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帮助中心|添加收藏|English
 
     
  借鉴国际制造业品牌建设  
  实现中国制造品牌突围  
     
 

品牌是一个名称、名词、符号或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对于品牌拥有者来说,品牌是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承载的是消费者对品牌拥有者的产品或服务的认可。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品牌已经成为工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象征。企业是创造国家竞争力的主导力量,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品牌竞争力。从世界制造强国的发展历程看,构建以品牌为核心的竞争力就是这些国家迈向工业强国的共同特征。在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成为战略任务之一,培育品牌被明确为我国建设工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现状——品牌建设的普遍性问题

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的201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品牌仅有31个,其中制造业品牌仅7个,入围百强的中国品牌中仅7个,其中制造业品牌只有联想和海尔2个。而在另一榜单——2015"世界财富500强"中,中国入围企业有106家,其中制造业企业则有56家。两榜对比,充分显示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大而不强、世界级制造品牌缺乏的现状,与中国制造大国的地位、制造强国的追求极不相称。

1、品牌建设意识不足,缺少长远性

企业的品牌意识开发,在我国起步和萌发的时间都较晚。目前国内仍有很多企业缺乏品牌意识,很多企业的品牌认知仍然停留在较低阶段,没有将品牌建设加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中,只考虑短期的经营利益,没有打造品牌的长远意识。

由于制造业企业的属性,企业领导往往认为还是生产、研发、技术、销售的重要性更高,而忽视了品牌的重要性。很多中小规模企业,更认为自己企业还面临着生存问题,谈品牌为时尚早,做品牌是以后的事……事实上,国际上的大企业也都是从小企业开始的,但他们往往从一开始就具有长远的品牌经营理念,比如SONY,它在上世纪50年代只是一个替人家生产电子晶体管的小企业,但是盛田昭夫却认为应该有自己的品牌。于是SONY应运而生,而且从命名开始,SONY便站在了世界的高度。它始终坚持正确的品牌运作方式,不断创新,为品牌注入全新的内涵和活力,最终创建了一个世界级的品牌。

2、品牌建设没有系统性,缺少规划

很多制造企业在品牌建设上做过一些努力,但往往缺少系统性。一说到做品牌,很多企业的第一反应,就是取个好名字,设计漂亮的Logo和产品包装,然后就是做做广告、搞搞公关。他们往往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没有全面系统的品牌规划,今天做这块,明天做那块。这些片面的努力,大多都是查缺补漏式的,哪里有问题就往哪里去,不断为各种新问题疲于奔命。看上去忙个不停,做了很多事情,但到最后发现,终究还是没有建成一个成功的品牌,而品牌工作所面临的困惑却越来越多。因为他们片面地理解品牌,做的只是品牌的一个方面、一个局部,而没有系统思考,没有完成顶层设计和规划,品牌的很多本质问题没有想清楚,品牌工作缺少核心指导思想。

3、品牌建设投入不足,缺少科学性

除了食品、饮料等快速消费品行业,在我国制造业企业内部对品牌建设的投入较少,几乎成为行业内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企业领导人和经营者忽视企业品牌的建设,不愿意在品牌建设方面投入更多的金钱和精力,而企业品牌宣传投入力度也不够,一旦资金投入后,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效果就不会继续投资。也有很多企业认为,品牌经营耗资巨大,经营品牌对于企业来说往往伤筋动骨,非常危险。

的确,国内很多企业"粗放"式品牌经营对企业资源造成了巨大浪费,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但这并不应该成为更多企业放弃品牌经营的理由。实际上,如果采取了科学的方法和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来管理品牌,科学地进行品牌建设,不仅能够"低成本办好事",还能够让企业的投资更有效率。

4、品牌建设没有与时俱进,缺少创新

市场不是静止的,品牌也并非存在于一个时间的胶囊中,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客户的需求总是在不断变化,他们总是追求更好更新的产品,期待着功能更强的品牌。如果一个品牌总是一成不变,在人们越来越挑剔的眼光中,会被视作是守旧、保守、过时的而遭到抛弃。

这样的情况往往在一些经营状况良好的大企业中见到,他们对原有品牌形象产生了错误直觉,认为销售不错,品牌形象就不需要更新,对原有的品牌过于依赖,不到万不得已不做变化,没有及时为品牌注入新鲜形象。比如李宁、大宝、红旗等品牌都曾有过很高的知名度,但现在这些品牌的形象却已经老化,曾经的一线变成了二线,有的甚至已经销声匿迹。

5、品牌建设只重"建设",缺少管理

强大品牌的塑造不能只靠建设,还要同时做好管理和维护。但在实际中,很多企业往往只重视"建设",总是在品牌的形象设计、传播、公关等工作上往前冲,在品牌建设工作的组织结构、职能设置、队伍建设、制度流程、评估考核、调研审计等方面却少下功夫。很多企业没有专门的品牌部门,所谓的品牌职能也只是VI、展会、宣传、专利等几项,并且,这些职能还往往散落在市场部、企业文化部、宣传部甚至技术部等不同部门,结果就是品牌职责不清,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同时,很多企业也缺少专业的品牌管理队伍,人员配置不足,人员的专业性不够,只能做些简单的品牌工作,无法从更高的层面理解、规划和推动品牌建设。管理保障的缺失,十分不利于品牌建设。

 
借鉴——国际制造业品牌建设之路

1、统一的机制和完善的政策法律

美国具有众多提供技术支持和营造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的机构,如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STC)、专利商标局(USPTO)等。

以专利商标局(USPTO)为例,其主要职责是为发明家和他们相关发明提供专利保护、商品商标注册和知识产权证明。

美国政府禁止各部门直接从外国公司采购。如果外国公司想参加美国政府采购,则必须在美国设分公司或在美国寻找代理商。

美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鼓励技术发明和创新以及促进技术转移的法律体系,如《反垄断法》、《技术创新法》、《联邦技术转移法》、《专利法》、《知识产权法》、《发明人保护法》等。

2、手段多样的品牌形象塑造

美国企业普遍认识到,形象是品牌的根基,反映了品牌的实力与本质,所以十分重视塑造品牌形象,包括产品形象和社会形象。

产品形象是品牌形象的代表,是品牌形象的物质基础。美国企业对产品标志的设计非常重视,同时十分重视广告对打响产品知名度的作用,认为好的广告可以引起消费者购买该商品的欲望,直至促进消费者的购买行动,因此不惜花费巨资做广告宣传。

社会形象是指品牌通过非盈利的以及带有公共关系性质的社会行为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美国企业十分重视企业社会责任(CSR)对品牌社会形象塑造的作用,认为赞助公益事业可以为企业向外界树立一个负责、积极的企业公民形象,是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的主要途径。美国企业十分热衷参与员工志愿者活动、慈善事业捐助、奖学金计划、发起设立公益基金会等公益活动。

3、多管齐下的质量监督检验

美国十分重视产品质量对品牌的影响,从法律监督和质量检验上多管齐下,从而维护了美国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美国法律规定,由于产品缺陷引发消费者人身或财产损害,企业要付出高额的赔偿代价。为了规避风险,企业往往选择购买产品质量责任保险,保险公司为了正确评估风险和确定保险费率,会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审核评价,从而起到了监督的作用。

针对涉及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美国政府设立了集进口、出口、内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三种职能于一身的专门管理机构。以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为例,其职责是确保美国生产或进口的食品、化妆品、药物、生物制剂、医疗设备和放射产品的安全。在消费者保护方面,美国设有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其主要职责是对消费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制定标准和法规并监督执行。

美国有众多的民间检测认证机构,为客户提供各类专业性的质量检测认证服务。以消费者联盟(CU)为例,它是一家独立的非盈利机构,拥有自己的国家测试与研究中心,对市面上的产品进行检测并评分,结果被刊登在《消费者报告》上并对外发布。

4、持续的投入和宽松的融资渠道

持续的科技创新投入助力美国制造业品牌保持强势。

美国是全球科学与工程研发支出最多的国家,占全球研发经费总数的27%。2013年美国研发总支出达4561亿美元。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是研发投入的中坚力量。

美国很多企业内部设立了专门的研发机构,对产品的研发创新投入力度巨大且长期坚持。

2013年企业研发投入达到3225亿美元,占全美研发支出的71%。2003年至2013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美研发总投入的比例均在68%—74%之间。

同时,美国联邦政府机构、大学和学院以及非盈利机构也积极参与研发投入。

美国完善的金融市场为企业提供了宽松的融资渠道。

2014年,包括企业、对冲基金、互惠基金、私募股权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在内的投资者对美国私人企业投资了521.2亿美元,同比增长47%。其中,有313.5亿美元投向了成熟企业,创下历史新高。

1、国家层面对制造业大力扶持

多年以来,无论是应对战后重建或是国际金融危机,德国始终坚持"实业立国"发展战略。德国工业发展的宗旨是制造高使用价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

为此,德国从制定国法、发展战略规划及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到税收、贷款、培训及信息服务等方方面面,对制造业进行全方位的支持。

德国政府先后颁布了《生产2000》、《反对限制竞争法》、《中小企业促进法》及《工业4.0》等政策来扶持制造业的发展。正是对制造业的执着和专注,使得德国在制造业领域打造出众多知名品牌。

2、严谨的工业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

通过德国标准化委员会制定在装备、化工、节能环保、安全技术等几乎所有领域的标准,德国对行业产品进行统一规划,约90%的标准成为欧盟乃至全球范围内通用的标准。

"德国标准"每年为德国制造业创造高达180亿欧元的价值。同时,德国通过独立于政府和行业协会以外的认证和监督机构,建立了公平公正客观的质量认证和监督体系,对企业制造流程和产品进行检测,使得产品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德国标准"和完善的质量认证体系调动了本土企业间的良性竞争,确保了德国产品的高质量高品质,提升了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3、大批富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

德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数量的95%以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0%。德国中小企业大多为家族式企业,专注于在某一细分市场生产单一产品,并通过对该产品不断的改进创新,迅速占领国内国际市场,成为全球市场的领导者。

如,只生产螺丝、螺母等零部件的伍尔特公司,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有近300家销售网点,其产品应用上至卫星下到儿童玩具,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领域;生产卷烟机器的豪尼公司拥有全球市场90%以上的份额;生产口琴、手风琴的MATT公司拥有全球85%的市场份额。正是由于德国中小企业专注于某一细分市场的品质及源源不断的创新力,使得德国制造业品牌在全球遍地开花。

1、以提升产品质量为根本

二战结束后,日本开始走上工业强国之路。 1946年,日本成立了科技联盟,该组织成为提升日本质量管理水平的核心机构,对日本的产业界发展和改革起着重要作用。日本应用西方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同时,注重与日本的现实情况相结合,提出了"在全面质量管理变革中转变全体职工思想"等变革性管理观念。将质量概念不单纯停留在产品上,而是从工作质量、人才素质、管理质量等各个方面提升公司整体的品质。随着制造质量的不断提升,日本品牌的影响力也逐步建立起来,丰田管理模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TPS)也成为全球企业争相效仿的管理典范。

2、在意细节精益求精

日本企业在打造制造业世界品牌过程中注重细节,认为细节是成就产品和企业的关键。在制造业进入规模化、批量化生产,采用大量自动化设备的今天,制造业企业要想在行业中保持自身的领先优势和竞争实力,必须更加注重生产和经营中的细节。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LP)的理念已经根植于日本企业的方方面面,丰田等一批日本制造业企业品牌建立过程中正是遵循这一理念。

在生产方式上,日本企业采用整体、规范、流程化的操作方式,以实现合理的产品制造和资源节约。在企业管理上,从员工的着装、工作时间、人才培养到企业文化无处不渗透着精益求精的理念。通过有效管理降低不必要的浪费,追求更好的工艺流程、更高的质量水平,充分利用资源,将其功效发挥到极致。在此过程中,企业通过追求卓越的过程自然提升了整个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品牌效应也能够得以实现。

3、注重传承兼顾创新

日本超过百年的老牌企业已经超过2万多家,历史悠久,注重传承已经是日本企业发展的一大特点。在固守传统的同时,日本品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时刻重视与最新的生产工艺、制造理念相结合,以开创性的思维、国际化的管理模式推进自身的品牌建设。注重企业管理与文化的衔接,将哲学价值观、经营观、团队意识等概念注入企业管理理念中。同时,日本企业注重绿色环保理念,通过研制环保型产品和绿色低碳发展保持产品的研发创新和卓越的性能。

 
突围——创建制造企业品牌的成功路径

1、以品质为核心,走品类扩张的创牌之路。

海尔是这种模式的佼佼者,海尔的缔造者张瑞敏在1985年,抡着一把大锤砸醒了海尔员工的品牌意识、市场意识,为海尔奠定了以品质为核心的"品牌战略"。通过引进先进生产线和领先的质量管理与流程管理思想,张瑞敏为海尔投入到市场的产品的高良品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是品类扩展,在后来的道路上,海尔通过多元化发展战略,以"快鱼吃休克鱼"的方式大刀阔斧地进行兼并、收购,并复制海尔的品牌文化,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为海尔打造"世界品牌"建立了强大的品牌资产。

2、以强大的营销能力进行业务创新和资本创新的品牌涅槃之路。

联想是这种路径的成功范例,柳传志及其管理班子就像一位蓄势待发的"抢断王",从最早的"联想汉卡",到IBM微机的代理商,再到创建自主品牌的电脑生产商和销售商,最后反向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最终将联想打造为全球销量第一的电脑品牌。

3、以国际代工(OEM)为基础,通过逆向研发和低价策略向市场推出新产品,走快速迭代和市场占位之路,进而积蓄研发与资本优势,实现自主创新完成品牌的迭代。

中国的制造业基础薄弱,创新研发能力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通过做代工获得生产设备、先进的管理经验,并培养了技术人才,然后实施逆向研发,快速抢占市场,是中国制造业的真实写照。华为、中兴、吉利等大量后来声名鹊起的企业,都经历过这样的发展阶段,但最后都必须创建自主品牌,进行自主创新,才能实现品牌的迭代。做逆向研发并不是中国制造业的"专利",在知识专利壁垒高筑的今天,发达国家在高端产业领域依然效仿这种模式。但能否在市场立足,实现长远的发展,仍然需要建立自己的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

 
  CMIC相关专题 更多
  CMIC研究报告 更多
· 中国医药制造企业经营数据分析报告 2016-07-07
· 2015-2016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报告 2016-03-10
· 2016-2020年中国女装品牌市场分析及供需格局预测报告 2016-03-07
· 2016全球与中国市场制造执行系统(EMS)深度研究报告 2016-07-11
· 2016-2020年中国船舶制造业现状分析及供需格局预测报告 2016-03-14
· 2016-2020年中国微电子组件制造(J4067)行业发展与投资 2016-05-24
· 2016-2022年中国品牌皮具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2016-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