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辛鹏骏:网络初具规模,蹈厉5G应用“集

在当前5G网络初具规模、5G用户渗透率持续走高、5G创新...更多>>

刘文强:虚拟现实产业正在进入稳步发展期

7月15日,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新闻发布会在南...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房产建筑家居 > 建筑 > 报告内容
2015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行业发展深度分析报告
纸介质定价:8000.0 电子MAIL版定价:8500.0 纸介+电子版定价:9000.0
完成日期:2015-11-16 24小时购买热线:010-8855 8925
推荐指数:

报告简介

报告目录

目录 1
图表目录 18
第一章 新型城镇化内涵阐述 24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界定 24
一、 城镇化的基本概念 24
二、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24
第二节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24
一、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25
二、 集约高效的城镇化 25
三、 多元推动的城镇化 25
四、 产城融合的城镇化 25
五、 城乡统筹的城镇化 26
六、 低碳生态的城镇化 26
七、 全面协调的城镇化 26
八、 上下互动的城镇化 26
第二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分析 27
第一节 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7
一、 全球经济形势 27
二、 中国经济形势 38
三、 经济发展趋势 51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推进的特殊性 56
一、 人口规模庞大 56
二、 城镇化压力重 56
三、 城乡差异特殊 57
四、 城乡户籍制度 57
五、 阶段性征复杂 57
第三节 中国城镇化转型的迫切性 57
一、 外部挑战 58
二、 内在要求 58
三、 基础条件 58
第四节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源及障碍 58
一、 政府主导 58
二、 市场牵引 59
三、 农民推动 59
四、 约束性因素 60
第三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现状分析 62
第一节 近年国家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措施 62
一、 户籍制度改革方面 62
二、 基本公共服务方面 62
三、 土地利用及管制方面 63
四、 城市市政设施建设方面 63
五、 城镇化领域国际合作方面 63
六、 国家城镇化规划的编制 63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特征 64
一、 城镇化率及发展历程 64
二、 城镇化率正稳步提升 66
三、 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 66
四、 城镇化与工业化并举 67
五、 成为社会转型新标志 67
六、 城镇体系及空间布局 68
七、 人口流动的促进作用 68
八、 城镇建设的成效明显 68
第三节 中国城镇化建设效率分析 68
一、 城镇化与聚集效应 69
二、 低效的资本利用 70
三、 不完整的人口迁移 72
四、 低效的土地利用 73
五、 城镇化与内需 75
第四节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包容性分析 78
一、 不平等激发社会矛盾 78
二、 户籍制度的约束 80
三、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 83
四、 住房供给 84
五、 农村地区的服务供给 85
第五节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分析 85
一、 城市污染 86
二、 资源紧张 87
三、 全球背景 91
四、 环境监管和治理 92
第四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分析 93
第一节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93
一、 小城镇发展模式 93
二、 大城市发展模式 93
三、 中小城市发展模式 93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分析 93
一、 动力机制分析 93
二、 空间发展方式 94
三、 与国外的区别 95
四、 理论研究回顾 97
五、 多元推进模式 98
六、 推进模式的评价 105
第三节 中国三大城市群的城镇化模式 106
一、 长三角城镇化模式 106
二、 珠三角城镇化模式 107
三、 京津冀城镇化模式 107
第四节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改革尝试 108
一、 成都模式 108
二、 天津模式 108
三、 广东模式 108
四、 苏南模式 108
五、 温州模式 108
第五节 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 109
一、 自发迁移型城镇化 109
二、 开发式非迁移型城镇化 109
三、 投入式非迁移型城镇化 109
四、 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109
第六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模式的思考 111
一、 特色城镇化模式的内生革命 111
二、 特色城镇化模式的内在灵魂 114
三、 特色城镇化模式的技术支持 115
四、 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之路 116
第五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区域特征分析 118
第一节 中国城镇化区域差异整体分析 118
一、 城镇化发展水平特征 118
二、 城镇等级规模特征 119
三、 城镇空间分布特征 119
四、 城市群发展特征 120
第二节 不同区域城镇化发展特征分析 120
一、 东部地区 120
二、 东北地区 120
三、 中部地区 121
四、 西南地区 121
五、 西北地区 122
第三节 区域城镇化水平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122
一、 开放程度 122
二、 所有制结构 123
三、 产业结构 123
四、 基础设施建设 123
五、 人力资本投资 123
第四节 中国区域城镇化的发展战略选择 123
一、 东部地区 123
二、 东北地区 124
三、 中部地区 124
四、 西北地区 125
五、 西南地区 125
第六章 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户籍、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分析 127
第一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分析 127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概述 127
二、 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状况 127
三、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129
四、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129
第二节 中国户籍制度的现状及影响分析 131
一、 中国户籍制度的形成及现状 131
二、 户籍制度制约新城镇化建设 138
三、 农民落户城市的阻力分析 139
四、 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的难题 143
第三节 中国户籍制度改革方向及趋势分析 144
一、 户籍改革线路及目标已明确 144
二、 户籍制度改革逐渐步入快车道 145
三、 大中小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尝试 147
四、 未来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推断 148
第四节 城镇化推进与户籍改革成本分析 156
一、 户籍改革成本基本概述 156
二、 户籍改革成本的测算方法 157
三、 户籍改革成本的估算结果 158
四、 结论分析与政策含义 162
第五节 等级化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分析 163
一、 城镇等级化与公共服务差距 163
二、 公共服务差距的形成 164
三、 等级化城镇体制后果 165
四、 改革思路和设想 167
第七章 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土地制度改革分析 169
第一节 中国土地制度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 169
一、 城镇化与土地制度的关系 169
二、 中国土地制度特点概述 170
三、 现行土地管理方式引发的问题 170
四、 城镇化面临的土地需求 171
第二节 城镇化中的主要土地问题及改革方向 172
一、 土地制度的总体评价 172
二、 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 173
三、 土地征收制度的困局 176
四、 集体土地流转的推进 183
第三节 城镇化中其他重要土地问题分析 190
一、 土地财政 190
二、 土地管理 191
三、 土地储备 192
四、 土地规划 193
第四节 十八届三中全会土地改革的内容 194
一、 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期限 194
二、 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 196
三、 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197
四、 关于宅基地制度改革 198
第五节 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具体建议 199
一、 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划 200
二、 改变供地方式 201
三、 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 202
四、 征收房地产税 203
五、 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204
六、 转变粮食自给观 205
七、 加强环境保护 206
八、 保障失地农民利益 206
第八章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保障机制分析 208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分析 208
一、 新型城镇化的投资需求 208
二、 新型城镇化的成本分析 209
三、 新型城镇化的资金缺口 209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分析 210
一、 融资渠道综述 210
二、 政府财政投入 210
三、 地方政府发债 211
四、 社会资本参与 211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融资的新需求分析 212
一、 融资规模趋大化 212
二、 融资目标多元化 212
三、 融资方式多样化 213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下财税制度改革方向分析 213
一、 财税体制存在的问题 213
二、 推进财政层级“扁平化” 214
三、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 215
四、 开征财产税 215
五、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216
六、 完善财政预算制度 216
第五节 新型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改革途径分析 216
一、 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 216
二、 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 217
三、 拓宽基建融资渠道 217
四、 扩大政策性金融供给 217
第六节 以市政债为主体的地方政府融资体系分析 218
一、 现行体制的问题分析 218
二、 以市政债为主的地方融资体制的优势 218
三、 改革路径的要点分析 219
四、 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 220
第九章 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城市群发展分析 222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 222
一、 新型城镇化需实施城市群战略 222
二、 世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 223
三、 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客观要求 223
四、 实现“一群城市”向城市群转变 224
第二节 中国城市群发展总体现状分析 225
一、 我国城市群规模 225
二、 总体态势与特点 226
三、 驱动因素分析 226
四、 传统模式的转变 227
五、 城市群发展的问题 227
第三节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分析 230
一、 城市群的构成 230
二、 经济发展现状 230
三、 面临的新机遇 231
四、 整体发展规划 232
第四节 珠三角城市群发展分析 232
一、 城市群的构成 232
二、 经济发展现状 234
三、 竞争力分析 236
四、 未来规划分析 236
第五节 京津翼城市群发展分析 243
一、 城市群的构成 243
二、 外部环境分析 243
三、 经济发展现状 244
四、 发展特征分析 245
第六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分析 246
一、 城市群的构成 246
二、 发展态势分析 246
三、 发展滞后原因 247
四、 未来战略规划 249
第七节 其他主要城市群概况 249
一、 成渝城市群 249
二、 中原城市群 249
三、 哈长城市群 251
四、 山东半岛城市群 251
五、 海峡西岸城市群 252
六、 关中城市群 252
第十章 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254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建设下县域经济的重要性 254
一、 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关系 254
二、 县域经济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255
三、 新型城镇化是县域经济的新动力 255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 256
一、 我国重视县域经济发展 256
二、 中国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258
三、 中国县域经济规模分析 259
四、 县域经济质量对比分析 264
第三节 中国县域经济增长型模式及转变分析 272
一、 增长型模式的形成 272
二、 增长型模式的弊端分析 272
三、 统筹发展型模式的探索 273
四、 健康转型的对策 274
第四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76
一、 产业结构不合理 276
二、 财政负担重 277
三、 技术创新不足 277
四、 思想观念落后 277
五、 高等资源要素缺乏 277
六、 政策体制性影响较大 278
第五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278
一、 路径选择 278
二、 依靠城镇化 279
三、 政策建议 280
四、 主要思路 281
第十一章 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新型城市发展分析 287
第一节 绿色城市建设分析 287
一、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概况 287
二、 我国绿色城镇化的建设方向 287
三、 绿色城市理念与新型城镇化 288
四、 推动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构想 288
第二节 智慧城市建设分析 290
一、 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的关系 290
二、 智慧城市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 290
三、 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现状 291
四、 新型城镇化下智慧城市的方向 294
第三节 人文城市建设分析 295
一、 人文城市理念的中国化实践 295
二、 新型城镇化注重人文城市建设 301
三、 人文情怀对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301
四、 我国人文城市建设的深远意义 302
第十二章 国际城镇化发展及经验借鉴 305
第一节 全球近代城镇化发展的变革历程 305
一、 破解“城市病” 305
二、 “农村变城市” 305
三、 “区域网络化”模式形成 305
第二节 欧洲国家的城镇化模式 306
一、 欧洲国家的城镇化模式特点 306
二、 欧洲城镇化发展引起的问题 307
三、 欧洲城镇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308
第三节 日韩两国的城镇化模式 308
一、 日韩两国的城镇化模式特点 308
二、 日韩城镇化发展引起的问题 310
三、 日韩城镇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310
第四节 美国的城镇化模式 311
一、 美国的城镇化模式特点 311
二、 美国城镇化发展引起的问题 311
三、 美国城镇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312
第五节 拉美国家的城镇化模式 312
一、 拉美国家的城镇化模式特点 312
二、 拉美城镇化发展引起的问题 313
三、 拉美城镇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313
第六节 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典型案例分析 313
一、 “采矿城镇”模式 313
二、 “牛镇”模式 314
三、 “铁路城镇”模式 314
四、 组合式城市群模式 314
第七节 国外城镇化发展经验总结及启示 315
一、 完善的公共干预政策 315
二、 形成合理城镇体系 315
三、 主导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315
四、 国外城镇化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316
第十三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及解读 318
第一节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318
一、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318
二、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321
三、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325
四、 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330
五、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340
六、 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343
七、 规划实施 346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创新性 347
一、 特殊意义 347
二、 亮点分析 347
三、 可操作性 348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内容焦点 349
一、 “人的城镇化” 349
二、 城市群发展 349
三、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350
四、 多规融合性战略 350
第十四章 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区域投资机遇分析 351
第一节 三四线城市 351
一、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政策导向 351
二、 三四线城市面临的机遇分析 351
第二节 中小城市及小城镇 351
一、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政策导向 351
二、 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的机遇分析 352
第三节 东部城市群 352
一、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政策导向 352
二、 东部城市群面临的机遇分析 352
第四节 中西部城市群 353
一、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政策导向 353
二、 中西部城市群的机遇分析 353
第五节 城乡结合部 353
一、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政策导向 353
二、 城乡结合部面临的机遇分析 353
第十五章 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产业投资机遇分析 355
第一节 基建领域机遇分析 355
一、 路网建设空间 355
二、 电网建设空间 356
三、 供水、气、暖需求 357
四、 网络通讯建设空间 359
五、 园林绿化建设空间 359
第二节 医疗服务领域机遇分析 360
一、 整体机遇分析 360
二、 医药消费增长空间 361
三、 医疗消费升级的增量 364
四、 民营医院的需求 370
五、 医疗器械市场的机遇 371
第三节 节能环保市场机遇分析 372
一、 整体机遇分析 372
二、 污水处理空间 372
三、 污泥处理空间 373
四、 固废处理空间 374
第四节 房地产业机遇分析 375
一、 整体机遇分析 377
二、 保障房建设 378
三、 城市旧改 378
四、 产业园区(综合体) 379
五、 物流园区 379
六、 旅游地产 380
第五节 汽车工业机遇分析 380
一、 新消费需求形成 380
二、 汽车业商机无限 381
三、 三四线车市扩容 381
四、 自主品牌的机会 384
第六节 文化产业机遇分析 385
一、 重要动力源 385
二、 新的需求空间 388
三、 长期投资机会 388
四、 文化旅游的契机 389
第七节 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机遇分析 390
一、 新一代信息技术 391
二、 智能交通机遇 392
三、 智能建筑机遇 393
四、 电子政务机遇 394
第八节 其他产业市场机遇分析 395
一、 城市水资源产业 395
二、 城市新能源产业 395
三、 城市应急产业 395
四、 老龄产业 396
第九节 民间资本投资机遇分析 396
一、 新型城镇化将激发民资活力 396
二、 国家鼓励民资参与城市基建 397
三、 民间资本的投资商机分析 400
四、 民资参与新型城镇化的制约 401
第十六章 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商业银行信贷机遇分析 404
第一节 商业银行服务新型城镇化的机遇分析 404
一、 产业支撑的机遇 404
二、 住房市场的机遇 404
三、 社会保障的机遇 405
四、 消费方面的机遇 405
第二节 商业银行支持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风险 406
一、 政策风险 406
二、 地方政府偿债风险 407
三、 重复建设带来的信贷风险 407
四、 潜在的银行声誉风险 407
第三节 商业银行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把控 408
一、 战略定位 408
二、 战略抓手 408
三、 战略路径 408
第四节 商业银行支持新型城镇化的业务重点 409
一、 优先支持城镇化建设贷款业务 409
二、 重点发展无风险业务 409
三、 积极发展风险相对较小业务 409
四、 择优支持相关产业融资业务 409
第五节 商业银行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区域选择 410
一、 重点支持国家级城市群 410
二、 积极支持大城市城镇化发展 410
三、 有选择支持县域及中心镇 411
第六节 商业银行新型城镇化业务的风险防范 411
一、 积极化解政策性风险 411
二、 重点防范银行声誉风险 411
三、 区别对待地方政府偿债风险 411
第十七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潜在风险分析 412
第一节 贫民聚居区的隐忧 412
一、 国际实例参照及分析 412
二、 城镇化的拉力不足 413
三、 城镇化推力的不确定性 413
四、 风险规避策略分析 413
第二节 老龄化社会的挑战 414
一、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414
二、 劳动力供给不足 414
三、 养老问题压力增大 415
四、 风险规避策略分析 415
第三节 资金来源问题 416
一、 地方债务积累 416
二、 民资参与不足 417
三、 风险规避策略分析 417
第四节 其他方面的风险 419
一、 过度“房地产化” 420
二、 产业支撑不足 420
三、 粮食安全问题 420
四、 环境问题加剧 420
第十八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前景展望 421
第一节 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新趋势 421
一、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将加快 421
二、 发达国家逆城市化更加明显 421
三、 城市化向巨型城市区集中 421
四、 城市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422
第二节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前景 422
一、 中国城镇化空间依然较大 422
二、 中国新型城镇化愿景展望 423
三、 中国有能力实现新型城镇化 424
四、 中国新型城镇化将稳步推进 425
图表目录
图表 1 2013-2014年世界工业生产同比增长率 27
图表 2 2011-2014年世界三大经济体GDP环比增长率 28
图表 3 2012-2014年世界及主要经济体GDP同比增长率 28
图表 4 2013-2014年三大经济体零售额同比增长率 29
图表 5 2013-2014年世界贸易量同比增长率 30
图表 6 2013-2014年波罗的海干散货运指数 30
图表 7 2013-2014年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消费价格同比上涨率 31
图表 8 2013-2014年美国、日本和欧元区失业率 32
图表 9 1980-2012年全球贸易量实际值和长期趋势 33
图表 10 2014年全球需求仍处于较低水平 33
图表 11 2014年世界降息经济体 34
图表 12 2014年升息经济体 34
图表 13 2014年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走势 35
图表 14 2014年新兴市场股指走势 36
图表 15 2014年美元指数及美元兑欧元和日元走势 36
图表 16 2014年美元兑卢布走势 37
图表 17 2014年每单位外币兑美元走势 37
图表 18 2011-2014年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名义指数走势(2010=100) 38
图表 19 2012-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累计同比) 39
图表 20 2013-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累计同比) 40
图表 21 2005-2014年全国粮食产量 40
图表 22 2013-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同比) 41
图表 23 2013-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名义增速(累计同比) 42
图表 24 2013-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月度同比) 43
图表 25 2013-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情况(月度同比) 44
图表 26 2013-2014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跌情况(月度同比) 44
图表 27 2014-2015年3月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累计同比) 46
图表 28 2014-2015年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同比) 47
图表 29 2014-2015年3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名义增速(累计同比) 48
图表 30 2014-2015年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月度同比) 49
图表 31 2014-2015年3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情况(月度同比) 50
图表 32 2014-2015年3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跌情况(月度同比) 50
图表 33 2014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56
图表 34 我国城镇化水平变化 65
图表 35 城市(镇)数量和规模变化情况 65
图表 36 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变化情况 66
图表 37 2011-2014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66
图表 38 劳动力和资本重新配置所带来的生产率的增长效应 70
图表 39 中国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资本收益的比较 71
图表 40 广州和首尔人口密度比较 74
图表 41 2008-2012年土地出让总收入和净收入比较 75
图表 42 东亚经济体的消费占GDP比重与人均GDP水平的关系 76
图表 43 东亚经济体的服务业和城镇化发展 77
图表 44 中国日益加剧的不平等 79
图表 45 欧盟、美国、苏联和日本的居住权 81
图表 46 中国城市的颗粒物污染和估算的健康影响 87
图表 47 土地征用与城镇土地开发增长对比 88
图表 48 1960-2013年亚洲经济体的粮食自给率 89
图表 49 按谷物当量计算的食品消费和收入 90
图表 50 密集化可以提高效率,降低碳排放和基础设施成本 91
图表 51 中国与欧美国家城镇化发展方式比较 95
图表 52 中国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相关研究 97
图表 53 中国城镇化的空间模式相关研究 98
图表 54 中国多元城镇化推进模式空间图示 99
图表 55 中国多元城镇化推进模式比较 99
图表 56 我国户籍制度变迁一览 132
图表 57 改革开放来以农民工政策变迁过程 134
图表 58 不同统计层面的非农户口人口比重 135
图表 59 城市——夹心层——乡村”三元结构示意图 136
图表 60 各类型夹心层人群数量测算的数据来源及推算 136
图表 61 城镇人口构成 137
图表 62 乡村人口构成 138
图表 63 影响户籍城镇化的历次重大事件及政策 140
图表 64 城市户籍扩张的阻力 141
图表 65 落户条件严格程度与城市规模的关系 142
图表 66 户籍制度改革相关内容 149
图表 67 教育、卫生财政支出中地方政府分担比例 150
图表 68 近期在户籍改革方面的创新 152
图表 69 北京农村居民获得北京小城镇城市户口的条件 152
图表 70 外地居民获得北京城市户口的条件 153
图表 71 直接落户上海的途径 153
图表 72 阶梯式人口管理制度 154
图表 73 全国各地“农民带资进城”经验比较 155
图表 74 人均GDP排在前十位城市的户籍价值评估 159
图表 75 全国省会城市的户籍价值评估 159
图表 76 户籍价值相当于人均GDP比重与城市人口规模关系 160
图表 77 2014-2030年静态情景下户籍改革成本估算结果 161
图表 78 2014-2030年户籍改革成本及相当于民生指出的比例 161
图表 79 2009-2012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及占同期财政收入、GDP的比例 171
图表 80 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措施 200
图表 81 三种方案利弊比较 202
图表 82 全国及各级城市新建商品住房平均容积率及预测 205
图表 83 城市群占对应省份经济比重 225
图表 84 2013年珠三角城市群主要指标在全省、全国的地位 235
图表 85 珠三角“九年大跨越”主要目标(从80项具有量化目标的指标中选取27项指标) 241
图表 86 2008-2013年京津冀人均生产总值 244
图表 87 京津冀和长三角、珠三角人均GDP和地均GDP对比 244
图表 88 2013年京津冀产业结构构成情况 245
图表 89 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平均规模比较图 259
图表 90 全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占省域经济比例 260
图表 91 全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占省域经济比例(续表) 261
图表 93 全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平均规模 262
图表 94 全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平均规模(续表) 263
图表 95 全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平均规模(地区生产总值)比较图 264
图表 96 县域经济质量实证分析县市库省市区分布表 265
图表 97 2012年县域经济强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比值等级表 266
图表 98 2012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比值A+级县市名单 267
图表 99 2012年县域经济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值等级表 268
图表 100 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值A+级县市名单 269
图表 101 2012年县域经济强县R&D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比值等级表 270
图表 102 2012年R&D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比值A+级县市名单 270
图表 103 2012年县域经济强县R&D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比值等级表 271
图表 104 2012年R&D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比值A+级县市名单 271
图表 105 2013年我国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 292
图表 106 西德不同规模等级市镇的发展变化 307
图表 107 日本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图 309
图表 108 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 320
图表 109 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 323
图表 110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城镇化战略格局示意图 325
图表 111 重点建设的陆路边境口岸城镇 328
图表 112 县城和重点镇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329
图表 113 全国主要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示意图 330
图表 114 棚户区改造行动计划 332
图表 115 城市“三区四线”规划管理 335
图表 116 绿色城市建设重点 337
图表 117 智慧城市建设方向 338
图表 118 人文城市建设重点 339
图表 119 人均医药支出与城镇化率正相关 361
图表 120 医药支出占GDP的比重与城镇化率正相关 362
图表 121 葡萄牙城镇化进程中人均医药支出逐年上升 363
图表 122 葡萄牙城镇化进程中医药支出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 363
图表 123 城镇化进程中的医保转换升级 364
图表 124 城镇化进程中的医保转换升级 365
图表 125 城镇化医保增量 365
图表 126 新农合人均支出 366
图表 127 各类医保覆盖人数预测 367
图表 128 2012-2020年城镇化带来4.5万亿的医保支出超额增量预测 367
图表 129 居民收入-消费支出-医疗保健支出存在相关性 368
图表 130 2012-2020年城镇化带来6.4万亿的医疗消费超额增量预测 369
图表 131 医疗城镇化=大病险+县医院+新基药 370
图表 132 我国未来重要年份生活污水处理投入增长趋势 373
图表 134 外出农民工在不同地区务工的住宿情况 405
图表 135 “农民工市民化”后消费结构变化后带来新需求 406
图表 136 商业银行支持城镇化面临的三大政策风险 407
图表 137 商业银行支持新型城镇化的业务重点 410
图表 138 巴西城市化、基尼系数与产业结构 412
图表 139 农村劳动力农业劳动时间(左)和非农劳动时间(月/年) 416
图表 140 社会融资总量:新增信托贷款、新增委托贷款和企业债券融资 417
图表 141 2002-2012年以来信托融资统计 418
图表 142 2002-2012年以来信托融资收益和期限变化 418
图表 143 世界范围内主要的地铁投资运营模式 419
图表 144 中外城镇化率比较 423
图表 145 城镇化的成本和财政空间:基准情景和改革情景(占GDP的比重)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