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简介
截至2003年底,国内WAP用户数为1,010万,市场规模18,300万;2004年一季度,国内WAP市场规模保持了月均16%以上的高速增长;预计2004年底WAP用户数将达到2,500万,市场规模近12亿。而同时,进入2004年,短信增幅开始放缓;由于终端普及率问题,彩信也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可以说,2004年移动数据增值服务中只有WAP一枝独秀,是目前市场中的绩优股。
2004年上半年,两大移动运营商都加大了对WAP的宣传力度,特别是中国移动,推出了“MO”品牌并围绕新品牌展开了强力的宣传推广活动。频频出现的收购或投资WAP SP事件也引起了业界的普遍关注。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WAP成为今天移动增值服务市场的明星?WAP市场运营商间、SP间的竞争格局如何?WAP未来的走向又是怎样?
我们作为最早关注并研究国内移动数据增值服务的公司,基于电信和互联网领域的多年积累,结合对业内专业人士的深访和资料分析,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研究,本报告就是此次研究的结果。本报告将在WAP的现状和趋势、市场营销、业务创新和市场竞争分析等方面给运营商、SP和投资者以有益的借鉴。
本报告研究的主要内容:
WAP的定义及分类。
WAP市场价值链分析。
WAP市场现状和预测。
WAP和SMS体系对比。
影响WAP市场发展的因素。
WAP用户分析。
WAP业务分析和业务创新研究。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WAP市场 SP排名、份额和竞争分析。
发现
整体市场趋势
2003年下半年开始WAP服务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出现突破性增长。WAP市场规模将从2003年的1.83亿元人民币激增到2004年的近12亿元人民币。
WAP在未来几年的发展看好,在移动数据增值服务领域有望成为SMS之外的又一个金矿。WAP 2.0的灵活性和强大的功能以及3G将带来的数据业务带宽,将使得WAP在未来的市场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WAP市场两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呈现差异化竞争特点,中国移动在用户规模和业务运营方面领先,而中国联通的CDMA 1X网络则在技术上具有优势。进入2004,中国移动加大了WAP服务宣传力度,用户增长迅速。中国移动是2004年WAP市场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虽然中国联通WAP服务渗透率较高,但CDMA网用户规模较小,成为其WAP服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WAP市场得到了资本市场和强势SMS SP的密切关注。收购和融资是2004年WAP市场的主题之一。国内排名考前的WAP SP当中,已经上市和准备上市的有:Tom、空中网、酷扬;被收购的有吉菲尔、因特普斯;其他排名靠前的SP也纷纷得到投资。WAP被认定是移动数据增值业务中的“绩优股”,市场预期空前高涨。
虽然WAP市场的进入门槛不高,但WAP portal的资源有限,SP缺乏自主营销手段,WAP市场垄断性较强。排名靠前的SP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WAP市场内容为王,SP生存要素是:有价值的内容、业务创新、业务包装和运营。
中国移动WAP市场排名靠前的SP是:空中网、Tom、因特普斯、吉菲尔、讯天等。
中国联通WAP市场排名靠前的SP是:酷扬、新飞网、通联天地、鹰泰科技、互动等。
产品业务
目前,WAP业务分成图铃下载、信息浏览、 游戏娱乐和沟通社区四种类型。图铃下载类业务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其他种类不乏明星业务,但总体市场份额较小。
图铃下载类业务竞争饱和,业务同质性高,创新空间小。随着WAP用户数上升,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市场份额会逐渐被其他业务稀释。用户更加倾向于按次计费方式使用图铃下载类业务,业务粘度弱。
用户对信息浏览类、游戏娱乐类、沟通社区类有很强的需求,随着图铃下载类业务的市场饱和,这些业务将成为WAP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创新是这些业务扩大市场份额的不二法门。
WAP push是目前WAP业务创新的突破口,WAP push增强了WAP的交互功能,使用户可以半主动甚至被动使用服务。可以极大的改善信息浏览类、游戏娱乐类、沟通社区类业务的用户体验。例如用户无需主动上网获取新闻,而是及时得到新闻链接;利用各种提醒建立永远在线的移动社区等。运营商和SP应积极进行尝试。
市场营销
区别于SMS的开放型模式,运营商对WAP的运营采用半开放模式。运营商的平台负责统一计费和处理用户定制/退定关系。运营商负责宣传推广,SP不直接面对客户,难以建立独立的品牌。
通过收购和融资,专业WAP SP的资本和资源优势得到增强,而传统的SMS SP也开始向WAP市场发力。WAP SP的整体实力在短期内得到提升,SP将会尝试在WAP价值链中扮演更加主动的角色,尝试新的WAP营销手段。
建议
给运营商的建议
规范市场和引导竞争
鼓励并支持SP进行业务创新,对有价值的新业务予以排名优先并采取保护措施,帮助SP培养核心竞争力。
避免暴利和投机色彩,建立注重WAP SP核心竞争力的市场准入机制,打造健康的价值链。
重视WAP服务平台(网关和业务管理系统)建设,提升服务平台的功能,支持SP的业务创新。
建立公正、透明的业务排名机制,避免WAP portal位置的恶性竞争。
强化业务和内容搜索功能,积极采用各种业务快速定位手段。
加强对价值链的规范和控制,限定价值链各方的作用范围,避免出现“一人多角”,影响公平竞争。
加强宣传和品牌塑造
加大对WAP业务和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塑造WAP品牌的时尚、新潮、便捷内涵。
积极使用WAP push宣传业务,建立公平、透明的WAP push宣传机制,避免走SMS群发的老路。
整合一批免费业务,通过参与信息费分成的方式吸引SP参加,完善免费试用业务机制。
目前WAP的通信费较高,限制了WAP用户业务使用率的提升和交互性强的新业务的增长空间,建议采用通信费封顶等方式对通信费进行优惠。
在不影响市场规范和竞争公平性的前提下,鼓励并支持SP利用自身资源拓展WAP业务营销渠道。
强化WAP的portal概念,增加诸如话费查询、自助服务、定制SMS和MMS业务等功能,培养用户使用习惯,拉动业务增长。
业务管理
鼓励SP在业务中使用WAP push,予以技术上的支持,建立业务申请流程中的相应机制。WAP push在业务中的使用将改善WAP用户体验。
在一定范围内,积极引入国外WAP SP的内容甚至直接和国外领先的WAP SP合作,发挥“鲶鱼效应”。提升国内SP的创新能力。
给SP的建议
理解WAP和SMS在运营模式上的区别。SMS市场的成功关键在营销,而WAP市场则是内容为王,应当注重建立独特的内容优势。
WAP更加强调用户体验和业务运营。良好的业务流程设计和充分利用WAP的技术特点可以极大的改善用户体验;运营WAP业务应注重变化,例如业务首页的变化等,给用户带来新鲜感。
加强数据挖掘和用户行为分析,持续改进业务。加强用户需求、消费行为、消费偏好的研究,开拓细分市场,为用户提供个性化WAP业务。
丰富产品线,积极投入图铃下载类之外的业务。信息浏览类、游戏娱乐类和沟通社区类业务未来市场份额都将得到提升,应当积极介入。
积极从国内引进适合中国国情的WAP业务;同时,应更加强调开发新业务,积累业务策划和开发实力。
对处于不同阶段的WAP SP的建议。
对于WAP市场处于领导地位的专业WAP SP来说,目前的重点是丰富产品线,不能满足于图铃下载类业务的丰收,业务单一是高风险的同义词。
对于实力较强的SMS SP而言,目前应当积极进入WAP市场。重点是理解SMS市场和WAP市场的差异,树立内容优势,突破口是图铃下载类以外的业务。
对于刚进入和准备进入WAP市场的中小SP而言,重点是理解WAP SP应该具备的核心优势和认识WAP市场目前的竞争格局,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点。
报告目录
1 WAP的定义及特征 1
1.1什么是WAP 1
1.2研究范畴 1
1.3 WAP服务的特征 2
1.4 WAP服务的独特价值 2
2 WAP市场价值链 3
2.1 WAP价值链结构 3
2.2 WAP资费结构和分配 4
3 WAP市场现状和预测 5
3.1 WAP用户数现状和预测 5
3.2 WAP市场规模现状和预测 6
3.3 WAP运营商竞争分析 7
3.3.1 WAP运营商竞争优势分析 7
3.3.2 WAP运营商竞争现状和预测 9
3.4 WAP面临的技术竞争和未来技术走向 11
3.5影响WAP市场发展的因素 13
3.5.1影响WAP市场发展的促进因素 13
3.5.2 影响WAP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 14
3.6 WAP市场生命曲线分析 15
4 WAP和SMS体系对比 17
4.1 WAP和SMS服务特性比较 17
4.2 WAP和SMS运营模式比较 18
4.3 WAP SP和SMS SP的生存要素 19
4.4 WAP和SMS市场规模发展趋势比较 20
5 WAP业务、用户分析 21
5.1现有WAP业务分类 21
5.2 WAP业务创新 23
5.3 WAP用户分析 24
5.3.1 WAP用户性别比例 24
5.3.2 WAP用户年龄分布 25
5.3.3 WAP用户地域分布 26
6 WAP SP竞争分析 27
6.1中国移动WAP SP排名和市场份额 27
6.2中国移动主要WAP SP介绍及产品分析 29
6.2.1空中网 29
6.2.2 TOM 30
6.2.3 因特普斯 31
6.2.4 吉菲尔 32
6.2.5 讯天 33
6.2.6 新浪 34
6.3 中国联通WAP SP排名和市场份额 35
6.4 中国联通主要WAP SP分析 37
6.4.1 酷扬 37
6.4.2 新飞网 38
6.4.3 通联天地 39
6.4.4 鹰泰科技 40
6.4.5 互动 41
7建议 42
7.1给运营商的建议 42
7.2 给SP的建议 44
图 目 录
图2-1 WAP价值链结构 3
图3-1移动增值业务用户数现状及预测 5
图3-2 WAP市场规模现状和预测 6
图3-3中国移动、中国联通WAP用户数对比 9
图3-4中国移动、中国联通WAP市场规模对比 10
图3-5 WAP服务的生命周期 15
图4-1 SMS、WAP市场规模对比 20
图5-1 WAP各业务种类占比 21
图5-2 WAP用户性别比例 24
图5-3 WAP用户年龄分布 25
图5-4 WAP用户地域分布 26
图 6-1 截止到2004年一季度中国移动WAP SP市场份额 27
图6-2 2004年1季度中国移动主要WAP SP收入 28
图 6-3截止到2004年一季度中国联通WAP SP市场份额 35
图6-4 2004年1季度中国联通WAP SP收入 36
表 目 录
表 2-1 WAP服务通信费 4
表3-1运营商WAP服务竞争优势 7
表3-2 WAP协议的演进 11
表4-1 SMS和WAP特性对比 17
表4-2 SMS和WAP运营模式对比 18
表5-1 WAP各业务类型创新分析 23
表6-1空中网的主要WAP产品 29
表6-2 TOM的主要WAP产品 30
表6-3因特普斯的主要WAP产品 31
表6-4吉菲尔的主要WAP产品 32
表6-5讯天的主要WAP产品 33
表6-6新浪的主要WAP产品 34
表6-7酷扬的主要WAP产品及资费介绍 37
表6-8新飞网的主要WAP产品及资费介绍 38
表6-9通联天地的主要WAP产品及资费介绍 39
表6-10鹰泰科技的主要WAP产品及资费介绍 40
表6-11互动的主要WAP产品及资费介绍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