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辛鹏骏:网络初具规模,蹈厉5G应用“集

在当前5G网络初具规模、5G用户渗透率持续走高、5G创新...更多>>

刘文强:虚拟现实产业正在进入稳步发展期

7月15日,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新闻发布会在南...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能源环保材料 > 能源采掘 > 报告内容
2007年度煤炭行业风险研究报告
纸介质定价:11000.0 电子MAIL版定价:12000.0 纸介+电子版定价:13000.0
完成日期:2007-06-01 24小时购买热线:010-8855 8925
推荐指数:

报告简介

    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和重要战略物资,其在能源消费中拥有绝对的主导地位。煤炭行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成本相对低廉的能源和原料,在整个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将是长期和稳固的。目前我国大力扶持建立大型煤炭基地和企业,鼓励煤炭与其他相关产业联营,同步推进铁路、港口建设,这为煤炭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近年来,煤炭价格飙升,利润率涨幅较大,对煤炭行业的各种投资增长迅速,行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然而,我国煤炭行业在产品结构方面,煤炭洗选,煤化工等综合利用方面尚处在起步阶段;在技术方面,我国煤炭行业开采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关键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还存在大量技术水平落后的中小煤矿;在环保方面,随着环境立法的日益严格,公民环境意识的日益增强,传统的煤炭开发和利用方式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在安全生产方面,由于我国煤炭总体开采条件复杂、赋存条件差、瓦斯含量高以及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原因,目前煤炭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在进出壁垒方面,煤炭行业集中度过低,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的现状,导致煤炭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此外,我国加入WTO后,使得国内外煤炭市场趋于一体化,这对我国煤炭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2006年,随着宏观调控成效的进一步显现,煤炭投资、生产、运输、需求和实现利润继续保持增长,但增幅明显回落。煤炭市场供需总体平衡,部分地区、部分时段、部分煤种的紧张与过剩并存,价格虽有小幅涨落,但总体稳定。

    预计未来1-2年内,随着新增产能的不断释放,煤炭的供给能力将迅速增长;随着电力、钢铁等行业超常增长势头得到遏制,这些行业对煤炭需求的增幅将趋缓;“一费两金”等制度的实施及安全投入的提高将增加行业的成本费用;铁路煤炭运力逐步提高将缓解煤炭运输的瓶颈问题;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将增强煤炭企业对上下游行业的议价能力;产业链的向下延伸将提高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煤化工行业的快速增长带动其对煤炭的需求快速增长;电煤价格市场化改革使电煤价格将有较大幅度提高。

    《2007年度煤炭行业风险研究报告》依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国家信息中心和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渠道数据,同时采用中心大量产业数据库以及我们对煤炭行业所进行的市场调查大量资料,从煤炭行业特征出发,以行业外部环境、行业竞争状况、行业供需状况以及投融资状况及建议等几大部分展开论述,对行业发展现状、投资环境的变化、竞争变化及相关产业发展进行详细的论述,对煤炭行业所面临的政策风险、竞争风险以及供需风险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为企业把握煤炭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提出基于趋势上可能投资战略选择。

    本报告主要面向于煤炭开采企业及欲进入煤炭行业的投资资本,同时对于产业规律研究、产业政策制定和欲进入的金融投资集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报告目录

第一章 煤炭行业发展概述 1
第一节 行业地位及特征 1
一、行业地位 1
二、行业发展特征 2
第二节 2006年煤炭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4
第三节 相关政策最新动向及影响分析 8
一、国家法律政策及影响分析 8
二、财政货币政策及影响分析 10
三、价格政策及影响分析 12
四、贸易政策及影响分析 13
五、外商投资政策及影响分析 15
六、投融资政策及影响分析 16
七、兼并重组政策及影响分析 17
八、区域政策及影响分析 18
九、安全生产政策及影响分析 20
十、环境保护政策及影响分析 22
十一、技术政策及影响分析 22
十二、矿业权政策及影响分析 23
十三、政策性增支因素及影响分析 25
十四、运输行业政策及影响分析 26
第四节 宏观经济环境及影响分析 27
一、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27
二、行业的宏观经济敏感性分析 28
三、宏观经济波动对煤炭行业影响分析 30
第二章 煤炭行业经营状况及风险分析 32
第一节 行业整体经营效益分析 32
第二节 行业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33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33
二、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35
三、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36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38
第三节 行业经营风险分析 39
第三章 煤炭行业竞争状况及风险分析 40
第一节 行业进入和退出壁垒 40
第二节 行业内部竞争状况 41
一、行业集中度 41
二、竞争结构 42
三、企业技术水平 44
第三节 替代产品分析 46
一、石油天然气行业 46
二、水电行业 47
三、新能源行业 47
第四节 行业竞争趋势 48
一、行业兼并重组动向 48
二、行业竞争格局 51
三、行业竞争策略 53
四、行业未来竞争格局 53
第五节 行业竞争风险分析 55
第四章 煤炭行业供需状况及风险分析 56
第一节 行业供给状况分析 56
一、行业供给总量分析及发展趋势 56
二、产品结构分析及发展趋势 57
三、区域结构分析及发展趋势 58
四、行业供给风险分析 62
第二节 行业需求状况分析 72
一、行业需求总量分析及发展趋势 72
二、区域消费量分析 73
三、行业需求风险分析 74
第三节 行业进出口状况分析 78
一、中国煤炭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78
二、行业进口分析 80
三、行业出口分析 81
第四节 行业供需关系及价格变化趋势 82
一、行业供需关系状况及变化趋势 82
二、产品价格状况及变化趋势 87
第五节 行业供需风险分析 94
第五章 煤炭相关联行业发展状况及风险分析 95
第一节 行业产业链分析 95
第二节 下游行业分析 95
一、电力生产行业分析 95
二、钢铁行业分析 96
三、建材行业分析 97
第三节 其他相关联行业变化风险分析 98
第六章 煤炭行业区域发展状况及风险分析 99
第一节 行业重点区域分布特点及变化 99
一、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状况 99
二、煤类分??、产量区域结构分析 103
五、消费量区域结构分析 105
第二节 山西省煤炭行业分析 106
第三节 陕西省煤炭行业分析 109
第四节 河南省煤炭行业分析 110
第五节 行业区域风险分析 112
第七章 煤炭行业投融资状况及风险分析 114
第一节 行业投资状况分析 114
第二节 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114
第三节 行业融资状况及预测 116
第四节 行业融资风险分析 117
第八章 煤炭行业企业综合比较分析 119
第一节 行业销售收入排名 119
第二节 行业内主要企业分析 122
一、主要企业产品及产量情况比较 122
二、中国神华集团 122
三、山西焦煤集团公司 124
四、大同煤矿集团公司 125
五、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126
六、阳泉煤业集团 127
七、中国能源集团公司 129
八、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 130
九、淮南矿业集团公司 131
十、淮北矿业集团公司 131
十一、晋城煤业集团 132
十二、开滦矿业集团公司 132
十三、新汶矿业集团 133
十四、金牛能源集团 134
十五、义马煤业集团 136
十六、兰花煤炭实业集团 137
十七、龙口矿业集团 138
第九章 煤炭行业投资及信贷建议 140
第一节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40
一、煤炭需求稳定增长 140
二、煤炭资源开发规划和管理工作加强 140
三、煤炭生产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 141
四、环境保护要求提高 141
五、科技创新能力和装备技术水平提高 141
六、煤炭企业改革继续深化 142
七、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提高 142
八、运输瓶颈逐步缓解 143
九、与上下游行业的战略合作增加 143
第二节 行业投资建议 143
一、投资时机 143
二、投资需求 143
三、投资领域 144
第三节 行业信贷建议 144
一、信贷需求 144
二、信贷品种选择 145
三、信贷区域选择 145
四、信贷客户选择 145
五、煤炭种类选择 146
六、信贷风险控制建议 146

表 1   2003-2006年煤炭行业规模状况 2
表 2   洁净煤技术4个领域14项技术 23
表 3   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的三个阶段 28
表 4   煤炭行业受宏观经济周期影响的风险定位 30
表 5   2003-2006年煤炭行业资产、负债情况 32
表 6   2003-2006年煤炭行业收入、利润及亏损情况 33
表 7   2003-2006年煤炭行业内企业亏损状况 33
表 8   2004-2006年煤炭行业盈利能力指标 34
表 9   2004-2006年煤炭行业运营能力指标 35
表 10  2004-2006年煤炭行业偿债能力指标 37
表 11  2004-2006年煤炭行业发展能力指标 38
表 12  煤炭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40
表 13  2003-2006年我国煤炭行业规模结构 43
表 14  2003-2006年9月我国煤炭行业所有制结构 43
表 15  2003-2006年煤炭行业亏损情况 44
表 16  我国煤炭行业主要开采方法及应用情况 44
表 17  2000-2005年我国煤炭产业洗煤所占比例 58
表 18  2005年全国分地区原煤产量 59
表 19  2003-2005年我国电煤消耗和原煤生产情况 74
表 20  2001-2005年煤炭进口情况 80
表 21  2001-2005年煤炭出口情况 81
表 22  2004-2005年中国分地区原煤产量 103
表 23  2000-2005年分地区煤炭消费比重 106
表 24  2004-2005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来源 116
表 25  2004-2005年煤炭行业在部分银行中贷款余额 117
表 26  2006全国煤炭行业100强企业名单 119
表 27  我国煤炭行业主要企业煤种及产量情况 122
表 28  中国神华集团基本情况 123
表 29  山西焦煤集团基本情况 124
表 30  大同煤矿集团基本情况 125
表 31  兖矿集团基本情况 127
表 32  能源集团基本情况 129
表 33  平煤集团基本情况 130
表 34  2004-2005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来源 145

图 1   1990-2005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2
图 2   2004-2006年人民币-美元汇率变化图 12
图 3   1981-2006 GDP增长率 27
图 4   1995-2006年煤炭消费量与GDP运行曲线 29
图 5   2002-2006年煤炭行业景气指数 30
图 6   1996-2006年我国煤炭产量曲线 56
图 7   2005-2006年我国煤矿生产情况 57
图 8   2000-2004年煤炭行业洗煤量 58
图 9   2000-2006年我国新增原煤开采能力情况 63
图 10  2005-2006年9月我国铁路煤炭产品日均装车情况 65
图 11  2005-2006年9月我国主要煤炭港口煤炭中转情况 68
图 12  1995-2006年我国煤炭消费量曲线 72
图 13  2005-2006年9月我国直供电厂耗煤情况 75
图 14  2002-2005年国有重点煤矿商品煤价格 89
图 15  我国2005年煤炭消费地区分布 105


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和重要战略物资,其在能源消费中拥有绝对的主导地位。煤炭行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成本相对低廉的能源和原料,在整个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将是长期和稳固的。目前我国大力扶持建立大型煤炭基地和企业,鼓励煤炭与其他相关产业联营,同步推进铁路、港口建设,这为煤炭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近年来,煤炭价格飙升,利润率涨幅较大,对煤炭行业的各种投资增长迅速,行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然而,我国煤炭行业在产品结构方面,煤炭洗选,煤化工等综合利用方面尚处在起步阶段;在技术方面,我国煤炭行业开采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关键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还存在大量技术水平落后的中小煤矿;在环保方面,随着环境立法的日益严格,公民环境意识的日益增强,传统的煤炭开发和利用方式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在安全生产方面,由于我国煤炭总体开采条件复杂、赋存条件差、瓦斯含量高以及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原因,目前煤炭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在进出壁垒方面,煤炭行业集中度过低,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的现状,导致煤炭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此外,我国加入WTO后,使得国内外煤炭市场趋于一体化,这对我国煤炭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2006年,随着宏观调控成效的进一步显现,煤炭投资、生产、运输、需求和实现利润继续保持增长,但增幅明显回落。煤炭市场供需总体平衡,部分地区、部分时段、部分煤种的紧张与过剩并存,价格虽有小幅涨落,但总体稳定。
预计未来1-2年内,随着新增产能的不断释放,煤炭的供给能力将迅速增长;随着电力、钢铁等行业超常增长势头得到遏制,这些行业对煤炭需求的增幅将趋缓;“一费两金”等制度的实施及安全投入的提高将增加行业的成本费用;铁路煤炭运力逐步提高将缓解煤炭运输的瓶颈问题;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将增强煤炭企业对上下游行业的议价能力;产业链的向下延伸将提高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煤化工行业的快速增长带动其对煤炭的需求快速增长;电煤价格市场化改革使电煤价格将有较大幅度提高。
《2007年度煤炭行业风险研究报告》依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国家信息中心和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渠道数据,同时采用中心大量产业数据库以及我们对煤炭行业所进行的市场调查大量资料,从煤炭行业特征出发,以行业外部环境、行业竞争状况、行业供需状况以及投融资状况及建议等几大部分展开论述,对行业发展现状、投资环境的变化、竞争变化及相关产业发展进行详细的论述,对煤炭行业所面临的政策风险、竞争风险以及供需风险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为企业把握煤炭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提出基于趋势上可能投资战略选择。
本报告主要面向于煤炭开采企业及欲进入煤炭行业的投资资本,同时对于产业规律研究、产业政策制定和欲进入的金融投资集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共计九章,10万余字,其中图表共49个,2007年6月份出品
 

目 录
第一章 煤炭行业发展概述 1
第一节 行业地位及特征 1
一、行业地位 1
二、行业发展特征 2
第二节 2006年煤炭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4
第三节 相关政策最新动向及影响分析 8
一、国家法律政策及影响分析 8
二、财政货币政策及影响分析 10
三、价格政策及影响分析 12
四、贸易政策及影响分析 13
五、外商投资政策及影响分析 15
六、投融资政策及影响分析 16
七、兼并重组政策及影响分析 17
八、区域政策及影响分析 18
九、安全生产政策及影响分析 20
十、环境保护政策及影响分析 22
十一、技术政策及影响分析 22
十二、矿业权政策及影响分析 23
十三、政策性增支因素及影响分析 25
十四、运输行业政策及影响分析 26
第四节 宏观经济环境及影响分析 27
一、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27
二、行业的宏观经济敏感性分析 28
三、宏观经济波动对煤炭行业影响分析 30
第二章 煤炭行业经营状况及风险分析 32
第一节 行业整体经营效益分析 32
第二节 行业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33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33
二、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35
三、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36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38
第三节 行业经营风险分析 39
第三章 煤炭行业竞争状况及风险分析 40
第一节 行业进入和退出壁垒 40
第二节 行业内部竞争状况 41
一、行业集中度 41
二、竞争结构 42
三、企业技术水平 44
第三节 替代产品分析 46
一、石油天然气行业 46
二、水电行业 47
三、新能源行业 47
第四节 行业竞争趋势 48
一、行业兼并重组动向 48
二、行业竞争格局 51
三、行业竞争策略 53
四、行业未来竞争格局 53
第五节 行业竞争风险分析 55
第四章 煤炭行业供需状况及风险分析 56
第一节 行业供给状况分析 56
一、行业供给总量分析及发展趋势 56
二、产品结构分析及发展趋势 57
三、区域结构分析及发展趋势 58
四、行业供给风险分析 62
第二节 行业需求状况分析 72
一、行业需求总量分析及发展趋势 72
二、区域消费量分析 73
三、行业需求风险分析 74
第三节 行业进出口状况分析 78
一、中国煤炭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78
二、行业进口分析 80
三、行业出口分析 81
第四节 行业供需关系及价格变化趋势 82
一、行业供需关系状况及变化趋势 82
二、产品价格状况及变化趋势 87
第五节 行业供需风险分析 94
第五章 煤炭相关联行业发展状况及风险分析 95
第一节 行业产业链分析 95
第二节 下游行业分析 95
一、电力生产行业分析 95
二、钢铁行业分析 96
三、建材行业分析 97
第三节 其他相关联行业变化风险分析 98
第六章 煤炭行业区域发展状况及风险分析 99
第一节 行业重点区域分布特点及变化 99
一、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状况 99
二、煤类分布情况 100
三、煤质分布情况 101
四、产量区域结构分析 103
五、消费量区域结构分析 105
第二节 山西省煤炭行业分析 106
第三节 陕西省煤炭行业分析 109
第四节 河南省煤炭行业分析 110
第五节 行业区域风险分析 112
第七章 煤炭行业投融资状况及风险分析 114
第一节 行业投资状况分析 114
第二节 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114
第三节 行业融资状况及预测 116
第四节 行业融资风险分析 117
第八章 煤炭行业企业综合比较分析 119
第一节 行业销售收入排名 119
第二节 行业内主要企业分析 122
一、主要企业产品及产量情况比较 122
二、中国神华集团 122
三、山西焦煤集团公司 124
四、大同煤矿集团公司 125
五、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126
六、阳泉煤业集团 127
七、中国能源集团公司 129
八、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 130
九、淮南矿业集团公司 131
十、淮北矿业集团公司 131
十一、晋城煤业集团 132
十二、开滦矿业集团公司 132
十三、新汶矿业集团 133
十四、金牛能源集团 134
十五、义马煤业集团 136
十六、兰花煤炭实业集团 137
十七、龙口矿业集团 138
第九章 煤炭行业投资及信贷建议 140
第一节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40
一、煤炭需求稳定增长 140
二、煤炭资源开发规划和管理工作加强 140
三、煤炭生产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 141
四、环境保护要求提高 141
五、科技创新能力和装备技术水平提高 141
六、煤炭企业改革继续深化 142
七、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提高 142
八、运输瓶颈逐步缓解 143
九、与上下游行业的战略合作增加 143
第二节 行业投资建议 143
一、投资时机 143
二、投资需求 143
三、投资领域 144
第三节 行业信贷建议 144
一、信贷需求 144
二、信贷品种选择 145
三、信贷区域选择 145
四、信贷客户选择 145
五、煤炭种类选择 146
六、信贷风险控制建议 146

表 1   2003-2006年煤炭行业规模状况 2
表 2   洁净煤技术4个领域14项技术 23
表 3   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的三个阶段 28
表 4   煤炭行业受宏观经济周期影响的风险定位 30
表 5   2003-2006年煤炭行业资产、负债情况 32
表 6   2003-2006年煤炭行业收入、利润及亏损情况 33
表 7   2003-2006年煤炭行业内企业亏损状况 33
表 8   2004-2006年煤炭行业盈利能力指标 34
表 9   2004-2006年煤炭行业运营能力指标 35
表 10  2004-2006年煤炭行业偿债能力指标 37
表 11  2004-2006年煤炭行业发展能力指标 38
表 12  煤炭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40
表 13  2003-2006年我国煤炭行业规模结构 43
表 14  2003-2006年9月我国煤炭行业所有制结构 43
表 15  2003-2006年煤炭行业亏损情况 44
表 16  我国煤炭行业主要开采方法及应用情况 44
表 17  2000-2005年我国煤炭产业洗煤所占比例 58
表 18  2005年全国分地区原煤产量 59
表 19  2003-2005年我国电煤消耗和原煤生产情况 74
表 20  2001-2005年煤炭进口情况 80
表 21  2001-2005年煤炭出口情况 81
表 22  2004-2005年中国分地区原煤产量 103
表 23  2000-2005年分地区煤炭消费比重 106
表 24  2004-2005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来源 116
表 25  2004-2005年煤炭行业在部分银行中贷款余额 117
表 26  2006全国煤炭行业100强企业名单 119
表 27  我国煤炭行业主要企业煤种及产量情况 122
表 28  中国神华集团基本情况 123
表 29  山西焦煤集团基本情况 124
表 30  大同煤矿集团基本情况 125
表 31  兖矿集团基本情况 127
表 32  能源集团基本情况 129
表 33  平煤集团基本情况 130
表 34  2004-2005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来源 145

图 1   1990-2005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2
图 2   2004-2006年人民币-美元汇率变化图 12
图 3   1981-2006 GDP增长率 27
图 4   1995-2006年煤炭消费量与GDP运行曲线 29
图 5   2002-2006年煤炭行业景气指数 30
图 6   1996-2006年我国煤炭产量曲线 56
图 7   2005-2006年我国煤矿生产情况 57
图 8   2000-2004年煤炭行业洗煤量 58
图 9   2000-2006年我-2006年9月我国铁路煤炭产品日均装车情况 65
图 11  2005-2006年9月我国主要煤炭港口煤炭中转情况 68
图 12  1995-2006年我国煤炭消费量曲线 72
图 13  2005-2006年9月我国直供电厂耗煤情况 75
图 14  2002-2005年国有重点煤矿商品煤价格 89
图 15  我国2005年煤炭消费地区分布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