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报告 市场分析 名录数据 网上调查
 教育培训 英文报告 英文资讯 专项调研 关于我们
 
 
 相关推荐
相关报告
促销区
名录数据
培训光盘
培训招生
相关情报
相关资讯
移动终端发展趋势深度研究报告(2005)
A042007年02月05日 打印 发给朋友【进入IT博客】 【Email咨询】
 
报告字数:0
 
报告页数:180
 
报告图表数:64
 
纸介版定价(¥):14800.0
 
电子MAIL版定价(¥):15800.0
 
纸介+电子版定价(¥):0.0
 
完成日期:
 
购买热线: 01088558943
  购买
 关键词
 
移动终端网络通信电信宽带无线
固话运营商移动通信移动增值移动定位移动位置即时通信
视频监控视频通信统一通信卫星导航3G CDNFTTH
GPSIMSIPLBSVOIPWAPWi-Fi
WIMAX
 报告简介
报告对影响移动通讯终端发展的几个关键驱动因素,认为消费者需求、功能、技术和产业链各主体的相互关系共同影响了未来移动通讯终端的发展。

消费者需求是移动通讯终端发展过程中最根本的驱动因素。我们基于对消费者行为的深度研究,发现其需求是复杂的,结构上具有层次性。

终端的功能实现是移动通讯终端发展的最重要目标。我们研究发现,手机最初只具备通讯属性,发展到现在,成为集多种属性于一身的移动通讯终端产品,呈现出多功能的发展趋势。我们在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未来移动通讯终端六方向模型”。

技术是移动通讯终端发展的基础。终端的演化历程和终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报告中,我们建立了“终端外显性能与内部系统关系模型”解释终端与技术的对应关系,并对“功能内置”“标准化”等几个影响未来终端发展的关键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

除此之外,产业链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终端行业未来布局产生宏观影响: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造成了各主体之间的张力关系,而他们之间的共同利益又决定了其合作的可能。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终端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并对产业链相关主体分别提出了建议。

报告目的:

目前,移动通讯终端(手机)行业的发展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在市场繁荣的背后,各种问题严重困扰着这个行业。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是未来移动通讯终端的发展趋势。

我们于2004年底启动了“移动通讯终端发展趋势” 的研究课题。作为移动通讯行业的专业研究者,我们从行业的特点分析开始,从产业链不同主体的角度切入,对影响移动通讯终端发展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作出深入剖析,阐明移动通讯终端发展的现状以及预测未来发展方向,为行业相关方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报告特色:

我们凭借着对通讯行业的深入了解,通过对产业链相关方的综合研究,并整合了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共同对移动通讯终端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本报告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不仅对移动通讯终端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系统的分析,而且还对行业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

报告在论据充分、准确的前提下,通过严谨的论证过程,并与电信行业专家进行广泛交流,保证结论的可靠性。在报告中引入了大量数据(历史数据、消费者数据、访谈数据)和表格,并建立了若干模型,帮助阐释观点,并为相关方提出了具体、实质性的建议。

研究视角:

在研究理念方面,我们的研究报告秉持着客观、理性的态度,从观察者、研究者、建议者的角度出发;

在具体内容方面,我们的研究报告对影响终端发展的技术、功能、消费者需求、以及产业链各方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

以充分的论据和严谨的论证过程为基础,为移动通讯终端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分析。

研究方法:

总报告使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历史数据分析

包括对市场上移动通讯终端指标的综合分析、典型移动通讯终端型号分析

包括消费者网上调查数据定量分析、开放题分析。

·网上问卷调查

·深度访谈

 终端制造厂商

 系统制造商

 运营商

 通讯行业专家

 行业应用或解决方案供应商

 手机销售人员

 普通消费者

·专家访谈

 报告目录
前言

概述

第一章移动通讯终端发展中的困惑、挑战与机遇分析

1.1 移动通讯终端领域面临的困惑、挑战与机遇……14

1.1.1 终端领域值得关注的现状

1.1.2 终端发展中的机遇与不确定性

1.2 报告研究问题的提出与报告的使命………………19

第二章移动通讯终端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研究

2.1 移动通讯终端关键驱动因素模型……………… 21

2.2 关键驱动因素分析………………………………. 21

第三章消费者对移动通讯终端需求的综合研究

3.1 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23

3.2 消费者对移动通讯终端的共性需求研究…………27

3.3 基于典型型号研究的特种终端分析……………….35

3.3.1 女性手机

3.3.2 儿童手机

3.3.3 智能手机

3.3.4 游戏手机

3.4 手机消费者细分………………………………….42

3.4.1 消费者购机动机分析

3.4.2 基于动机因素的消费者细分

第四章移动通讯终端的功能及属性综合研究

4.1 终端功能的综合分析………………………………52

4.2 若干热点问题的分析……………………………….56

4.2.1 追求功能的博弈

4.2.2 追求性能的问题

4.3 未来手机发展方向研究……………………………62

4.4 移动通讯终端属性研究……………………………69

4.4.1 移动通讯终端的属性分析

4.4.2 移动通讯终端各属性之间的关系分析

4.5 未来手机的综合分析及结论………………………..72

4.5.1 未来手机行业的融合趋势

4.5.2 未来手机发展趋势总结

第五章功能对移动通讯终端的要求

5.1 功能与终端的相关性研究…………………………75

5.2 功能实现对终端的外显要求、终端外显性能指标

和内部系统研究………………………………77

5.2.1功能实现对终端的外显性能要求

5.2.2终端内部系统

5.2.3终端外显性能与内部系统的关系

5.3现有联机业务及单机功能对终端的要求分析……87

5.3.1 联机业务、单机功能属性分析及对终

端外显性能的要求

5.3.2 现有终端待改进的关键领域研究

5.4未来联机业务对终端的要求分析…………………95

5.4.1 未来联机业务的属性分析及对终端外

显性能指标的要求

5.4.2 未来终端待改进的关键领域研究

第六章网络及其它因素对移动通讯终端发展的影响

6.1 网络因素对移动通讯终端发展的影响……………107

6.1.1 网络因素对终端功能的影响

6.1.2 网络因素对终端技术发展的影响

6.2 使用环境因素对移动通讯终端发展的影响………108

6.3 环保因素对移动通讯终端发展的影响……………109

6.4 法律法规对移动通讯终端发展的影响………….111

第七章移动通讯终端发展关键问题研究和预测

7.1 终端的技术和现有问题概述…………………….113

7.2 移动通讯终端操作系统研究………………………114

7.2.1 操作系统的定义及概述

7.2.2 四大主流开放式操作系统的研究

7.3 功能内置研究…………………………………….125

7.3.1 功能内置的定义

7.3.2 功能内置与功能外置的优劣势差异比较

7.3.3 功能内置的趋势

7.4 终端标准化研究………………………………….128

7.4.1 现有增值业务及3G 时代增值业务发展

对终端标准化提出需求

7.4.2 终端标准化的力场分析

7.4.3 终端标准化的趋势和建议

7.5 终端功能模块化研究………………………………133

7.5.1 终端功能模块化的定义

7.5.2 终端功能模块化出现的原因分析

7.5.3 终端功能模块化的趋势

第八章移动通讯终端发展历程研究

8.1 移动通讯终端的总体现状…………………………138

8.1.1 各种网络技术下移动通讯终端的发展状况

8.1.2 移动电话用户的发展状况

8.1.3 国内移动通讯终端制造商的发展状况

8.2 移动通讯终端的发展走势…………………………141

8.2.1 移动通讯终端功能发展趋势变化

8.2.2 移动通讯终端外观发展趋势变化

8.2.3 移动通讯终端操作发展趋势变化

8.2.4 移动通讯终端性能发展趋势变化

8.3 结论…………………………………………………157

第九章移动通讯终端产业链博弈与终端销售的趋势研究

9.1 移动通讯终端产业链主要相关方分析及博弈. 158

9.1.1 移动通讯终端产业链主要相关方

9.1.2 手机产业链相关方博弈分析

9.2 销售渠道分析、终端定制及预测……………… 162

9.2.1 终端的销售渠道变迁

9.2.2 终端定制问题

9.2.3 预测

第十章移动通讯终端发展趋势预测

10.1 移动通讯终端多元化趋势………………………167

10.1.1 功能多样化趋势

10.1.2 功能发展程度的趋势

10.1.3 实现多功能的两种方式——功能集

成与功能模块化

10.2 移动通讯终端发展的几种重要模式……………171

10.3 移动通讯终端的更换频率趋于降低…………….172

10.4 手机定制将成为重要趋势之一………………….172

10.5 移动通讯终端发展的人性化趋势……………….173

10.6 3G 时代的终端发展………………………………173

第十一章建议

11.1 对终端制造商的建议……………………….…175

11.2 对硬件及配套厂商的建议……………………..177

11.3 对系统制造商的建议…………………………..178

11.4 对应用软件提供商的建议……………………..178

11.5 对运营商的建议………………………………..179

11.6 对服务商(SP)的建议………………………….179

11.7 对终端销售商、代理商等的建议……………….180[report-page]

11.8 对政府的建议………………………………….180

相关模型与图表

模型:

模型1:移动通讯终端关键驱动因素模型

模型2:终端发展的消费者需求模型

模型3:终端具体属性需求模型

模型4:消费者手机深层需求模型

模型5:手机消费者细分模型

模型6:功能博弈模型

模型7:未来移动通讯终端六方向模型

模型8:3C+T 模型

模型9:NFT 模型,即:消费者-功能-技术三因素模

模型10:终端外显性能与内部系统关系模型

模型11:终端外显性能模型

模型12:终端内部系统模型

模型13:移动通讯终端产业链相关方模型

移动通讯终端发展趋势深度研究报告

模型13:移动通讯终端产业链相关方模型

图:

图1:月收入水平图

图2:换机情况图

图3:购机价格图

图4:消费者购机行为分析图

图5:消费者换机原因图

图6:因素分析碎石检验图

图7:消费者追求手机功能原因图

图8:最重视的手机功能图

图9:第一提及功能的人数分布图

图10:移动通讯终端单机功能选择图

图11:价格预期图

图12:装饰品方向发展的认可度图

图13:办公用品方向的认可度图

图14:娱乐品方向的认可度图

图15:家电方向的认可度图

图16:工具化方向发展认可度图

图17:Symbian 股份格局图

图18:智能手机发展中的关键影响因素示意图

图19:消费者对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总体认知图

图20:消费者对智能手机各操作系统的认知程度图

图21:蓝牙手机游戏手柄图

图22: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终端发展数量的关系图

图23:移动电话用户的发展趋势图

图24:具有拍照功能的移动通讯终端的发展趋势图

图25:具有拍照功能的终端增长比例图

图26:支持MP3 播放的终端增长比例图

图27:支持MP3 播放的移动通讯终端增长比例图

图28:具有录音功能的移动通讯终端的发展趋势图

图29:具有录音功能的终端增长比例图

图30:具有收音机功能的移动通讯终端的发展趋势图

图31:具有收音机功能的终端增长比例图

图32:支持MMS 的移动终端的发展趋势图

图33:支持MMS 的终端增长比例图

图34:支持JAVA 的移动通讯终端的发展趋势图

图35:支持JAVA 的终端的款式数量增长比例图

图36:具有电子邮件功能的移动通讯终端的发展趋势

图37:具有电子邮件功能的终端增长比例图

图38:支持WAP 功能的移动通讯终端的发展趋势图

图39:支持WAP 功能的终端增长比例图

图40: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图

图41:智能手机增长比例图

图42:屏幕色彩和移动通讯终端发展数量的关系图

图43:具有可换外壳功能的移动通讯终端的发展趋势

图44:具有可换外壳功能的终端增长比例图

图45:具有手写输入功能的移动通讯终端的发展趋势

图46:具有手写输入功能的终端增长比例图

图47:具有蓝牙功能的移动通讯终端的发展趋势图

图48:具有蓝牙功能的终端增长比例图

图49:具有红外功能的移动通讯终端的发展趋势图

图50:具有红外功能的终端增长比例图

图51:手机铃声和移动通讯终端发展数量的关系图

表:

表1:消费者对终端需求分类表

表2:典型终端一览表

表3:女性手机典型分类表

表4:因素分析负荷表

表5:聚类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

表6:四类消费者人数分布表

表7:移动通讯终端功能分类描述表

表8:移动通讯终端属性关系表

表9:针对不同类别消费群的终端特征表

表10:操作系统的分类及典型举例表

表11:四大主流开放式操作系统的优劣势比较表

表12:针对产业链条各主体的利益差异,功能内置与

外置的比较表

表13:产业链相关方对移动通讯终端的要求表

 相关报告
IMS/NGN Consumer Buying Decisions (February 2007)
2006年第2季度中国NGN设备市场季度监测 (2006年8月)
中国NGN新业务营销研究年度综合报告2006 (2006年7月)
2005-2006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NGN Services Market (February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