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简介
永磁材料是发现和使用都最早的一类磁性材料,也是目前种类繁多、进展迅速和应用广泛的磁性材料,已经成为与半导体等并驾齐驱的四大基础功能材料之一。中国磁体产业近十年来有了飞跃的发展, 已成为公认的磁体大国, 就产量而言中国已稳居世界首位。
目前工业化生产的永磁材料主要有铝镍钴,铁氧体和稀土永磁三类。由于稀土永磁另文详述,本报告着重就铝镍钴永磁和铁氧体永磁的市场状况进行分析,为了论述的完整,也穿插介绍了稀土永磁体的情况。
本报告介绍了永磁材料的发展历史,按照组成,性能和制作工艺等指标的分类,各种材料的主要特性和用途。介绍了国内外永磁产业发展的概况,给出了1975-2010年世界各种主要永磁体的产量,产值,价格,性能变化的趋势及预测,以及1990-2003年中国所有重要永磁材料历年的产值,产量,价格,性能的变化趋势。详细介绍了我国主要永磁体的生产历史,产品的特性,市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通过多种形式的比较表明全球磁体市场的主体已由AlNiCo 转变为铁氧体,并正处于向以稀土磁体为主的转变中,全球永磁产业的中心已转到中国。还通过数据介绍了日本,台湾,欧洲等地区的永磁产业状况,以及对中国厂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介绍了中国永磁材料的原材料和设备供给情况,对氧化铁等主要原材料的种类,特性,资源分布作了说明,通过数据对氧化铁,铝,钴,镍等金属的近期供求状况作了分析,对国内主要的原材料基地的情况,国内磁材设备的研发情况和主要设备厂家及其产品作了介绍。通过国内外永磁产品的性能对比,介绍了世界和中国本行业技术和研发状况,着重介绍了日本和中国的情况,预测了世界和中国永磁材料的技术发展趋势和新的增长点所在。还介绍了本行业主要企业的生产状况。介绍了永磁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以及这些领域近年来的发展。通过数据的回顾和分析,预测了本行业产品今后的市场需求状况。全文还在相关章节介绍了国家的产业政策,商标保护的情况等信息。
全文资料丰富,论述详实,图表直观。共有85个图表,图表的数据全部来自国内外权威机构发布的报告,期刊和文章。
报告目录
第一章 永磁材料概述 8
第一节 永磁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8
1-1 永磁材料的定义和特点 8
1-2 永磁材料的分类 9
1-3 永磁材料的发展历程 11
第二节 金属系永磁材料 13
2-1 铝钴镍永磁材料 13
2-2 铁铬钴永磁合金 14
2-3 Fe2Pt系磁体 15
第三节 铁氧体永磁材料 15
3-1 概述 15
3-2 烧结永磁铁氧体 16
3-3 粘结永磁铁氧体 16
第四节 新型永磁材料 16
4-1 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 16
4-2半硬磁材料 17
4-3可加工永磁合金 17
第二章 国内外永磁材料产业概况 17
第一节 中国和世界永磁材料产业发展历程 17
1-1 铝镍钴(AlNiCo)永磁 18
1-2 永磁铁氧体 18
第二节 世界永磁材料生产概况 18
2-1 总量和结构——全球磁体市场的主体已由AlNiCo 转变为铁氧体,并正处于向以稀土磁体为主的转变中 18
2-2 地区分布——“全球永磁产业的中心”已转到中国 24
2-3 日本永磁材料生产概况 25
(1)烧结永磁 25
(2)铸造永磁 26
(3)粘结永磁 26
(4)趋势和评价 26
(5)日本永磁产业向中国的转移及其本国的应对措施 28
2-4 中国台湾省永磁材料生产概况 28
2-5 欧洲的永磁产业现状和中国的对策 29
2-5-1 市场状况 29
2-5-2 产品来源 30
2-5-3 中国厂商的机遇与挑战 30
第三节 中国的永磁材料产业概况 31
3-1 总体规模 31
3-2中国铝镍钴(AlCoNi)永磁生产概况 33
3-2-1 目前的市场状况 33
3-2-2 近年来保持增长和稳定发展的原因 36
3-3-3 我国AlNiCo 产业展望 36
3-3中国铁氧体永磁生产概况 37
3-3-1 烧结铁氧体 37
3-3-2 粘结铁氧体 41
第四节 中国永磁材料发展趋势 42
4-1 中国后来居上,成为永磁生产大国 42
4-2下游市场向中国转移 43
4-3 国际经济复苏和下游产业的兴起 43
4-4 是大国而不是强国 43
4-5龙头企业的产生和行业的整合是大势所趋 44
第三章 中国永磁材料的原材料和设备供给情况 44
第一节 主要原材料的种类及特性说明 44
1-1氧化铁 44
1-2 铁鳞 44
1-3锶矿 46
1-4 钡矿 46
1-5 钴矿 46
1-6 镍矿 46
1-7 铁矿 46
1-8 铁氧体永磁材料中使用的主要添加剂 47
1-9 铁砂 47
第二节 原材料的市场供求情况 47
2-1 总体趋势——磁材原料涨价 47
2-2 氧化铁 47
2-3 钴和镍 49
2-4 铝 50
第三节 主要的原材料生产企业概况 51
3-1 氧化铁企业 52
3-2 铁氧体永磁预烧料企业 53
第四节 中国永磁材料专用生产设备发展情况 54
4-1 概况 54
4-2 发展趋势 55
第五节 国内主要的设备生产厂家及其产品 58
第四章 中国永磁材料的研发及生产情况分析 61
第一节 世界永磁材料技术发展趋势 61
1-1 世界永磁材料技术现状 61
1-2世界永磁材料技术发展趋势 61
1-2-1 综述 61
1-2-2 传统永磁材料的性能提高余地不大,应向提高综合性能指标发展 63
1-2-3 旧材料的优势和潜力应充分挖掘 63
1-2-4 利用纳米等新技术改造传统材料 63
1-2-5 注意一个误区——在开发新产品过程中应注意材料性能的理论极限 64
1-3 日本永磁材料研发及生产情况 66
1-3-1 铁氧体方面 66
1-3-2 稀土永磁方面 66
1-3-3 高档次铁氧体开发 66
第二节 中国永磁材料研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66
2-1 综述 66
2-2 永磁铁氧体 68
2-2-1 现有永磁铁氧体生产工艺流程 68
2-2-2 产品的特点和趋势 68
2-3 AlCoNi的生产研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70
2-2发展对策及建议 71
2-2-1 苦练企业内功,把握国内市场,狠抓国际市场 71
2-2-2 强强联手组建企业集团,树立名牌产品 71
2-2-3 规范市场竞争,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 71
2-2-4 加强科技创新力度 71
2-2-5 加强原材料基础建设 72
2-2-6 调整结构,合理布局 72
2-2-7积极开发新一代磁性材料专用设备。 73
2-3 我国永磁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 73
2-4 关于商标保护 74
第三节 中国永磁材料行业主要研究机构及生产企业简介 74
3-1 北矿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4
3-2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75
3-3 浙江东阳磁钢厂 75
3-4江门市粉末冶金厂有限公司 75
3-5 中国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 76
3-6 重庆钢铁研究所 76
3-7安徽省马鞍山磁性材料产业基地项目 76
3-8 世界最大的铝镍钴永磁生产基地——杭州永磁集团 77
第五章 中国永磁材料的市场情况 78
第一节 永磁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介绍 78
1-1 永磁铁氧体的应用 78
1-2 汽车——永磁材料的最大用户 80
1-3 通讯和电子产品 81
1-4 最新应用领域 81
1-5 对市场需求的反应 82
第二节 近年来永磁体市场回顾和发展趋势 83
2-1 近几年永磁材料应用市场发展回顾 83
2-2 永磁材料市场发展前景 84
第三节 近期国内主要的永磁材料生产企业产销经营分析 89
3-1 北矿磁材 89
3-2 横店东磁 90
3-3 杭州永磁 91
3-4 江门粉末 91
3-5 其他企业 92
第四节 中国永磁材料行业的市场竞争现状分析 93
4-1 加入WTO之后的影响和变化 93
4-2 行业面临整合 93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94
图表类
表1-1 磁性材料的分类 8
表1-2 永磁材料的分类 9
表1-3 永磁材料发展阶段 11
表1-4 永磁体及其相关的研究发展史 12
表1-5 铸造铝镍钴性能表 14
表1-6 与铁氧体有关的几个概念 15
表2-1 1985-2010年世界四种主要永磁体的产量,价格,产值变化趋势 19
表2-2 1980-2010 年间各类磁体所蕴藏的能量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的变化 21
表2-3 1985-2010年各类永磁体的性价比变化及趋势 23
表2-4 2003年全球各国各类磁体产量 24
表2-5 2000-2002年日本主要永磁体的产量和产值及其与中国和东南亚对比 27
表2-6 1995-2003年日本粘结磁体需求情况 27
表2-7 欧洲的6 家磁体厂家及其主要产品 30
表2-8 1990~2003 年国产各类磁体的产量、产值和价格 32
表2-9 1990-2003年中国AlNiCo磁体产量价格和产值变化趋势 34
表2-10 1995年以来全球主要国家AlNiCo产量(t) 34
表2-11 1995 年以来中国AlNiCo产品市场划分(%) 35
表2-12 2003年中国预烧料生产厂家的生产能力和地区分布 38
表2-13 1990年~2004年中国、日本本土、日本海外子公司及日本烧结铁氧体的总产量(吨) 40
表2-14 1975 年~2005年日本本土、日本总量、美国、欧洲、中国、东南亚和其它地区烧结铁氧体的产量(×103吨) 40
表3-1 1997-2003年我国氧化铁生产销售统计数(单位:万吨) 48
表3-2 近期国内部分钴镍产品价格 49
表3-3 三井公司对2003-2005年世界铝市场的预测 51
表3-4 中国2004年1-4月铝市场状况 51
表3-5 其他两家较大的氧化铁企业介绍 52
表3-6 其他原料企业名录 53
表3-7 2002年我国磁性材料生产设备销售情况表 55
表3-8 我国开发的磁材新设备 56
表3-9 “十五”磁性材料设备开发重点 57
表3-10 国内主要的磁性材料设备生产厂家及其产品列表 58
表4-1 世界各类永磁体价格/性能比的变化趋势 62
表4-2 日本TDK公司永磁铁氧体FB9系列的基本磁特性 64
表4-3 常用永磁材料的基本理论磁特性(20℃) 65
表4-4 中国磁性材料的产量和产值与日本比较(1999年) 67
表4-5 我国永磁铁氧体标准牌号性能与日本TDK比较 69
表4-6 杭州永磁集团铸造AlNiCo产品的磁特性 70
表4-7 杭州永磁集团烧结AlNiCo产品(各向异性)的磁特性 70
表4-8 “十五”期间永磁体发展地区分布和潜力企业 72
表4-9 1997-2005年我国磁性材料增长情况 73
表4-10 《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和《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中列出的关于永磁的项目(2003) 73
表5-1 汽车部件所用永磁体现状和发展趋势 80
表5-2 国产轿车使用永磁电机的基本配置 81
表5-3 1998-2003年国产烧结铁氧体总量及各类用途的比例 83
表5-4 世界和中国磁性材料发展预测(万吨) 85
表5-5 “十五”期间中国磁性材料市场预测 86
表5-6 近年永磁材料相关行业进出口贸易发展态势 (万美元) 86
表5-7 “十五”期间我国永磁相关产品年产量预测 86
表5-8 1998-2003年我国手机产销发展情况 87
表5-9 横店东磁2002年部分财务数据 90
表5-10 横店东磁2003年部分财务数据 90
表5-11 杭州永磁2003年部分财务数据 91
表5-12 杭州永磁2002-2003年主要产品产销出口数据 91
表5-13 江门粉末2003年部分财务数据 91
表5-14 江门粉末2002-2003年主要产品产销出口数据 92
图1-1 永磁材料磁能级的进展与年份的关系 10
图2-1 1985-2010年世界主要永磁体产量变化 20
图2-2 1985-2010年世界主要永磁体产量百分比 20
图2-3 1985-2010年世界主要永磁体产值变化 20
图2-4 1985-2010年世界主要永磁体产值百分比变化 21
图2-5 1985-2010年世界主要永磁体价格变化趋势 21
图2-6 1985-2010年各类永磁体蕴含的总磁能百分比变化 22
图2-7 1985-2010年主要永磁体的性能价格比 24
图2-8 2003年世界四种主要永磁体的产量地区分布示意图 25
图2-9 2000-2003年日本主要永磁体需求(重量) 28
图2-10 2000-2003年日本主要永磁体需求量(金额) 28
图2-11 欧洲永磁体市场分布 30
图2-12 1990-2003年中国各类永磁产品产量变化趋势 32
图2-13 1990-2003年中国各类永磁产品产值百分比变化 32
图2-14 1991-2003年中国AlCoNi永磁产量 34
图2-15 1991-2003年中国AlNiCo产值 34
图2-16 1995-2000年世界主要国家AlNiCo产量对比 35
图2-17 2000年中国AlCoNi应用领域 36
图2-18 中国1990-2004年烧结铁氧体产量 37
图2-19 1990-2003年中国烧结铁氧体价格走势 38
图2-20 1990-2003年中国烧结铁氧体产值百分比 38
图2-21中国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生产能力地区分布 39
图2-22 1990-2004年中日烧结铁氧体产量对比 40
图2-23 1975-2010年世界烧结铁氧体产量趋势 41
图2-24 1990-2003年粘结铁氧体产量 41
图2-25 1990-2003年中国粘结铁氧体产值 42
图2-26 1990-2003年中国粘结铁氧体价格变化 42
图3-1 2000-2002年我国磁性设备销售情况 55
图4-1 2003年中日铁氧体和钕铁硼产量产值对比 67
图4-2 我国烧结永磁体的工业生产流程 68
图5-1 2003年中国烧结铁氧体用途分类 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