第一部分 行业市场分析
第一章 数字微波通信概述 1
第一节 关于数字微波通信 1
第二节 数字微波通信发展历程 1
一、世界数字微波通信发展历程 1
二、我国数字微波通信发展历程 3
三、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及相关重要技术发展历程 4
第二章 数字微波通信行业发展背景分析 8
第一节 中国国内宏观经济分析 8
第二节 中国国内工业产业分析 59
第三章 我国数字微波通信政策分析及相关行业标准 69
第一节 我国数字微波通信国家政策 69
第二节 我国数字微波通信相关行业标准 74
第三节 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及对数字微波通信行业影响 77
一、智能城市工程 81
二、物联网工程 86
三、LTE带来的巨大市场 89
第四章 数字微波通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92
第一节 微波通信行业现状概述 92
一、数字微波通信行业现状 92
二、微波通信技术的应用 94
第二节 数字微波通信行业现状分析 97
第三节 数字微波通信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107
一、行业生命周期理论 107
二、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 108
三、微波通信周期概述 109
四、数字微波通信周期分析 110
五、行业敏感性分析 112
第四节 数字微波通信产业供需情况 115
第五节 2012年数字微波通信产业生产状况分析 116
第五章 数字微波通信市场分析 119
第一节 数字微波通信行业产业链分析 119
一、上游产业分析 120
二、周边附属产业分析 123
第二节 数字微波通信市场容量分析 123
一、全球移动通信设备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 123
二、全球通信天线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 125
三、全球基站射频器件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 126
第三节 数字微波通信行业内重点企业运营状况 127
第六章 数字微波通信全国各地区销售状况分析 129
第一节 全国数字微波通信销售状况分析 129
第二节 主要省份数字微波通信销售状况分析 129
第三节 分类销售指标分析 132
第二部分 行业竞争与前景分析
第七章 数字微波通信国内价格及影响价格因素分析 134
第一节 数字微波通信国内价格分析 134
第二节 影响分析 134
第八章 数字微波通信行业竞争与发展策略分析 138
第一节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143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143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144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145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146
五、客户议价能力 146
六、产品竞争策略 147
第二节 我国微波通信企业发展策略 151
一、企业管理策略 151
二、服务优化策略 152
三、流程管理策略 152
四、品牌宣传策略 152
五、技术创新策略 153
第三节 典型企业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153
第九章 数字微波通信企业投资与经营分析 160
第一节 数字微波行业投资策略 160
第二节 视频监控企业经营分析 171
一、合理的财务管理策略 171
二、企业人才的培养与保持 172
三、营销策略分析 173
第三节 微波通信品牌竞争战略 175
一、品牌需求差异化战略 176
二、品牌品质最为重要 176
三、占有与忠诚度比例策略 177
四、品牌系统运营策略 177
五、品牌运营竞争策略 178
第三部分 关联行业与市场分析
第十章 数字微波通信上游原材料供应状况分析 179
第一节 主要原材料 179
第二节 主要原材料价格及供应情况 179
第三节 2013-2017年主要原材料未来价格及供应情况预测 187
第十一章 数字微波通信产业用户度分析 190
第一节 数字微波通信产业用户认知程度 190
第二节 数字微波通信产业用户关注因素 190
一、功能 190
二、质量 190
三、价格 190
四、外观 191
五、服务 191
第四部分 行业趋势及市场分析
第十二章 2013-2017年数字微波通信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 192
第一节 当前数字微波通信存在的问题 192
第二节 数字微波通信未来发展预测分析 193
一、中国数字微波通信发展方向分析 193
二、2013-2017年中国数字微波通信行业发展规模 205
三、2013-2017年中国数字微波通信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207
第三节 2013-2017年中国数字微波通信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208
一、市场竞争风险 208
二、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 211
三、技术风险分析 211
四、政策和体制风险 213
五、外资进入现状及对未来市场的威胁 216
第五部分 重点企业及区域分析
第十三章 国内行业内重要厂商介绍及分析 218
第一节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218
一、企业简介 218
二、产品介绍 219
三、经营情况 225
第二节 上海普天邮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32
一、企业简介 232
二、产品介绍 233
三、经营情况 236
第三节 广东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44
一、企业简介 244
二、产品介绍 245
三、经营情况 245
第四节 西安普天天线有限公司 253
一、企业简介 253
二、产品介绍 254
第五节 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259
一、企业简介 259
二、经营情况 261
第六节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67
一、企业简介 267
二、经营情况 269
第七节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76
一、企业简介 276
二、经营情况 278
三、企业发展及战略分析 285
第八节 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294
一、企业简介 294
二、经营分析 295
第九节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02
一、企业简介 302
二、经营情况 303
三、企业战略发展方向 311
第十节 中国联通公司 316
一、企业简介 316
二、产品介绍 317
三、经营情况 317
第十四章 数字微波通信行业问题与优势 325
第一节 数字微波通信存在的问题 325
第二节 数字微波通信行业优势 325
第六部分 行业发展策略分析
第十五章 2013-2017年数字微波通信发展趋势与竞争力分析 328
第一节 2013-2017年数字微波通信行业发展分析 329
一、智能管道 330
二、异构网 331
三、光纤到户 331
四、云数据中心 332
第二节 2013-2017年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发展方向 332
第三节 2013-2017年数字微波通信市场未来发展分析 333
第四节 数字微波通信整体竞争力评价 341
一、整体产品竞争力评价 341
二、整体产品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342
三、竞争优势评价及构建建议 343
第十六章 业内专家观点与结论 345
第一节 数字微波通信市场策略分析 345
一、市场价格策略分析 345
二、产品定位策略分析 345
三、企业宣传策略分析 349
四、市场策略不应该回避的问题 355
第二节 提高数字微波通信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357
一、提高中国数字微波通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357
二、影响数字微波通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及提升途径 361
三、提高数字微波通信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362
第三节 对我国数字微波通信品牌的战略思考 368
一、数字微波通信品牌的特性和作用 368
二、数字微波通信品牌价值战略研究 368
三、我国数字微波通信品牌竞争趋势 369
四、数字微波通信品牌发展战略 369
五、数字微波通信产业品牌竞争策略 371
第四节 数字微波通信产业投资策略分析 372
一、数字微波通信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372
二、我国数字微波通信企业发展策略 381
三、数字微波通信产业投资风险预警 384
图表目录
图表:2006-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9
图表: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跌幅度 9
图表: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2010年涨跌幅度 10
图表:2011年新建商品住宅月环比价格下降、持平、上涨城市个数变化情况 11
图表:2006-2011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11
图表:2006-2011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及其增长速度 12
图表:2006-2011年公共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13
图表:2006-2011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14
图表:2006-201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15
图表:201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15
图表: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 17
图表:2006-2011年建筑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18
图表:2006-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19
图表:2011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速度 19
图表: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21
图表:2011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其增长速度 22
图表:2006-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23
图表:2011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24
图表:2011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25
图表:2011年主要商品进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26
图表:2011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额及其增长速度 26
图表:2006-2011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27
图表:2012年11月中国进口市场结构 27
图表:2012年11月我国出口市场结构 28
图表:2011年非金融领域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29
图表:2011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30
图表:2011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30
图表:2006-2011年年末电话用户数 31
图表:2011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32
图表:2006-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中招生人数 33
图表:2011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36
图表:2006-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实际增长速度 36
图表:2006-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实际增长速度 37
图表:2011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 42
图表: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收入结构 42
图表: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收入结构 42
图表:1978-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43
图表:1978-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 43
图表: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情况 45
图表:2011年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情况 47
图表: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 49
图表: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增速 49
图表:2011年东、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49
图表:2012年上半年世界GDP排名 50
图表:2012年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51
图表:2011-2012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 51
图表:2006-2011年CPI平均变动表 52
图表:2012年分行业企业景气指数 52
图表:2012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53
图表:2012年中国非制造业PMI指数 53
图表:2012年消费者景气指数 55
图表:201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 57
图表:201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面积增速图 57
图表:2012年中国国家房地产销售面积 58
图表:2012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59
图表:2012年下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60
图表: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 61
图表:2012年中国1-11月份分类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图 64
图表:2012年各月累计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总额同比 64
图表:2012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跌幅 65
图表:2012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涨跌幅 65
图表:2011-2012年中国出口走势图 66
图表:2011-2012年中国进口走势图 67
图表:2012年微波通信设备产值情况 97
图表:2012年计算机、通信全国分地区企业数量表 99
图表:2012年通信设备制造业应收账款净额 100
图表:2012年通信设备制造业产成品资金占用 100
图表:2012年通信设备企业年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 100
图表:2012年通信设备企业资产总计 101
图表:2012年通信设备生产企业亏损数量 102
图表:2012年通信设备生产企业从业人员数量 103
图表:2012年通信设备制造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104
图表:2012年通信设备制造业销售利润率 105
图表:2012年人均销售率 106
图表:2012年国内微波终端机产量 116
图表:2012年国内数字程控交换机产量 117
图表:2012年国内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量 117
图表:2012年国内传真机产量 118
图表:2012下半年年微波通信上游原材料全国各月产量 120
图表:2011-2012年我国主要电子元器件产量变化 122
图表:2012年数字微波通信周边附属产业产量表 123
图表:2008-2012年全球移动通信设备市场容量 124
图表:2008-2012年全球移动基站设备市场容量 124
图表:2008-2012年全球基站天线市场容量 125
图表:2008-2012年全球微波天线市场容量 126
图表:2008-2012年全球移动通信基站射频器件市场容量 127
图表:2012年微波通信设备市场容量 129
图表:2012年全国各地区电子信息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130
图表:2012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完成指标分类表 132
图表:2012年下半年通信类上年同月用品价格指数图 134
图表:2012年下半年通信类用品价格上年同期指数图 134
图表:2012年各月累计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 171
图表:2012年第三季度中兴通讯与大唐科技财务状况对比 172
图表:2010年国内不锈钢市场价格走势 179
图表:光纤、微波传输方式比较 192
图表:2008-2013年全球微波天线市场规模 206
图表:2009年各个通信设备厂商的无线通信设备全球市场份额 208
图表:2012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225
图表:2012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表 225
图表:2012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表 226
图表:2012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效率表 227
图表:2012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表 228
图表:2012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表 229
图表:2012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获利能力表 230
图表:2012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财务指标 231
图表:2012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利润表 232
图表:2012年上海普天邮通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 236
图表:2012年上海普天邮通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表 237
图表:2012年上海普天邮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表 238
图表:2012年上海普天邮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效率表 239
图表:2012年上海普天邮通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表 240
图表:2012年上海普天邮通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表 241
图表:2012年上海普天邮通股份有限公司获利能力表 242
图表:2012年上海普天邮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指标 243
图表:2012年上海普天邮通股份有限公司利润表 243
图表:2012年广东盛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 245
图表:2012年广东盛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表 246
图表:2012年广东盛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表 247
图表:2012年广东盛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效率表 248
图表:2012年广东盛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表 248
图表:2012年广东盛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表 250
图表:2012年广东盛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获利能力表 250
图表:2012年广东盛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财务指标 251
图表:2012年广东盛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利润表 252
图表:2012年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 261
图表:2012年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表 261
图表:2012年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表 262
图表:2012年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效率表 263
图表:2012年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表 264
图表:2012年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表 265
图表:2012年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获利能力表 265
图表:2012年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指标 266
图表:2012年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利润表 267
图表:2012年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 269
图表:2012年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表 269
图表:2012年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表 270
图表:2012年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效率表 271
图表:2012年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表 272
图表:2012年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表 273
图表:2012年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获利能力表 273
图表:2012年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指标 274
图表:2010-2011年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财务指标 287
图表: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SWOT分析 365
第四章 数字微波通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微波通信行业现状概述
一、数字微波通信行业现状
我国微波通信广泛应用L、S、C、X诸频段,K频段的应用尚在开发之中。由于微波的频率极高,波长又很短,共在空中的传播特性与光波相近,也就是直线前进,遇到阻挡就被反射或被阻断,因此微波通信的主要方式是视距通信,超过视距以后需要中继转发。
一般说来,由于地球曲面的影响以及空间传输的损耗,每隔50公里左右,就需要设置中继站,将电波放大转发而延伸。这种通信方式,也称为微波中继通信或称微波接力通信长距离微波通信干线可以经过几十次中继而传至数千公里仍可保持很高的通信质量。
微波通信由于其频带宽、容量大、可以用于各种电信业务传送,如电话、电报、数据、传真以及彩色电视等均可通过微波电路传输。微波通信具有良好的抗灾性能,对水灾、风灾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微波通信一般都不受影响。但微波经空中传送,易受干扰,在同一微波电路上不能使用相同频率于同一方向,因此微波电路必须在无线电管理部门的严格管理之下进行建设。此外由于微波直线传播的特性,在电波波束方向上,不能有高楼阻挡,因此城市规划部门要考虑城市空间微波通道的规划,使之不受高楼的阻隔而影响通信。
近年来,我国开发成功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其中心站采用全向天线向四周发射,在周围50公里以内,可以有多个点放置用户站,从用户站再分出多路电话分别接至各用户使用。其总体容量有100线、500线和1000线等不同的容量的设备,每个用户站可以分配十几或数十个电话用户,在必要时还可通过中继站延伸至数百公里外的用户使用。这种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对于城市郊区、县城至农村村镇或沿海岛屿的用户、对分散的居民点也十分合用,较为经济。微波通信还有"对流层散射通信"、"流星余迹通信"等,是利用高层大气的不均匀性或流星的余迹对电波的散射作用而达到超过视距的通信,这些系统,在我国应用较少。
二、微波通信技术的应用
二十世纪初,为了满足战争中通信方面的需要,人们近一步分析微波的特性,并把它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实现了无线通信领域的大跃进,一直到今天,微波通信技术仍然被许多国家广泛的应用在通信领域和其它领域。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波通信在通信网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那么微波通信到底有什么优点,使他在移动通信领域能大崭头角呢?
由于各波段的传播特性各异,所以他们被用于不同的通信系统。微波属于无线电波中波长最短的波段,频率范围在300MHz到3000GHz之间。微波通信,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微波作为介质进行通信。微波扩频通信技术特点是利用伪随机码对输入信息进行扩展频谱编码处理,然后在某个载频进行调制以便传输,它属于中程宽带通信方式。微波扩频通信技术来源于军事领域,主要开发目的是对抗电子战的干扰。
微波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方面,主要是由微波本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微波的绕射能力很强,它具有类似光一样的特性,而且具有穿透性、宽屏带宽性、散射效应、抵抗低频干扰性等等。微波通信是在上世纪50年代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方面的。由于它具有通信容量大,投资费用节省,建设速度快,抗灾能力强等优点,因而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同时,由于微波通信的频带宽,容量大,它可以用于各种电信业务的传送,如电话,电报,数据,传真以及彩色电视等均可通过微波电路传输。微波通信具有良好的抗灾性能,对于水灾,风灾等自然灾害,微波通信一般都不受影响。例如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北京和天津之间的同轴电缆全部断裂,而六个微波通道全部安然无恙。
当然,电磁波易受到其他磁场的干扰,当发生地震时,会发现手机突然间打不通,这就是由于地震的产生会使地球的磁场发生短暂的混乱,从而影响到了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有时候会发现一个地方的信号很好。而换一个相邻近的地方后,信号却很弱。这就是由于电磁波在传播时发生了慢衰落,致使区域中出现了一些盲点。可见,微波经空中传送,也易受到干扰。在同一微波电路上,不能使用相同频率与同一方向,因此,微波电路必须在无线管理部门的严格管理下进行建设。而且由于直线传播特性,电波的波束传播方向上不能有高楼,所以要考虑好城市空间微波通道的规划。
一个典型的微波通信系统通常由终端站,枢纽站,分路站,和若干个中继站组成,长度在几百公里甚至达一二千公里。其中终端站的作用是将数字复用设备送来的基带信号或从电视台送来的。电视信号经微波设备处理后由微机发信机发射给中继站,同时将微波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经微波设备处理后变成基带信号送给数字复用设备。枢纽站处在微波通信线路的中间,处于有两条以上微波通信线路汇接的城市,既可以进行本线路的用户间信息交换,也可以与其他线路的用户进行信息交流构成通信网。分路站是为了适应一些地方的小容量的信息交换而设置,这种站型一般很少设置。中继站的作用是将信号进行再生、放大处理后,再转发给下一个中继站,以确保传输信号的质量。一般来说,由于地球幽面的影响以及空间传输的损耗,每隔50公里左右,就需要设置中继站,将电波放大转发而延伸,这种通信方式,也称为微波中继通信或微波接力通信。长距离微波通信干线可经过几十次而传至数千公里仍保持很高的通信质量。
就目前来说,发达国家微波中继通信在长途通信网中所占比例已经过半,我国自从1956年从东德引进第一套通信设备后,经过仿制和自发研制过程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与声波相似,微波在传播过程中,也会收到很多方面的影响。例如,树林,山丘,高楼等对于的阻挡作用。微波在传播过程中会难免受到地形,地物及气候状况的影响而引起反射,折射,散射和吸收现象,产生传播衰落和传播失真,会使波的能量衰落,微波在空间传输中会受到大气效应和地面效应的影响,导致出现衰落现象,衰落的类型有很多种。微波通信在传输过程中,信号强度会出现多种衰落,目前采用最广泛的就是分集技术。一种有效地抗衰落措施就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来接受同一个信号,借此来减少衰减带来的影响。它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分离原始信号为多个不相关的独立信号,采用不同的技术来接受着些分散信号,再进行组合。
在微波传输过程中,要用到天线。天线的作用就是将无线电波转换为导波能量用来辐射和接受无线电波。微波通信中使用的天线,通常都是架设在高台上,这是因为微波通信要靠几个甚至几十个微波站接力进行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以达到远距离通信的目的,微波为直线传播,微波间站属于视距通信,两站间应无任何障碍才能进行很好的通信。天线架得高受到地面的干扰阻碍就小,但是这其中设备的造价也就要提高,通常是因地制宜的。当然,卫星通信恰恰是避讳了陆地上的阻碍,才使得传播无阻。智能天线的问世使得数据传输质量更高。智能天线的理论基础是信号统计监测与计理论,信号处理及最优制理论。目前在基站端使用智能天线,已经取得了很大的作用。
图表:2008-2012年全球微波天线市场容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