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帮助中心|添加收藏|English
行业研究免费推送

CMIC微信公众平台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文化教育娱乐 > 旅游 > 报告内容
相关推荐 相关报告 相关研究 特色系列 促销专区
2006年中国旅游行业研究报告
分享到:
A571 【    打印】 【  发给朋友】 【  行业最新订阅】 【  网上购买】
报告字数:66000 报告页数:106 报告图表数:45
纸介质定价:5800.0 电子MAIL版定价:5800.0 纸介+电子版定价:6000.0
完成日期:2006-07-10 24小时购买热线:010-8855 8925
推荐指数:
报告简介
本报告意在为商业银行信贷及有意投资旅游行业的投资商及旅游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服务,报告对国外旅游业的市场发展情况做了介绍,对国内、国际旅游市场、行业发展概况做了细致的分析。对旅游饭店、旅行社及其自助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情况做了分析,通过以上分析得出旅游行业新的发展趋势。本报告观点仅供参考。

本报告共有106页,6.6万余字,其中有表14个,图31个,报告于2006年7月份完成,本报告共有十章,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至第三章,首先对世界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客源情况做了分析,并分析了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客源市场状况做了深度的分析;第二部分为第四至第六章,对国内旅游、出境旅游的市场需求状况做了深度的分析,同时分析我了国旅游产品开发方面的一些问题,对我国旅游业“十一五”规划的一些情况做了分析;第三部分为第七章到第十章,对旅游行业中的旅游饭店、旅行社的运行情况做了分析,对自助旅游、会展旅游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做了分析。展望我国旅游业发展前景,对我国旅游行业投资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本报告的建议。

本报告所持有的一些观点:

1、尽管2004年底发生了海啸,2005年全年地震、洪水、飓风以及恐怖袭击等时有发生,但这些并没有阻挡人们外出旅游的脚步。2005年全球出境游的旅客人数达到了8.08亿。2005年全球旅游人数仍比2004年增长了5.5%。其中非洲地区增幅最大,超过10%。世界旅游组织预计,世界各地的出境旅游人数在2006年还会继续增加,增幅将在4%-5%之间;

2、经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核定,2005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12029.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32%;入境外国游客2025.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62%;根据2005年入境游客花费抽样调查结果测算并经国家统计局审定,2005年,全国旅游(外汇)收入为292.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82%;

3、2004年8月12日,《人民日报》宣布我国将正式启动“红色旅游”工程,明确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以10大“红色旅游基地”,20个“红色旅游城”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主体的“红色旅游”骨干体系,决定2005年为“红色旅游发展年”。到2010年,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00亿元,直接就业人数达到200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达到1000万人;

4、2003年,由于我国及其亚洲爆发“非典”,亚洲旅华人数及所占入境外国旅游人数比重大幅度降低。在入境外国旅游人数中,自2000年以来亚洲旅华人数所占比重一直维持在60%在左右,亚洲为我国入境外国游客的主要客源地。06年一季度,亚洲旅华人数占外国游客的比例为62.25%;

5、“十一五”时期规划发展目标为:实现入境旅游人数和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年均增长8%,国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2%;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8%,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0%;旅游总收入实现年均增长10%。到2010年,国际旅游收入达到530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达到8500亿元,旅游总收入达到12700亿元。每年旅游新吸纳就业50万人,到2010年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000万人;

6、2005年度全国16846家旅行社,新增加1507家,同比增长9.82%。其中,国际社增加118家,同比增长8.02%;国内社增加1389家,同比增长10.02%。全国旅行社总资产419.26亿元,同比减少1.21%。负债232.02亿元,同比减少0.77%;

7、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以及内资企业之间将展开更激烈的资源、客源和人才争夺,竞争加剧将促使行业的资产整合步伐加快,激烈的竞争将导致旅游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有所下降,但旅游业内部结构调整过程将为投资者带来诸多新的投资机会。一方面,旅游业的并购重组需要更大规模的社会资本和金融界的参与,另一方面,旅游产品开发和创新开辟了新的投资和经营领域,这些领域的先期进入者将获得可观的投资回报。
报告目录
目 录

前 言 1

目 录 3

表目录 9

图目录 10

第一章 国际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12

第一节 国际旅游市场概况 12

(一)世界旅游业的全新发展 12

(二)世界旅游业发展现状 12

(三)欧洲和北美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14

第二节 国际旅游市场客源分析 15

(一)客源类型 15

(二)客源流向规律 16

第三节 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 17

(一)市场细分化趋势 17

(二)观光型旅游为主转向度假型旅游为主 18

(三)追求更为灵活多变的旅游方式 18

(四)在旅游中追求更多的参与性和娱乐性 19

(五)“银色市场”不断扩大 19

(六)对旅游安全更为重视 20

(七)区域旅游仍将盛行 20

第二章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概况分析 21

第一节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21

第二节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22

(一)入境旅游情况 22

(1)入境旅游过夜情况 24

(2)旅游外汇收入情况 25

(二)国内旅游情况 26

(1)国内旅游人数变化 26

(2)国内旅游收入 26

(3)国内旅游人均出游花费情况 27

(三)出境旅游情况 27

第三节 我国红色旅游发展概况 29

第四节 06年我国旅游市场发展三大趋势 30

(一)旅游产品的深化将愈演愈烈 30

(二)价格战仍将是市场竞争的主旋律 31

(三)休闲度假旅游成为新趋势 31

第三章 中国旅游业入境客源市场分析 33

第一节 入境旅游市场总体分析 33

(一)洲内市场 33

(二)洲际市场 34

(三)华人市场 35

第二节 中国入境旅游客源需求特征 35

(一)流动特征 35

(二)区域特征 37

(三)空间特征 37

(四)季节特征 37

第三节 入境旅游细分市场需求特征 38

(一)亚洲旅华市场 38

(1)日本旅华市场 39

(2)韩国旅华市场 40

(3)东南亚旅华市场 41

(二)欧洲旅华市场 43

(1)德国旅华市场 44

(2)俄罗斯旅华市场 44

(三)澳大利亚旅华市场 45

(四)美国旅华市场 46

(五)港、澳、台市场 47

第四章 国内旅游与出境旅游市场需求分析 49

第一节 国内旅游市场需求分析 50

(一)国内旅游市场需求特征 50

(二)国内旅游市场定位策略 53

第二节 出境旅游市场需求分析 54

(一)出境旅游方式 54

(二)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 55

(三)出境旅游的主要客源地 55

(四)出境旅游的客流特点 55

(五)出境旅游的市场细分 55

第五章 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开发 57

第一节 中国旅游资源概况 57

第二节 旅游产品开发 58

(一)已有的三大产品体系 59

(二)开发新型旅游产品 60

第三节 旅游景点管理与开发 61

(一)旅游景点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61

(二)热点问题分析-风景名胜区管理 63

第六章 旅游产业“十一五”规划 64

第一节 “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及目标 64

第二节 地方旅游业“十一五”规划 65

第七章 旅行社及旅游饭店产业发展情况 67

第一节 中国旅行社产业发展情况 67

(一)05年我国旅行社产业运行现状 67

(1)基本概况 67

(2)旅行社总体结构 68

(3)双百强旅行社状况 70

(二)旅行社产业集中度分析 70

第二节 旅游饭店业产业发展概况 72

(一)全国星级饭店的构成 72

(一)全国星级饭店的构成 73

(二)分地区的星级饭店情况 74

(三)全国星级饭店的客房出租率情况 75

(四)全国星级饭店营业收入情况 76

(五)全国星级饭店上缴的营业税金 77

第三节 旅游饭店发展策略研究 78

(一)旅游饭店集团化遵循的原则 78

(二)旅游饭店集团化战略 79

第八章 中国自助旅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81

第一节 自助旅游简述 81

(一)自助旅游的概念 81

(二)自助旅游的类型 81

(三)自助旅游的特点 82

第二节 我国自助旅游的发展 83

(一)中国自助旅游发展的背景 83

(二)近年来中国自助旅游的基本状况 84

第三节 自助旅游在中国发展的障碍与困难 87

第四节 自助旅游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88

第九章 中国会展旅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90

第一节 会展旅游概况 90

第二节 我国会展旅游业发展现状 90

(一)会展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90

(二)各地政府积极参与主导会展业的发展 91

(三)各地开始建立自律性的行业协会 91

(四)全国掀起了展览场馆的建设高潮 91

(五)主要会议接待单位纷纷加入国际会议组织 92

(六)初步形成了北京、上海等国际会展中心城市 93

(七)会展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94

(八)网络参与 94

(九)会展旅游业引起旅游业界的重视 94

(十)我国在国际会展业中的地位比较低 95

第三节 我国会展旅游业的主要问题 95

(一)市场化不够 95

(二)外部环境亟待改善 96

(三)重硬件轻软件,重展轻会 97

(四)国际化品牌的会展少 98

(五)对会展业缺乏科学研究 98

第四节 我国会展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98

(一)举办会展的法律将进一步规范,并逐步向国际通行的登记制转化 98

(二)自率性的协会将进一步规范会展行业的行为 98

(三)会展业将向几个大城市集中 99

(四)会展旅游中介组织将大批出现,会展业将形成独立的产业 99

(五)会展旅游市场将专业化细分 99

(六)大型旅游企业将大批进入会展旅游市场 99

(七)国际会展组织和会展中介公司将大批进入中国会展旅游市场 100

(八) 展览场馆将可能全面过剩 100

第十章 旅游产业投资分析 101

第一节 旅游业前景展望 101

第二节 旅游业投资方向分析 102

(一)以资源开发等项目为重点 103

(二)以中西部为重点 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优势 103

(三)以都市旅游为依托 完善旅游产品结构 103

(四)开发生态环境产品 103

第三节 旅游业投资风险因素及建议分析 105

(一)宏观风险和其他不确定性因素 105

(二)景观风险和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106

表目录

表1-1 1995-2005年世界旅游人数及旅游外汇收入变化情况 13

表1-2 旅游市场客源类型特征 16

表2-1 2005年全年按不同客源地划分的游客在华花费情况 25

表3-1 中国入境旅游目标市场及特征 33

表3-2 日本游览中国前十大城市 39

表5-1 我国旅游资源类型与典型地域 57

表5-2 专项旅游产品体系及特征 59

表5-3 细分旅游市场 62

表7-1全国星级饭店拥有量前十名省份 74

表7- 2 2004年全国星级饭店客户出租率情况 75

表9-1中国主要展览会议中心 92

表9-2北京现有展览场馆 93

表9-3 ICCA国际会议分类统计 96

表10-1 2020年世界10大旅游目的地和10大客源国 101

图目录

图2-1 1999-2006年一季度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变化趋势图 22

图2-2 2005我国入境旅游人数构成 23

图2-3 2004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比例构成 24

图2-4 1999-2006年一季度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变化趋势 24

图2-5 2000-2006年国内旅游人数变化情况 26

图2-6 2000-2006年国内旅游收入情况 26

图2-7 2000-2005年国内旅游人均花费情况 27

图2-8 2000-2005年中国公民出境人数 28

图3-1 2003-2006年16个主要客源国入境旅游人数及所占比重 34

图3-2 2005年入境外国游客比例 35

图3-3 2000-2006年一季度亚洲旅华人数及所占入境外国旅游人数比重 38

图3-4 2000-2006年一季度入境日本游客变化趋势 40

图3-5 2000 -2006年一季度入境韩国境游客变化趋势 41

图3-6 2000-2006年一季度东南亚国家入境旅游人数变化趋势 41

图3-7 2005年东南亚国家旅华人数构成比例 42

图3-8 2000-2006年一季度欧洲旅华人数占入境外国游客的比例 43

图3-9 2000-2006年一季度德国旅华人数 44

图3-10 2000-2006年一季度俄罗斯旅华人数及比重 45

图3-11 2000-2006年一季度澳大利亚旅华人数 46

图3-12 2000-2006年一季度美国旅华人数 46

图3-13 2000-2006年一季度港澳、台地区赴大陆旅游人数 47

图4-1 2000-2006年一季度入境旅游人数与出境旅游人数比较 49

图4-2 2000-2006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消费与旅游外汇收入比较 49

图4-3 1995-2005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及增长率 50

图4-4 2000-2005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水平 51

图7-1 1999-2005年中国旅行社总数 71

图7-2 2000-2005年我国星级饭店、客房、床位数量变化情况 72

图7-3 星级旅游饭店数量分类 72

图7-4 星级饭店客房间数居前十位的省份 74

图7-5 2000-2005年全国星级饭店营业收入情况 76

图10-1 参加旅游的方式 84

相关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医疗旅游业市场供需格局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18年01月)
2018-2023年中国自助旅游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8年01月)
2018-2023年中国直升机旅游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8年01月)
2018-2023年中国生态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市场趋势研判报告 (2018年01月)
2018-2023年中国商务旅游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8年01月)

购买热线

报告订阅  订单下载



Email:


  

行业分类

样刊

返回主页 | 关于我们 | 市场情报 | 新用户注册
联系我们:8610-8855 8955 zhouhl@staff.ccidnet.com
广告发布: 8610-88558925
方案、案例展示: 8610-88558925
Copyright 2000-2011 CCIDnet.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000080号 网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