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5G网络初具规模、5G用户渗透率持续走高、5G创新...更多>>
7月15日,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新闻发布会在南...更多>>
纸介质定价: | 电子MAIL版定价:15000.0 | 纸介+电子版定价: | ||
完成日期:2009-01-17 | 24小时购买热线:010-8855 8925 |
|
报告简介
研究领域:中国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等
涉及园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苏州高新区等
报告推荐
2008年,中国开发区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30个春秋,步入开发区建设实现“十一五”规划的攻坚年。在国际金融风暴的冲击下,我国开发区经历了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出口下降的严峻考验,继续发挥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作用。各开发区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按照“十一五”发展规划,完善创新环境,发挥特色优势,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力角逐。
精心打造了中国开发区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将从基础条件竞争力、产业生态竞争力、管理服务竞争力、特色政策竞争力、技术创新竞争力等五个方面评价开发区的投资环境竞争力。在现阶段,优化产业生态、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技术创新成为开发区提升竞争力的主要内容,特色化政策与基础条件也是衡量开发区投资环境的重要指标。本报告通过翔实的数据、深入的分析,从多方面、多角度解析了开发区本年度的发展变化。
面对市场竞争的变化和挑战,发布的《2008-2009年中国开发区投资环境竞争力研究年度总报告》,将帮助业界厂商、投资者、产业人士更深入地梳理开发区的投资价值和开发区的运营规律,更精准地把握开发区投资环境状况-
总结剖析开发区2008年的竞争表现、特点及存在问题,预测投资环境今后发展变化的趋势。
结合国家产业政策趋势,从基础条件竞争力、产业生态竞争力、管理服务竞争力、特色政策竞争力、技术创新竞争力等五大指数出发,分设多项二三级指标,对我国开发区投资环境竞争力进行了科学客观的整体评价和排名。
针对我国开发区排名情况以及重点开发区存在的问题,提出全方位且具有针对性地提升我国开发区投资环境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报告目录
研究对象 1
主要结论 2
重要发现 3
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环境竞争力概述 4
(一)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高新区投资环境 4
1、高新区的发展增速受到一定影响,但仍取得很大成绩 4
2、自主创新步伐加快,实现高新区跨越式发展 5
3、高新区协调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6
(二) 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升级支撑作用并行 6
1、国际产业转移加速国内市场规范化 6
2、国内产业升级促进园区管理创新 8
(三) 园区综合优势和特色优势得到同步发展 8
1、园区综合优势成为投资环境的基础 8
2、园区差异化发展成为吸引投资关键 9
(四) 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 10
1、产业集群是园区的关键资产 10
2、创新集群成为发展趋势 12
二、2008-2009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体系 13
(一) 设计思想 13
1、系统评估,揭示潜力 13
2、强调可比,兼顾特色 13
3、引领发展,鼓励创新 14
(二) 评价指标 14
1、基础条件竞争力指数 16
2、产业生态竞争力指数 17
3、管理服务竞争力指数 18
4、特色政策竞争力指数 19
5、技术创新竞争力指数 20
(三) 评价方法 21
(四) 评价流程 22
三、2008-2009年中国国家级高新区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估结果与排名 23
(一) 综合评价 23
1、评估结果 23
2、特点分析 24
(二) 分指标排名 26
1、“基础条件竞争力十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6
2、“产业生态竞争力十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7
3、“管理服务竞争力十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7
4、“特色政策竞争力十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8
5、“技术创新竞争力十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9
(三) 措施与建议 30
1、继续加强高新区的基础条件建设 30
2、加快建设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31
3、进一步提高园区管理服务水平 31
4、健全配套政策体系 32
5、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32
四、2008-2009年中国省级高新区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估结果与排名 33
(一) 综合评价 33
1、评估结果 33
2、特点分析 34
(二) 分指标排名 35
1、“基础条件竞争力十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5
2、“产业生态竞争力十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6
3、“管理服务竞争力十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7
4、“特色政策竞争力十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8
5、“技术创新竞争力十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8
(三) 分区域排名 39
1、“西部地区投资环境五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9
2、“中部地区投资环境八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0
3、“东北地区投资环境四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1
4、“东部地区投资环境十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2
(四) 措施与建议 43
1、提高园区运营效率 43
2、进一步规范管理体制 43
3、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43
4、加强配套服务建设 44
5、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44
五、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环境竞争力发展趋势与提升建议 45
(一) 发展趋势 45
1、投资环境竞争要素日趋多元化 45
2、投资环境构建日趋专业化 47
3、投资环境要素升级日趋集约化 48
(二) 赛迪建议 49
1、抓好规划研究,实现战略定位的与众不同 49
2、深化体制改革,促进运营模式的精益求精 50
3、细化管理流程,推进招商引资的有的放矢 51
附录一: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准则 52
(一) 基础条件竞争力 52
1、土地供给条件 52
2、交通物流条件 53
3、人力资源条件 54
4、生产配套设施 54
5、生活文化设施 55
6、市场需求条件 56
(二) 产业生态竞争力 56
1、产业规模条件 56
2、产业结构条件 57
3、产业群落条件 58
4、产业外向程度 58
(三) 管理服务竞争力 59
1、管理水平 59
2、服务效率 60
3、信息化水平 61
(四) 特色政策竞争力 62
1、税收优惠政策 62
2、土地利用政策 62
3、人才引进政策 63
4、产业促进政策 64
5、技术创新政策 64
(五) 技术创新竞争力 65
1、创新投入 65
2、创新产出 65
3、创新人才 66
4、创新体系 67
报告说明 69
表目录
表1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列表 1
表2 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列表 2
表3 2008-2009年中国高新区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15
表4 2008-2009年全国投资环境竞争力十强高新区 23
表5 2008-2009年基础条件竞争力十强高新区 26
表6 2008-2009年产业生态竞争力十强高新区 27
表7 2008-2009年管理服务竞争力十强高新区 28
表8 2008-2009年特色政策竞争力十强高新区 29
表9 2008-2009年技术创新竞争力十强高新区 30
表10 2008-2009年全国投资环境竞争力十强省级高新区 33
表11 2008-2009年基础条件竞争力十强省级高新区 35
表12 2008-2009年产业生态竞争力十强省级高新区 36
表13 2008-2009年管理服务竞争力十强省级高新区 37
表14 2008-2009年特色政策竞争力十强省级高新区 38
表15 2008-2009年技术创新竞争力十强省级高新区 39
表16 2008-2009年西部地区五强省级高新区 40
表17 2008-2009年中部地区八强省级高新区 41
表18 2008-2009年东北部地区四强省级高新区 41
表19 2008-2009年东部地区十强省级高新区 42
附表1 土地供给数量的评价说明 52
附表2 土地供给价格的评价说明 52
附表3 区位交通条件的评价说明 53
附表4 物流仓储设施的评价说明 53
附表5 人力资源供给的评价说明 54
附表6 人力资源成本的评价说明 54
附表7 生产基础设施投资的评价说明 54
附表8 水电网等供应能力的评价说明 55
附表9 文教卫商等设施情况的评价说明 55
附表10 周边市场需求水平的评价说明 56
附表11 产业产销情况的评价说明 56
附表12 产业效益情况的评价说明 57
附表13 高新技术产业占比的评价说明 57
附表14 产业能耗情况的评价说明 58
附表15 龙头企业情况的评价说明 58
附表16 生产性服务业情况的评价说明 58
附表17 进出口情况的评价说明 59
附表18 发展规划和计划的评价说明 59
附表19 实施制度和方案的评价说明 59
附表20 法制化和条例的评价说明 60
附表21 海关工商等服务周期的评价说明 60
附表22 投资信贷服务完备程度的评价说明 60
附表23 园区内部信息化的评价说明 61
附表24 园区外部信息化的评价说明 61
附表25 税收整体水平的评价说明 62
附表26 税费类别项目的评价说明 62
附表27 土地利用性质的评价说明 63
附表28 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说明 63
附表29 人才引进综合成本的评价说明 63
附表30 产业发展支出的评价说明 64
附表31 软实力保障的评价说明 64
附表32 创新鼓励政策的评价说明 64
附表33 研发费用占比的评价说明 65
附表34 人均科技费用的评价说明 65
附表35 发明专利产出的评价说明 66
附表36 知识产权产出的评价说明 66
附表37 研发人员比例的评价说明 66
附表38 高学历人才比例的评价说明 67
附表39 企业研发机构数量的评价说明 67
附表40 研发服务机构数量的评价说明 68
图目录
图1 园区的发展路径演绎态势 7
图2 园区管理机构职能的演变 9
图3 高新区发展模式的演变趋势 11
图4 2008-2009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模型结构图 15
图5 高新区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 21
图6 高新区投资环境竞争力流程图 22
图7 东、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占比例 24
图8 不同客户对不同类型开发区的关注因素差异 47
图9 园区管理模式的发展动向 47
图10 园区管理不同阶段的收益来源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