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帮助中心|添加收藏|English
行业研究免费推送

CMIC微信公众平台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电子信息通信 > 通信与网络 > 报告内容
相关推荐 相关报告 相关研究 特色系列 促销专区
CDMA数据业务市场综合分析报告(2004)
分享到:
A27 【    打印】 【  发给朋友】 【  行业最新订阅】 【  网上购买】
报告字数:0 报告页数:98 报告图表数:46
纸介质定价:11800.0 电子MAIL版定价:12300.0 纸介+电子版定价:12800.0
完成日期:2004-07-10 24小时购买热线:010-8855 8925
推荐指数:
报告简介
移动数据业务在国内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移动通信产业链的不断裂变和延伸,而且促进了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合作。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移动数据业务上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两大运营商所主导的两大阵营之间的竞争。就目前的竞争格局来看,中国移动的GSM数据业务占有较大的优势。

中国联通的CDMA数据业务产业链已基本成型,目前正处于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2003年,CDMA数据业务市场规模达到8.5亿。其中,SMS业务依然是主要收入来源,WAP业务开始展露出良好的市场前景。

那么,在面对中国移动的强大竞争压力下,中国联通的CDMA数据业务发展的优势和机遇如何?哪些问题又在制约着CDMA数据业务的发展?现在是CDMA数据业务的进入时机吗?各业务的市场现状和未来预期又是如何……围绕这些问题,顾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作为最早介入并专注研究中国移动数据增值服务的咨询公司,顾问基于自己对电信市场,特别是移动通信市场的多年积累,结合对大量业界专业人士的深访与二手资料分析,完成了本报告。希望本报告能够对运营商、终端厂商、SP、投资者在分析、研究CDMA数据业务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开展CDMA数据业务,挖掘用户需求等方面给予有益的借鉴。

本报告主要探讨以下问题:

移动数据业务定义及特点。

中国联通的CDMA数据业务产业链与中国移动的GSM数据业务产业链的对比。

CDMA数据业务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优劣势及未来发展策略。

CDMA移动数据服务各业务的用户市场及业务市场的现状及预测。

CDMA数据服务各业务目前面临的制约因素和促进因素,各业务的发展预期、SP进入机会分析。

CDMA数据业务服务中的SMS业务、WAP业务的竞争情况,SP的市场份额与排名、主要SP的产品策略、目标客户群策略、品牌策略分析。

市场整体趋势

中国联通在CDMA数据业务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高通对CDMA技术拥有绝对控制力,两者的互动能否搭建良性的产业环境至关重要。

CDMA数据业务发展的主要优势是技术优势,且该优势已经给中国移动带来一定压力。中国联通已经将CDMA数据业务的发展重心向2.5G业务倾斜,希望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业务优势,形成差异化竞争。

2003年CDMA数据业务市场规模达到8.5亿,预计2004年将增加到16亿左右。未来几年,CDMA数据业务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但短期内,数据业务还不会成为用户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CDMA数据业务用户渗透率的增长速度很快。例如,2003年WAP用户渗透率为11.5%,2004年将提高到24.1%。但较小的CDMA用户规模,较慢的增长速度已经成为CDMA数据业务发展的瓶颈。

业务与产品

SMS业务依然是中国联通和SP的主要收入来源。2003年,SMS业务收入约占整个CDMA数据业务市场的94%。

WAP市场扩张和增长幅度非常显著,尤其是2003年下半年涨幅明显。2003年市场规模达到4500万元。WAP产品种类单一,图片铃声下载类业务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BREW业务获得一定增长,但还未形成规模效应。2003年市场规模为150万元,SP数量超过30家,业务数量约170个。由于整个CDMA1X用户基础太小,SP的投入和积极性并不高。

Unija业务受终端的限制,短期内快速发展的可能性不大。

定位业务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价值链不成熟、盈利模式不清晰。

彩E业务的市场表现不理想,2003年用户规模为12万,市场规模为230万。2004年彩E业务不会有太大突破。

视讯新干线业务处于萌芽期,未来市场前景受到终端普及率、资费高低、网络支持力度、内容吸引性的影响。

SP竞争

在SMS SP阵营中,四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TOM和网易)和资深专业类SP(如腾讯)占据主要位置。

在WAP SP阵营中,专业SP(酷扬、新飞网、通联天地、鹰泰科技和互动)占有重要地位。

其他业务(BREW、定位、彩E)的SP阵营力量弱小,竞争结构还不成型。

给运营商的建议

整体上来看,运营商应积极协调好终端、内容、应用、资费、服务、宣传、营销、渠道各个环节的关系,为数据业务的发展创造出良性的产业环境。

争取统一终端标准、促进终端价格降低。

继续强化与CDMA手机厂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利用自身在CDMA终端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逐渐规范CDMA终端标准,争取实现技术平台的统一。

一方面,中国联通可以通过大规模集中采购、向用户提供终端补贴和话费补贴的方式,降低用户的购机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与渠道商合作,采取“渠道商包销手机、与运营商进行话费分成”的方式,降低用户使用新业务的门槛。

加强品牌塑造和业务宣传。

在业务推广方面,应充分发挥CDMA 1X的网络优势,将“互动视界”作为推广重点,以“神奇宝典”、“定位之星”为辅,同时配合“彩E”、“联通在信”的宣传。

加强对成熟业务的管理和服务监督,明确新业务的价值定位,在新业务推广阶段,做好各种辅助工作,避免“热推冷销”的局面。

根据不同业务的定位,制订不同的资费标准和收费方式,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

在品牌方面,重点要树立和提高“联通无限”总品牌的知名度。在宣传“联通无限”整体形象时,具体介绍各项业务和应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单独推广一些子品牌,如“互动世界”。

推动用户快速增长。

在网络优化的基础上,通过终端补贴、话费补贴等方式,提高CDMA用户的增长速度。

通过设置业务演示体验区来开展各种演示活动、提供业务免费试用,从而增加用户的体验机会,逐渐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

规范市场、引导竞争。

健全和完善SP市场的准入机制,减小和避免SP的投机行为,积极打造健康的产业链。

鼓励并支持SP进行业务创新,帮助SP培养核心竞争力。

整合一批免费业务,通过参与信息费分成的方式吸引SP参加;完善免费试用业务机制。

在一定范围内,积极引入国外市场的内容甚至SP,发挥“鲶鱼效应”,提升国内SP的创新能力。

给SP的建议

整体来看,建议SP加强对市场及终端用户需求的研究和把握。在市场推广过程中要注重引导用户需求,并分析和预测用户的潜在需求。

2004年短信业务仍是SP的主要利润来源,但短信业务竞争非常激烈,增长速度趋于放缓,更多的资金投入不见得带来更大的收益。SP应加强产品的创新能力,加强与各行业、各区域市场的合作,挖掘服务与内容的深度。

2004年,WAP市场将会迎来第一个发展高峰期。对于WAP SP来说,首先需要理解SMS和WAP运营模式的区别,明确核心竞争力。WAP业务强调“内容为王”,SP应加强产品创新,丰富产品线,积极投入图铃下载类之外的业务。同时,需要重视用户需求、消费行为、消费偏好的研究,开拓细分市场,为客户提供个性化WAP业务。

BREW/Java将会成为 CDMA数据业务市场的未来现金牛,但目前还面临着终端渗透率低、产品不丰富、SP的成熟度不高等问题。Unija/BREW业务的发展将会给众多的SP,尤其是中小SP带来新的机遇。目前, BREW/Java的主要应用是手机游戏,而手机游戏产品具有产品生命周期短、产品可替代性强、对技术平台和终端的倚赖性强等特点。因此,门户类SP、专业资深类SP以及其他中小SP应根据手机游戏市场进入的资本、技术等要求,选择适当的时机进入。

定位业务被认为是CDMA数据业务市场的又一座金矿,但目前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进入与退出壁垒比较高。建议:那些实力较强、但尚未提供定位服务的SP应进行战略储备;那些已经提供定位产品的SP应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合作,提供围绕地理信息的一切外延服务。在认真研究和分析用户需求的基础上,细分用户、细分产品。

给终端厂商的建议

整体来看,CDMA终端厂商应积极协助运营商,加快CDMA用户增长速度,从而带动CDMA手机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终端厂商应积极配合运营商的新业务推广,尽快推出支持新业务的终端,丰富机型、降低产品价格。

加强与渠道商的合作,提高CDMA终端销售渠道的市场化程度。在产品推广时,尽量给用户带来更多的体验机会。

在产品设计时,可以内置一些增值业务,增加产品竞争力,刺激用户购买欲望。
报告目录
1移动数据业务的定义及分类 1

1.1移动数据业务的定义及研究范畴 1

1.1.1移动数据业务的定义 1

1.1.2研究范畴 1

1.2移动数据业务的分类 2

1.2.1按技术平台分 2

1.2.2按应用类型分 4

1.2.3按资费模式分 5

1.3移动数据业务的主要特点 6

2中国联通CDMA数据业务产业链与中国移动GSM数据业务产业链的比较 8

2.1移动数据业务产业链现状及对比 8

2.1.1移动数据业务带来的产业链的变化 8

2.1.2联通CDMA数据业务产业链与移动GSM数据业务产业链的特点及对比 9

2.2移动通信网络及技术平台的比较分析 11

2.3移动数据业务运营市场发展及对比 12

2.3.1中国联通CDMA数据业务的用户及收入 12

2.3.2中国移动GSM数据业务的用户及收入 15

2.3.3两者的异同 18

2.4移动通信终端市场发展及对比 19

2.4.1手机市场的发展 19

2.4.2运营商定制手机对产业链的影响分析 21

2.5 SP市场发展及对比 22

2.5.1移动数据业务市场整体情况 22

2.5.2与SP合作模式的对比分析 25

2.5.3 CP/SP规模和特点比较 26

2.6 小结 27

2.6.1 CDMA数据业务的SWOT分析 27

2.6.2对各CDMA数据业务主要环节的建议 28

3不同技术平台支撑的CDMA数据业务发展分析 29

3.1 SMS业务的发展及预期 29

3.1.1 SMS用户规模 29

3.1.2 SMS市场规模 30

3.1.3 SMS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促进因素 31

3.1.4 SMS SP市场机会分析 32

3.1.5 SMS市场的竞争格局 33

3.1.6主要SMS SP分析 35

3.2 WAP业务的发展及预期 39

3.2.1 WAP用户规模 39

3.2.2 WAP市场规模 40

3.2.3 WAP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促进因素 41

3.2.4 WAP SP的市场机会分析 43

3.2.5 WAP市场的竞争格局 44

3.2.6主要WAP SP分析 47

3.3 BREW/JAVA业务的发展及预期 52

3.3.1 BREW/JAVA用户规模 52

3.3.2 BREW/Java市场规模 53

3.3.3 BREW应用市场的特点 54

3.3.4 BREW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促进因素 55

3.3.5 Unija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促进因素 57

3.3.6 BREW/Java SP的市场机会分析 58

3.4定位业务的发展及预期 59

3.4.1定位业务的用户规模 59

3.4.2定位业务的用户需求分析 60

3.4.3定位业务的市场规模 61

3.4.4定位业务应用的主要特点 62

3.4.5定位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促进因素 64

3.4.6定位业务 SP的市场机会分析 65

3.5彩E的发展及预期 66

3.5.1彩E的用户规模 66

3.5.2彩E的市场规模 67

3.5.3彩E应用的主要特点 68

3.5.4彩E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促进因素 69

3.5.5彩E SP的市场机会分析 69

3.6小结 70

4建议 72

4.1给运营商的建议 72

4.2给SP的建议 74

4.3给终端厂商的建议 75

附录:数据采集流程和方法论 76

1总体介绍 76

2信息来源 77

3消费者市场的研究方法 78

4不同类型企业市场的研究方法 80

5数据分析流程与方法 81

6相关定义及解释 84

图 目 录

图1-1针对个人用户市场的移动数据业务的分类 4

图2-1移动通信产业链 8

图2-2移动网络技术和移动数据业务的演进 11

图2-3 2003-2004年CDMA用户增长情况 12

图2-4 2003年CDMA数据用户结构及渗透率 13

图2-5 2003年CDMA数据业务收入结构 14

图2-6 2003-2004年中国移动的GSM用户增长情况 15

图2-7 2003年中国移动的GSM数据业务用户结构及渗透率 16

图2-8中国移动的GSM数据业务用户结构及渗透率 17

图2-9 2003-2004年Q1 CDMA手机的销售情况 19

图2-10 2003-2004年Q1 GSM手机的销售情况 20

图2-11 2003-2004年SMS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 22

图2-12 2003-2004年WAP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 22

图2-13 2003-2004年MMS/彩E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 23

图2-14 2003-2004年Java/BREW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 23

图3-1 2003-2004年CDMA SMS用户规模及渗透率 29

图3-2 2003-2004年CDMA SMS市场规模 30

图3-3 SMS市场SP的竞争格局 33

图3-4主要SMS SP的收入情况 34

图3-5 2003-2004年CDMA WAP用户规模及渗透率 39

图3-6 2003-2004年CDMA WAP市场规模 40

图3-7 CDMA WAP市场的区域性分布 44

图3-8 CDMA WAP市场的竞争格局 45

图3-9主要的CDMA WAP SP收入情况 46

图3-10 2003-2004年BREW/Java用户规模及渗透率 52

图3-11 2003-2004年BREW/Java市场规模 53

图3-12 2003-2004年CDMA定位业务的用户规模及渗透率 59

图3-13移动定位服务用户需求分析 60

图3-14 2003-2004CDMA定位业务的市场规模 61

图3-15 2003-2004年彩E的用户规模及渗透率 66

图3-16 2003-2004年彩E的市场规模 67

图3-17 CDMA数据业务的现状及潜力分析 70

表 目 录

表2-1 CDMA数据业务产业链与中国移动GSM数据业务产业链的特点 9

表2-2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在数据业务用户和收入上的比较 18

表2-3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与SP的合作模式的比较 25

表2-4各业务的SP规模比较 26

表2-5 CDMA数据业务的SWOT分析 27

表3-1酷扬的主要WAP产品及资费介绍 47

表3-2新飞网的主要WAP产品及资费介绍 48

表3-3通联天地的主要WAP产品及资费介绍 49

表3-4鹰泰科技的主要WAP产品及资费介绍 50

表3-5互动的主要WAP产品及资费介绍 51

表3-6主要的BREW应用开发商及其产品 54

表3-7主要的BREW手机生产商及机型 55

表3-8定位业务的主要应用及资费 62

表3-9彩E的主要产品及资费 68

  

相关报告
2018-2023年中国数据银行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咨询报告 (2018年01月)
2017-2022年中国旅游大数据市场发展战略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2018年01月)
2017-2022年中国大数据金融市场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8年01月)
2017-2022年中国教育大数据行业供需格局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2017年12月)
2017-2022年中国教育大数据行业发展状况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2017年12月)

购买热线

报告订阅  订单下载



Email:


  

行业分类

样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