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报告 市场分析 名录数据 网上调查
 教育培训 英文报告 英文资讯 专项调研 关于我们
 
 
 相关推荐
相关报告
促销区
名录数据
培训光盘
培训招生
相关情报
相关资讯
国内移动终端市场季度监测报告
A042007年02月05日 打印 发给朋友【进入IT博客】 【Email咨询】
 
报告字数:0
 
报告页数:0
 
报告图表数:0
 
纸介版定价(¥):15500.0
 
电子MAIL版定价(¥):16000.0
 
纸介+电子版定价(¥):16500.0
 
完成日期:2007-08-31 18:21:01.0
 
购买热线: 01088558943
  购买
 关键词
 
移动终端消费电子手机手机连锁手机渠道蓝牙手机家庭影院
电话摄相机数码相框数字家庭相机复读机学习机
游戏机DVDMP3MP4PMP
 报告简介
2006年,国内移动终端市场产销两旺,全年产量达4.5亿部,占全球手机产量的40%左右,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终端生产地;全年销售量达到1.38亿部,同比2005年增长45%.。从整体来看,国内手机终端市场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未来随着3C融合趋势的不断加强、移动数据业务的不断更新换代、国家对农村地区建设的加大投入及中小城镇的不断崛起,国内手机终端市场将迎来更加快速发展的时期。

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国内手机终端市场的市场集中度在进一步提高,国内手机厂商的整体竞争优势依旧不强。截止2006年第四季度,国内手机厂商的市场份额下降到24%。

2006年国内手机市场的功能热点依旧在音乐及照相,这些多媒体功能逐渐走向高精尖;同时,智能手机开始崭露头角,未来将成为新的增长热点。2006年,国内手机终端渠道市场扁平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强,运营商、终端厂商对手机渠道的介入力度在逐渐加强,家电连锁企业对手机零售市场的整体扩张速度有所加强,传统代理商的增长空间则主要集中在了低端手机市场。

 报告目录
一、手机市场发展环境 1

1.1 政策环境 1

1.1.1 手机生产牌照增至近90张 1

1.1.2手机充电器接口标准逐渐统一 1

1.1.3打击“黑手机”政策出台 2

1.2 移动运营市场发展状况 3

1.2.1移动通信用户规模 3

1.2.2移动通信业务量 3

1.2.3移动通信收入规模 5

二、手机市场规模及特点 7

2.1市场规模 7

2.1.1 GSM手机市场 8

2.1.2 CDMA手机市场 9

2.2市场发展特点 9

2.2.1 市场整体仍处快速增长阶段 9

2.2.2 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 10

2.2.3 市场竞争重点得以细分 11

三、手机市场结构 12

3.1 手机厂商竞争状态 12

3.2 手机消费市场竞争 15

3.2.1 销售热点多样化 15

3.2.2 品牌认知度 17

3.3 手机市场渠道竞争 18

3.3.1 手机渠道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 18

3.3.2 运营商手机定制模式日趋成熟 19

3.3.3 家电连锁企业扩张速度减缓 20

四、手机市场热点 22

4.1 手机功能热点 22

4.1.1手机拍照:百万象素是主流 22

4.1.2手机音乐:需求强劲上升 22

4.1.3手机智能:期待新的突破 23

4.1.4手机导航:稳步发展 23

4.2 手机价格趋势 23

4.3 手机研发热点 24

4.4 “黑手机”问题成为关注热点 25

五、本季要闻回顾 27

5.1 企业策略 27

5.2 手机厂商动态 28

5.3渠道动态 30

5.4 新产品动态 32

 

 

图目录

 

图1 2006年前三季度新增移动电话用户 3

图2 2006年第四季度移动本地通话量 4

图3 2006年第四季度移动长途通话量 4

图4 2006年各季度国内短信息业务量 5

图5 2006年第四季度国内移动通信业务收入 6

图6 2006年第四季度国内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占比 6

图7 2006年各季度国内手机终端产品销售量 7

图8 2003年-2006年国内手机终端产品销售量 10

图9 2000年-2006年国内手机市场品牌集中度 11

图10 2003年-2006Q4年国内手机厂商销量市场份额 14

图11 2006Q4年国内GSM手机市场各厂商销量市场份额 14

图12 2005年-2006年国内手机市场各类手机销售份额 17

图13 2006Q4年国内手机市场消费者品牌认知度 …………………….18

 相关报告
IMS/NGN Consumer Buying Decisions (February 2007)
2006年第2季度中国NGN设备市场季度监测 (2006年8月)
中国NGN新业务营销研究年度综合报告2006 (2006年7月)
2005-2006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NGN Services Market (February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