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辛鹏骏:网络初具规模,蹈厉5G应用“集

在当前5G网络初具规模、5G用户渗透率持续走高、5G创新...更多>>

刘文强:虚拟现实产业正在进入稳步发展期

7月15日,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新闻发布会在南...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能源环保材料 > 冶金化工 > 报告内容
2019-2025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市场发展趋势及产业竞争格局预测报告
纸介质定价:7500.0 电子MAIL版定价:7800.0 纸介+电子版定价:8000.0
完成日期:2019-08-25 24小时购买热线:010-8855 8925
推荐指数:

报告简介

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PS:本报告将保持时实更新,为企业提供最新资讯,使企业能及时把握局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报告目录

第一章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相关概述
1.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介绍
1.1.1 产业界定
1.1.2 产业特征
1.1.3 产业分类
1.1.4 产业链结构
1.2 影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
1.2.1 政府行为和政策状况
1.2.2 企业行为和经营能力状况
1.2.3 产业发展的市场状况
1.2.4 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状况
1.2.5 人才结构状况
1.3 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战略意义
1.3.1 有利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1.3.2 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3.3 有利于提升我国国家竞争力
1.3.4 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

第二章 2016-2018年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分析
2.1 2016-2018年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2.1.1 基本特征分析
2.1.2 产业规模分析
2.1.3 产业运行特点
2.1.4 专利技术格局
2.1.5 竞争状况分析
2.1.6 发展趋势分析
2.2 2016-2018年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态势
2.2.1 产业边界加速融合
2.2.2 商业模式不断创新
2.2.3 多元化的产业竞争形态
2.2.4 产业格局面临重新洗牌
2.2.5 促进工业4.0发展
2.3 2016-2018年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状况
2.3.1 美国
2.3.2 欧盟
2.3.3 俄罗斯
2.3.4 日本
2.3.5 亚太(除日本)
2.4 2016-2018年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进展
2.4.1 美国
2.4.2 英国
2.4.3 法国
2.4.4 德国
2.4.5 加拿大
2.4.6 俄罗斯
2.4.7 韩国
2.4.8 以色列

第三章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背景
3.1 经济背景
3.1.1 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3.1.2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3.1.3 经济转型升级形势
3.1.4 宏观经济发展趋势
3.2 政策背景
3.2.1 中国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3.2.2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战略布局
3.2.3 发改委对产业发展做出明确部署
3.2.4 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
3.2.5 产业政策环境持续利好
3.3 行业背景
3.3.1 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
3.3.2 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状况
3.3.3 我国信息科技发展的现实意义
3.3.4 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两化融合
3.3.5 发展信息技术适应经济新常态
3.4 技术背景
3.4.1 信息科技的进展进展
3.4.2 信息科技的发展路线
3.4.3 核心技术研发是关键
3.4.4 网络化成为发展推动力

第四章 2016-2018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分析
4.1 2016-2018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4.1.1 产业发展现状
4.1.2 产业发展特征
4.1.3 行业热点事件
4.1.4 产业运行态势
4.1.5 产业经营效益
4.2 2016-2018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分析
4.2.1 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水平
4.2.2 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竞争力
4.2.3 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研发能力
4.2.4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标准先行
4.2.5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和建议
4.3 2016-2018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
4.3.1 在智能交通的应用
4.3.2 在医疗产业的应用
4.3.3 在智慧城市的应用
4.3.4 在智慧林业的应用
4.3.5 在建筑工程的应用
4.3.6 在广播影视的应用
4.4 2016-2018年区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分析
4.4.1 区域发展形势
4.4.2 协调发展思路
4.4.3 持续发展对策
4.5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存在的问题
4.5.1 缺乏核心技术
4.5.2 区域分工不协同
4.5.3 普及应用存障碍
4.5.4 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
4.5.5 政策扶持方式不完善
4.6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策略
4.6.1 推进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突破
4.6.2 大力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
4.6.3 积极培育产业的市场空间
4.6.4 提升科技开发与合作水平
4.6.5 强化产业政策制定和落实

第五章 2016-2018年下一代通信网络的发展分析
5.1 下一代通信网络概述
5.1.1 基本概念
5.1.2 结构状况
5.1.3 主要特点
5.1.4 功能及应用
5.2 2016-2018年全球下一代通信网络产业的发展状况
5.2.1 行业发展阶段
5.2.2 产业运行趋势
5.2.3 IPv6商用部署
5.2.4 TD-LTE商用状况
5.3 2016-2018年中国下一代通信网络产业的发展状况
5.3.1 行业发展历程
5.3.2 产业运行现状
5.3.3 企业竞争态势
5.3.4 商用市场现状
5.3.5 标识管理发展
5.4 下一代通信网络技术分析
5.4.1 软交换技术介绍
5.4.2 NGN网络技术特点和功能
5.4.3 NGN业务应用与开发
5.4.4 NGN的网络建设分析
5.4.5 NGN技术面临的问题
5.4.6 NGN技术的发展策略
5.5 下一代移动网络技术分析
5.5.1 范畴与特性
5.5.2 影响因素分析
5.5.3 产生的影响
5.5.4 发展状况分析
5.5.5 机遇和挑战
5.5.6 发展方向与建议
5.6 下一代通信网络产业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5.6.1 安全问题
5.6.2 制约因素
5.6.3 简化途径
5.6.4 发展策略
5.7 下一代通信网络产业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5.7.1 NGN网络发展展望
5.7.2 业务网络发展趋势
5.7.3 基础网络发展趋势

第六章 2016-2018年物联网的发展分析
6.1 物联网概述
6.1.1 基本概念
6.1.2 主要特征
6.1.3 物联网产业链结构
6.1.4 资源体系
6.1.5 战略意义
6.2 物联网产业总体概况
6.2.1 全球产业发展状况
6.2.2 国内行业生命周期
6.2.3 产业区域布局状况
6.2.4 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6.2.5 行业主要商业模式
6.3 2016-2018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状况
6.3.1 产业规模分析
6.3.2 产业运行特征
6.3.3 产业关键因素
6.3.4 行业竞争态势
6.3.5 市场应用现状
6.4 2016-2018年中国物联网运营商发展综述
6.4.1 电信运营商在物联网中的定位
6.4.2 运营商在物联网产业链中的商机
6.4.3 三大运营商抢占物联网发展制高点
6.4.4 通信运营商探索物联网运营模式
6.4.5 三大运营商在物联网的创新机遇
6.4.6 运营商物联网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6.4.7 运营商发展物联网的市场策略
6.5 物联网体系架构与核心技术分析
6.5.1 物联网体系架构概述
6.5.2 感知层
6.5.3 网络层
6.5.4 应用层
6.6 物联网产业的应用分析
6.6.1 应用发展综述
6.6.2 智能交通
6.6.3 智能环保
6.6.4 智能城市
6.6.5 智能农业
6.6.6 智能医疗
6.6.7 智能物流
6.6.8 智能家居
6.6.9 智能电网
6.6.10 安保领域
6.7 物联网产业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6.7.1 产业发展的不足
6.7.2 行业发展的壁垒
6.7.3 产业链发展薄弱
6.7.4 产业发展建议
6.7.5 产业推进措施
6.8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6.8.1 行业前景广阔
6.8.2 产业布局趋势
6.8.3 未来发展方向
6.8.4 行业发展趋势

第七章 2016-2018年三网融合发展分析
7.1 三网融合概述
7.1.1 三网融合的概念
7.1.2 三网融合的益处
7.1.3 三网各自的特点
7.1.4 三网融合的意义
7.1.5 三网融合业务形态
7.2 三网融合的国际经验借鉴
7.2.1 英国网络融合
7.2.2 美国融合初期
7.2.3 法国三网融合
7.2.4 日本实现各种服务融合
7.2.5 国外的三网融合带来的启示
7.3 2016-2018年中国三网融合产业发展状况
7.3.1 产业发展历程
7.3.2 影响因素分析
7.3.3 产业规模分析
7.3.4 运作模式选择
7.3.5 市场需求机遇
7.3.6 家庭终端领域
7.4 三网融合的技术分析
7.4.1 广播电视网融合技术
7.4.2 电信网融合技术
7.4.3 互联网融合技术
7.4.4 三网融合的关键技术
7.4.5 三网融合面临的技术问题
7.4.6 IPTV技术为三网融合创造契机
7.5 中国推进三网融合的障碍分析
7.5.1 监管体制障碍
7.5.2 运营体制的差异
7.5.3 市场发展不足
7.5.4 节目内容匮乏
7.5.5 法律保障缺失
7.5.6 技术障碍显著
7.6 中国推进三网融合发展的措施建议
7.6.1 推动三网融合体制改革
7.6.2 加强IPTV与广电的协调
7.6.3 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
7.6.4 强化产业政策扶持
7.7 三网融合产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7.7.1 三网融合的发展前景
7.7.2 三网融合的发展目标
7.7.3 三网融合的发展方向
7.7.4 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
7.7.5 智慧城市推动行业建设
7.7.6 三网融合产业链的发展前景

第八章 2016-2018年新型平板显示的发展分析
8.1 2016-2018年中国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状况
8.1.1 产业发展概述
8.1.2 产业发展状况
8.1.3 行业发展成就
8.1.4 技术发展方向
8.1.5 自主创新状况
8.1.6 行业挑战与措施
8.2 2016-2018年微型显示(MD)的发展状况
8.2.1 OLED显示技术的特点及优点
8.2.2 全球OLED产业发展状况
8.2.3 国内外OLED产业投资旺盛
8.2.4 中国OLED产业发展现状
8.2.5 中国AMOLED产业发展现状
8.2.6 AM-OLED市场竞争状况
8.2.7 LCoS微显示技术发展
8.2.8 OLED产业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8.3 2016-2018年立体显示的发展状况
8.3.1 3D显示发展概述
8.3.2 3D显示技术获突破
8.3.3 裸眼3D成发展方向
8.3.4 3D立体高清拼接屏行业分析
8.3.5 不闪式3D显示技术发展
8.3.6 4K超高清电视市场发展态势
8.4 2016-2018年电子纸的发展状况
8.4.1 电子纸(e-paper)显示技术简介
8.4.2 全球电子书阅读器出货量
8.4.3 电子纸技术催生电子显示革命
8.4.4 电子纸企业抢占穿戴式市场
8.5 2016-2018年LED背光的发展状况
8.5.1 LED背光技术的优劣势解析
8.5.2 LED背光、LED及OLED显示屏的区别
8.5.3 LED背光产业发展趋向平缓
8.5.4 直下式电视冲击LED背光市场
8.5.5 LED背光与传统CCFL的竞争优势
8.5.6 中国LED背光封装企业快速成长
8.6 2016-2018年(新型平板显示)其他细分市场的发展状况
8.6.1 投射电容式触摸屏(TCP)
8.6.2 全球面板市场规模
8.6.3 触控屏产业进入调整时期
8.6.4 中国触控企业动态
8.6.5 电容触摸屏市场运行状况
8.7 新型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8.7.1 新型平板显示发展空间广阔
8.7.2 新型平板显示产品发展趋势
8.7.3 OLED市场增长趋势预测
8.7.4 柔性显示屏市场发展预测
8.7.5 电容触摸发展热点及技术展望

第九章 2016-2018年高性能集成电路的发展分析
9.1 2016-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状况
9.1.1 集成电路概述
9.1.2 产业发展政策
9.1.3 2017年行业运行状况
9.1.4 2018年行业运行状况
9.1.5 2018年行业发展形势
9.2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专利分析
9.2.1 设计类专利分析
9.2.2 制造类专利分析
9.2.3 封装类专利分析
9.2.4 测试类专利分析
9.3 2016-2018年中国高性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状况
9.3.1 产业发展因素
9.3.2 产业结构分析
9.3.3 产业布局分析
9.4 2016-2018年中国高性能集成电路产业面临的问题
9.4.1 投资孱弱影响发展
9.4.2 产业链联动机制尚未建立
9.4.3 高端人才及劳动力短缺
9.4.4 核心技术差距大
9.5 2016-2018年中国高性能集成电路产业的应对策略
9.5.1 加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9.5.2 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
9.5.3 加大社会资源和资金投入
9.6 中国高性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9.6.1 产业发展前景良好
9.6.2 产业市场规模预测
9.6.3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第十章 2016-2018年云计算的发展分析
10.1 云计算概述
10.1.1 云计算的由来
10.1.2 云计算的概念
10.1.3 云计算的特点
10.1.4 云计算的影响
10.1.5 云计算产业体系
10.1.6 业务模式分析
10.2 2016-2018年云计算产业的发展状况
10.2.1 云计算和云服务发展简述
10.2.2 全球云计算产业发展现状
10.2.3 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历程
10.2.4 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现状
10.2.5 我国云计算行业竞争格局
10.2.6 云计算产业利好及投资方向
10.2.7 云计算重要意义分析
10.3 云计算技术分析
10.3.1 云计算的技术架构
10.3.2 云计算"基础设施"关键技术
10.3.3 云计算"操作系统"关键技术
10.3.4 我国云计算技术发展状况
10.3.5 云计算标准化进展分析
10.4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发展分析
10.4.1 世界数据中心数量趋势
10.4.2 我国数据中心的发展状况
10.4.3 云计算数据中心发展布局
10.4.4 云计算中心面临的挑战
10.5 云计算的应用方向分析
10.5.1 政府及公共事业
10.5.2 行业应用方向
10.5.3 企业应用方向
10.6 云计算安全分析
10.6.1 云计算安全概述
10.6.2 云计算的安全挑战
10.6.3 云计算安全技术框架建议
10.6.4 云计算的法律环境
10.6.5 保障云计算安全的建议
10.7 主流云计算解决方案及核心价值
10.7.1 云计算应用中用户的核心关注分析
10.7.2 跨国企业云计算解决方案评析
10.7.3 本土企业云计算解决方案评析
10.7.4 云计算典型应用案例评析
10.8 中国云计算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0.8.1 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关键障碍
10.8.2 我国在云计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0.8.3 我国云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0.8.4 我国云计算未来发展思考
10.8.5 产业发展策略建议
10.9 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前景及趋势
10.9.1 产业发展机遇
10.9.2 行业发展前景
10.9.3 产业市场预测
10.9.4 产业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 2016-2018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区域发展状况
11.1 2016-2018年北京地区发展分析
11.1.1 软件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11.1.2 中关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况
11.1.3 中关村新一代信息技术项目选择
11.1.4 北京亦庄云计算产业发展
11.1.5 北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目标
11.2 2016-2018年上海地区的发展分析
11.2.1 上海市产业发展现状
11.2.2 发展条件及策略
11.2.3 浦东产业专利储备统计
11.2.4 上海市产业示范基地
11.2.5 张江科技园发展目标
11.3 2016-2018年广东地区的发展分析
11.3.1 行业政策利好
11.3.2 大数据发展规划
11.3.3 云计算行业发展目标
11.3.4 深圳产业发展状况
11.3.5 深圳加大扶持力度
11.4 2016-2018年福建地区的发展分析
11.4.1 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11.4.2 技术应用步伐加快
11.4.3 产业支持举措
11.5 2016-2018年江浙地区的发展分析
11.5.1 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11.5.2 行业重点发展领域
11.5.3 产业发展路径与对策
11.5.4 浙江高新区行业发展状况
11.5.5 宁波产业发展规划
11.6 2016-2018年东北地区的发展分析
11.6.1 辽宁省信息产业的成绩和问题
11.6.2 吉林省产业政策
11.6.3 哈尔滨云计算产业
11.6.4 信威大庆产业园简介
11.7 2016-2018年其他地区的发展分析
11.7.1 四川省
11.7.2 陕西省
11.7.3 贵州省
11.7.4 合肥市

第十二章 2016-2018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企业发展形势
12.1 下一代通信网络重点企业
12.1.1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12.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12.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12.1.6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2 物联网重点企业
12.2.1 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2.2.2 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
12.2.3 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
12.2.4 东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2.5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12.3 三网融合重点企业
12.3.1 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3.2 中电广通股份有限公司
12.3.3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2.3.4 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3.5 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
12.4 新型平板显示重点企业
12.4.1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12.4.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4.3 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12.4.4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4.5 上海三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2.5 高性能集成电路重点企业
12.5.1 江苏综艺股份有限公司
12.5.2 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
12.5.3 三佳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2.5.4 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2.5.5 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5.6 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6 云计算重点企业
12.6.1 阿里巴巴集团
12.6.2 腾讯公司
12.6.3 百度
12.6.4 新浪公司
12.6.5 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
12.6.6 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

第十三章 2019-2025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前景与投资策略
13.1 产业发展的机遇与风险
13.1.1 机遇
13.1.2 风险
13.2 2018年产业总体发展预测
13.2.1 产业规模增长形势
13.2.2 政府政策扶持力度
13.2.3 企业跨界发展形势
13.2.4 信息技术渗透形势
13.3 咨询对2019-2025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预测分析
13.3.1 产业发展分析
13.3.2 消费规模预测
13.3.3 销售收入预测
13.3.4 产业增长速度
13.4 产业投资机会洞察
13.4.1 下一代通信网络的投资机遇
13.4.2 物联网产业链的投资机遇
13.4.3 三网融合产业链的投资机遇
13.4.4 新型平板显示产业的投资机遇
13.4.5 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资机遇
13.4.6 云计算产业的投资机遇
13.4.7 信息安全产业的投资机遇
13.5 产业投资风险与规避策略
13.5.1 产业投资形势
13.5.2 产业投资障碍
13.5.3 产业投资策略

第十四章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政策与规划解析
14.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政策与规划
14.1.1 产业管理体制
14.1.2 产业管理政策
14.1.3 税收优惠政策
14.1.4 产业发展规划
14.2 下一代通信网络政策与规划
14.2.1 下一代通信网络产业支持政策
14.2.2 下一代通信网络扶持政策加码
14.2.3 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路线
14.2.4 产业相关政策及鼓励措施
14.3 物联网政策与规划
14.3.1 物联网产业政策的发展历程
14.3.2 国务院将物联网视为信息消费的重要引擎
14.3.3 发改委加速推进物联网重大应用工程
14.3.4 工信部制定物联网专项规划
14.3.5 国家持续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
14.4 三网融合政策与规划
14.4.1 中国三网融合政策架构分析
14.4.2 中国三网融合体制发展状况
14.4.3 三网融合支持政策密集出台
14.5 新型平板显示政策与规划
14.5.1 新型显示器件产业税收优惠政策
14.5.2 新型显示科技发展专项规划
14.5.3 新型平板显示政策环境持续向好
14.6 高性能集成电路政策与规划
14.6.1 国家鼓励软件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14.6.2 国家着力开发高性能集成电路产品
14.6.3 高性能集成电路被列为国家重大工程
14.7 云计算政策与规划
14.7.1 云计算产业发展政策环境
14.7.2 中央政府的产业态度及举措
14.7.3 全国各地云计算计划与规划
14.7.4 中国云计算产业政策的影响

图表目录:
图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范畴
图表:不同生命周期产业发展特点
图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产业链
图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利总量及相关材料专利总量
图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数量最多的主要国家/地区
图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数量最多的申请机构
图表:欧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环境
图表:欧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划与研发计划布局
图表:2016-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累计同比)
图表:2016-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同比)
图表:2016-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累计同比)
图表:2016-2018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累计同比)
图表:2016-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月度同比)
图表:2016-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情况(月度同比)
图表:2016-2018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跌情况(月度同比)
图表:2016-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速度(累计同比)
图表:2016-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速度(累计同比)
图表:中国至2050年信息科技发展路线图
图表: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建筑工程行业信息化总体架构图
图表:BIM的应用阶段
图表:BIM的软件体系
图表:我国光纤宽带和3G应用发展情况
图表:我国光通信和3G技术创新情况
图表:TD-LTE标准国际化情况
图表:软交换参考模型
图表:移动Web应用服务系统架构
图表:HTLM5标准发展历程
图表:移动互联网应用生态发展阶段
图表:我国新一代移动Web技术产业布局
图表:我国新一代Web技术的着力点
图表:物联网产业链结构
图表:2016-2018年全球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
图表:物联网行业生命周期
图表:运营商在产业链的位置
图表:运营商业务发展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