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兴产业在暗暗中迅速发展着,这就是手机游戏产业。
网络游戏造就的“盛大奇迹”,鼓舞着众多知名企业和年轻的创业团队投入到手机游戏产业。手机游戏,特别是手机网络游戏的市场规模,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
根据信息产业部截止到2004年10月的统计数据,PC的市场保有量为6900万台,相应的PC游戏用户达到2300万,市场规模为25.7亿元。PC网络游戏市场还在迅速发展中。即使以2004年的网络游戏普及率来简单推算手机游戏市场,就有让人吃惊的市场潜力。在未来几年内,如果现有的3.25亿中国手机用户都升级到可玩游戏的中高端手机(现在的高端手机就是几年后的低端手机),那么中国手机游戏的用户将达到1.08亿人,每年的手机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121亿元。
全球范围看,手机游戏增长势头远远超过其他移动数据业务,前景十分看好,已作为移动数据业务中的杀手级应用。手机游戏用户数量在2003年达到1.8亿,至2009年将超过10亿。
考察全球手机游戏产业发展情况,依据用户、手机终端平台、网络、发行等诸多方面的具体进程将手机游戏产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当前中国手机游戏正处于产业发展的成长期,发展潜力巨大。但中国手机游戏产业的成熟,深受当前诸多客观条件,如移动网络、手机终端平台和发行渠道等方面的制约。
为了全面了解中国手机游戏产业的市场趋势、用户需求、产业环境、竞争格局、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现状,研究中心历时三月,通过街头拦访、网络调查、专家面谈、企业访谈、焦点小组会议等方式,对手机游戏用户和手机游戏企业最关心的话题进行了深入调查。
市场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包括街头拦访、网络调查、专家和企业访谈、焦点小组会议四种方式。
街头拦访在北京地区进行,共获得问卷498份,其中有效问卷477份。网络调查和数字鱼公司联合进行。街头拦访和网络调查主要针对目前手机游戏品质、用户了解手机游戏渠道、下载渠道、游戏价格、用户费用支出等方面进行了手机游戏玩家全面调查,并根据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调查主要针对使用手机游戏业务的用户采访,侧重使用下载类手机游戏的用户进行调查。调研重点内容:
手机价位同网络手机游戏的关系
下载手机游戏的方式
应用手机游戏业务的时间、地点
平均每周使用手机游戏业务的时间
不同年龄段平均每周玩手机游戏的时间
平均每个月下载手机游戏的支出
手机游戏费用支出与月收入的关系
可以承受的单个下载游戏的价格
月收入同单个手机游戏价格的关系
用户了解的手机游戏
经常使用网络手机游戏业务形式
喜欢的手机游戏的风格
女性喜欢的手机游戏风格
男性喜欢的手机游戏风格
喜欢的手机游戏形式
了解手机游戏的渠道
手机游戏的不足
对手机游戏的前景看法
在用户调查基础上,分析师以独具的视角得出了很多重要结论。譬如,根据我们的调查,手机游戏跟PC游戏及电视游戏受众的区别较大,女性用户占有更大比例,达43.6%。通过交叉分析我们还发现,女性用户对游戏类型的爱好也有所不同,更多的集中在休闲类和益智类游戏方面。对手机游戏用户群体的性别差异给予重视,细分市场,面向女性群体开发更多适合女性特点的手机游戏,会给游戏开发商带来新的市场机会。
专家和企业访谈是面向手机游戏企业和业内专家的深入交流。在调查过程中,得到了金山软件、数字鱼、掌讯、新浪无线、唐龙科技、联想移动、掌通宝、畅享互联、创艺和弦、交大铭泰、西伯尔通信、羽蛇科技等20家公司同仁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焦点小组会议是由资深玩家、业内人士、市场分析师等组成的讨论小组,对拟定话题进行的集中式圆桌交流。焦点小组会议上得出了不少有益的结论。
手机游戏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包括手机游戏产业何时成熟,手机游戏的推广方式和销售渠道拓展等。由于避免了单机游戏中遇到的盗版问题,绝大多数企业和专家均看好手机网络游戏。少数企业不看好高端手机游戏,认为终端少价格贵,曲高和寡,盈利艰难。
手机游戏产业链
手机游戏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投资者的关注。根据我们的初步调查,已经推出手机游戏产品的SP有100多家,几乎所有具备一定规模的SP都有手机游戏的开发计划。由于初级的手机游戏产品开发简单,资金人力投入少,为各大SP开发产品的小型CP (包含各种工作室) 更多达几百家。
中国手机游戏产业价值链的主链条由移动运营商、手机游戏开发商、手机游戏服务提供商、手机游戏用户组成。价值链的辅助链条由分销渠道、手机制造商和手机游戏相关专利技术提供商组成。整个手机游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链各个环节发展的协调。
而移动运营商在整个产业链中无可置疑的主导地位,使其成为整个产业发展的关键,如改进计费系统,包括设计透明的计费方式与开放的交易平台等等,都离不开运营商的强势参与。
网络游戏的蓬勃发展,将国家对整个游戏产业的态度由歧视转变为扶持,相关的管理部门开始借鉴韩国站在国家文化战略高度对游戏产业实施的激励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民族游戏”的推进工程,并将相关项目纳入“863计划”。
游戏产业本质上仍属于文化产业,立足于民族性的文化内容,更易获得玩家人群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心理认同,得以稳固玩家的忠诚度,并规避社会反弹形成的社会风险。当前中国手机游戏的内容大部分仍是由国外游戏改编或直接引进,本土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位。CP如能立足本土文化,填补当前市场这一真空,潜在的市场发展机会必然更大,值得有远见的投资机构多加关注。
本报告还重点介绍了中国手机游戏产业的40多家SP和20多家CP。介绍了这些公司的规模背景、主要产品、运营模式和市场策略等,对于准备投资中国手机游戏产业、希望了解游戏产业竞争格局的投资机构是一个不错的参考。
中国手机游戏产业的发展已经受到了国际资本的重视,众多风险投资机构纷纷抢滩中国手机游戏市场。2004年1月,软银 (Softbank)向杭州联梦娱乐投资200余万美元。5月17日,杭州联梦以“联梦活力世界”(8100.HK)的名义在香港创业板借壳上市。2004年4月,魔龙(moloon)获得IDG投资500万美元。
虽然目前手机游戏还无法与PC游戏相比,其显示功能和键盘输入、声音处理能力也形成一定制约。但是随时随地可操作可联网的特性大大拓展了人们娱乐休闲的时间和空间,以游戏功能为主的手机终端在市场上渐被认可,多媒体功能正向手机的标配功能演进,制约手机游戏发展的技术瓶颈将被打破。当前的手机游戏产业尽管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但手机游戏已显示出非比寻常的发展速度,其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将成为移动增值服务市场新的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