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涌现了各种电子商务,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样也属于电子商务的在线支付和移动支付的出现,使电子商务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并将逐渐成为电子商务的主要支付方式。
用户在网络购物的付款方式
根据业务模式,可以将在线支付分为以下四类:预付费,代缴费,网上银行付费,在线支付平台付费。其中,在线支付平台付费由独立的在线支付平台运营商提供,是独立于银行和SP的第三方经济实体,起到了联接用户、银行和SP的纽带作用。
现在比较成熟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大概有20多家,如:eBay易趣的“安付通”、阿里巴巴的“支付宝”、首信易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可以有效防止电子交易中的欺诈行为,成为当前在线支付的主流。
国内在线支付平台运营商
由于国内在线支付主要建立在借记卡体系上,支付风险问题得到良好控制,但也造成了国内支付服务的利润低下,目前国内电子支付平台的毛利平均不到交易额的0.5%。
随着手机在一些商店和零售柜机的支付环节中开始取代现金和信用卡,移动支付应用的产业化也初露端倪。目前,我国银行卡发卡量累计超过7.6亿张,移动手机用户超过3亿,这为中国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商业潜力。随着基于SMS的移动内容与应用收费的普及,移动支付已经逐渐被人们普遍接受,拥有了广泛的用户基础,但同时移动支付的深层次应用在中国还处于市场培育期。
移动支付接入方式主要有五种:第一种是利用短信(STK)方式;第二种是语音方式IVR(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 交互式语音应答);第三种是利用USSD方式;第四种是使用WAP协议实现;第五种是利用WEB(WWW)方式实现。目前主要采用的是语音、STK和WWW,其余两种目前较少被使用。
移动支付的业务模式主要有四种:手机代缴费、手机钱包、手机银行和手机信用平台。目前,前三种已得到实际应用,第四种的开展条件则不成熟。
根据产业链主导角色的不同,可以将移动支付产业链分为三类:以移动运营商为营业主体、以银行为营业主体和以移动支付运营商为主体。这三种产业链在我国都有实际体现。由移动运营商与银行跨行业合作并由专业化的公司负责运营移动支付平台,能够避免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商介入时,在信息安全、产品开发、资源共享等方面存在的先天性障碍,可以迅速实现对金融信息服务、银行中间业务的共享与管理,并能最大化满足用户对移动支付服务、信息安全的迫切需求,是较适合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
国内主要的移动支付平台运营商
本报告研究重点:
在线/移动支付详细分类及流程
全球和国内移动/在线支付市场发展现状,未来走势
中国移动/在线支付业务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析
中国在线/移动支付产业链分析
国内主要在线/移动支付提供商业务开展情况和业务流程、收费方式分析
主要支付系统提供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