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5-08-02 13:20:41
来源:蔚深证券
作者:郑晓峰
我国数字电视产业规划:
2001年11月广电总局发布《广播影视科技“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正式提出了发展我国数字电视的规划,2003年6月12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宣布将采取分阶段、分区域、分区分片整体平移的方法完成数字化过渡,启动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工作,对于新建有线电视网络、有线电视网中新建小区、楼宇的网络,有线电视用户应直接接入为数字用户,对于西部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以及不适合发展有线电视的地区,可以考虑向卫星接收方面发展。
2.数字电视产业投资机会
2005年开始,数字电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今年数字电视标准将会出台,可能采用欧洲DVB-T和清华DMB-T的标准分别实施。为加快数字电视发展规模,广电总局强力推行“青岛模式”。许多省(区、市)相继成立了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省政府领导或市委、市政府领导为组长,计委、经委、广电、财政、物价、税务、信息产业等相关部门参加,负责具体协调、落实等相关工作。5月11日国家开发银行宣布向数字电视产业每年发放100亿元,总共500亿元的长期政策贷款,支持数字电视发展。
数字系统设备市场
数字系统设备市场主要来自电视台的改造投资,包括摄录制作系统、编辑演播系统、发射传输系统、监测监控系统的改造投资,据估计全国数字电视系统设备改造投资总额约250亿元,2005-2009年年均投资额在50亿元以上。
网络传输市场
数字电视要求对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改造,采用双向改造的成本平均为500-600元。2004年有线电视用户为12472万户,据赛迪顾问预测2005-2009年有线电视用户分别为13082万户、13580万户、13947万户、14166万户和14329万户,由此带来的市场总额为700-800亿元,平均每年市场投资在150亿元以上。
数字电视运营商市场
数字电视运营商在整个产业链中是最大的收益者,主要通过收取收视费和开展增值业务等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根据已经确定付费电视价格体系的城市情况,每户每年增加的平均付费在150元左右。数字电视运营商将逐渐步入收入快速增长期。
数字电视机市场
目前我国模拟电视机用户保有量接近4亿部,随着数字电视推广速度的加快,数字电视机将释放出巨大的市场。
数字电视机顶盒市场
数字机顶盒是目前收看数字电视的必备设备,我们估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数字机顶盒是家庭数字电视的首选,主要有运营商集中采购,免费向用户提供,这样数字机顶盒市场将主要以基本型、价格低的国产产品为主,生产商的利润空间会有所降低。据赛迪顾问预测,市场的爆发增长期要到2007年才会到来。
资料来源:CCID
2005-2009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趋势
3.投资风险分析
政策风险
数字电视产业是主要依靠国家政策发展的产业,最大的风险就是国家政策走向。目前广电系统经营机制没有转换,系统内呈区块分割状,隶属于各地政府行业,政府的支持力度也直接干涉到数字电视的推广,政府干预是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最大问题,随着IPTV技术的成熟,数字电视和IPTV是竞争还是走向融合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广电还面临着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等市场巨头的竞争压力,数字电视和IPTV的技术和市场竞争结果都会左右政策的最终走向。
技术风险
数字电视各产业链上都有很高的技术要求,技术投入成本大,提高了产业进入者的技术和资本门槛。清华DMB-T标准的大规模应用还缺乏成熟市场运用的检验,标准迟迟不出加大了产业风险,加大了产业链上相关厂商的技术研发成本,如部分数字电视机厂家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研发生产符合欧洲标准的数字电视机,机顶盒生产厂家转向IPTV,广电网之间没能实现互连互通,也影响了产业的盈利模式和发展,产业进入者面临较大的技术风险。
市场竞争风险
国内厂商在产业链的前端缺乏较强的竞争能力,主要市场在于数字电视终端设备,传统家电巨头的市场竞争已经转向数字电视市场,摩托罗拉和联想等IT巨头的加入加剧了市场竞争压力,国内生产机顶盒的厂家众多,会否走回家电行业的原有竞争格局,市场风险是国内厂商所不能忽视的。
资金风险
数字电视产业链上各环节对资金的需求都很大,特别是内容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的投资大、回收周期长,需要强大的资本支持,而目前国内内容提供商和运营商都缺乏直接融资的渠道和能力,会存在资金断裂的风险。 (if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