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帮助中心|添加收藏|English
行业研究免费推送

CMIC微信公众平台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电子信息通信 > 通信与网络 > 报告内容
相关推荐 相关报告 相关研究 特色系列 促销专区
深入分析:固定移动融合(FMC)在中国还需要一段漫长历程
分享到:
A435 【    打印】 【  发给朋友】 【  行业最新订阅】 【  网上购买】
报告字数:0 报告页数:40 报告图表数:0
纸介质定价: 电子MAIL版定价:23960.0 纸介+电子版定价:
完成日期:2006-08-10 24小时购买热线:010-8855 8925/43
推荐指数:
报告简介
近两年,固定移动融合(FMC)已经成为电信产业关注的焦点。FMC是一种基础通信网络及其管理和控制系统、应用和内容平台、相关支撑系统以及终端之间的协同能力,如果不考虑接入带宽和速率的因素,FMC可以使终端在固定或者移动的状态下都可以接入到网络,并使用一套完整的业务,拥有相同的用户体验。由于不同的运营商基础网络状况存在差异,融合的形式也会多种多样。那么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下,固定移动融合路线会如何先前延伸?市场会迅速发展还是缓慢前进?在这份报告中将会给出答案和解释。

在这份报告中,针对FMC给出一个清晰的定义和分类;根据对国外的固定移动融合市场和国内应用情况的分析,以及对FMC的市场环境、政策监管、用户需求、运营商战略的研究,将国内FMC的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基于双模终端的融合、IP/MPLS骨干网融合与基于IMS的融合,并分析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能会出现的具体融合形式。此外还从运营商和终端用户的角度分析中国FMC发展的驱动因素和阻碍因素,明晰了国内四大运营商对FMC的态度和策略。报告最后给出对2006-2010年中国FMC用户数量的预测,并介绍了相关设备供应商在FMC方面的发展战略及其相关解决方案。


报告目录
执行概论

方法论

定义

FMC定义

FMC的分类

简介

通信技术的融合演进

宽带接入的移动化

移动通信的宽带化

FMC带来的三大竞争优势

差异化服务

成本最小化

丰富的增值业务

融合的三个阶段

以多模终端为基础的融合

IP/MPLS骨干网和接入网融合

基于IMS的融合

市场总揽

融合案例解析

以多模终端为基础的融合

IP/MPLS骨干网和接入网融合

基于IMS的融合

三种应用比较

解决方案分析

CTP

UMA

IMS

三种方案比较

中国运营商对FMC的总体态度和看法

中国网通

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驱动力和阻碍力分析

驱动力分析:

运营商侧分析

用户侧分析

阻碍力分析

移动运营商期待的是替代而不是融合

市场需求挑战

技术风险

政策与监管风险

中国FMC路线以及市场预测

背景资料

UT斯达康

西门子

爱立信

阿尔卡特

结论

图示

图 1. 中国FMC路线预测图

图 2. FMC用户数预测:2006-2010年

图 3. 固定移动通信技术演进路线

图 4. 固网运营商的FMC策略

图 5. 融合的三个阶段

图 6. 融合的第二阶段解析

图 7. FMC技术演进图

图 8. UT斯达康Qbox解决方案

图 9. UMA解决方案

图 10. 基于IMS的完全固定移动融合

图 11. 2001-2010年中国固定、PHS和移动用户数比较

图 12. 中国FMC用户预测:2006-2010

图 13. UT斯达康Continuity解决方案

图 14. 西门子IMS融合架构

图 15. 爱立信基于IMS的FMC构架

图 16. 阿尔卡特IMR企业解决方案

表格

 

表 1. 全球FMC案例比较分析

表 2. 不同解决方案比较

表 3. 中国电信近市场表现 2004-2005

表 4. 消费者FMC用户预测2006-2010

表 5. 企业用户FMC用户预测2006-2010

相关报告
2013-2017年中国FMC氟合毡滤袋产业市场需求发展态势及未来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2013年05月)
家庭FMC业务分析2012 (2012年02月)
家庭FMC业务分析 2011 (2011年12月)
2008年FMC与移动整合发展概况 (2009年02月)
2008数字家庭系列研究报告—家庭FMC业务分析 (2008年08月)

购买热线

报告订阅  订单下载



Email:


  

行业分类

样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