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更多>>

赛迪院长张立:中国新

全球范围内,中国步入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文章 > 网络通信
我国电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04-07-28 17:01:30

来源:赛迪网-《中国电子报》

作者:陶青

【打印】 【进入博客】 【推荐给朋友】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政策研究所发展战略研究部副主任 陶青

行业整体发展平稳

收入用户双增长,量收不平衡矛盾依然存在

我国的电信行业自2003年以来呈现平稳发展的总体趋势,业务收入、用户数量和业务量都稳定增长,特别是宽带用户出现较大的增长,但是整个行业并没有新的显著的收入增长亮点。

2003年,全国电信业务收入4620亿元,同比增长12.3%;截至2004年3月,已完成电信业务收入1249.4 亿元,同比增长14.6%。自2003年以来,各月的业务收入基本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但是就增长率而言,与2001年15%、2002年14.4%的收入年增长率相比,还是呈现出下降趋势。

电信业务收入中,移动通信业务和本地电话业务是主要的来源,分别占总收入的51.2%和31.6%,长途电话收入占11.2%。2003年,数据通信业务增长最快,同比增长29.3%,但仅占整个电信业务收入的5.5%。这种结构在2004年一季度基本没有发生大的变化,长途收入大幅增加,移动、本地和长途收入分别占收入比例的43.3%、31.4%和19.1%,数据业务收入继续增加,占5.9%。

从用户的发展看,我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数量已经成为世界首位,互联网用户数量全球第二。

2003年全国固定电话用户总数达2.63亿,平均月新增固定电话用户414.7 万户,超过2002年的平均月新增用户数100多万。到2004年3月,全国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8108.1 万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4.58%。这种增长主要得益于无线市话用户的带动,其中新增无线市话用户占新增用户的50%左右。

移动电话用户的发展速度更快,2003年总用户数达2.69亿户,平均月新增移动电话用户525万户,同比增长30.6%。截至2004年3月,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达29030.5 万户,同比增长率为31.07%。

尽管用户数量保持了较高的增长,但是业务收入的增长远落后于业务量的“增量不增收”现象依然突出。从近三年业务总量的增长率和业务收入的增长率差异可以明显看出这一趋势。

电信网络规模继续扩大,投资进入平台期

电话网络容量继续增长,2003年,全国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含接入设备容量)达到34470 万门,增长20.3%;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33200 万户,增长21.2%。

在基础传输网络方面,2003年,光缆总长度达到252万公里,较2002年增长了27万公里。其中本地中继和接入光缆长度达197万公里,为宽带的迅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此外,2003年,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达20G,全国从骨干网到城域网都基本实现了宽带化,并形成了以ADSL为主,LAN等其他手段为辅的宽带接入网络能力。今年运营商在网络宽带化方面的改造力度将继续增加。

在投资方面,经过2000年和2001年每年超过2500亿元的投资高峰,2002年迅速回落至2000亿元左右,2003年则小幅增长至2200亿元。考虑到3G和下一代网络的投资时间表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而运营企业的效益考核也日趋严格,因此,2004年的投资也会保持比较稳定的水平。

业务替代性趋势增强,城乡差距不容忽视

移动电话本地通话时间自2003年2月以来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04年3月的移动电话本地通话时间已经长达693.5 亿分钟,比去年同期的423.23 亿分钟增加了63.86%。同时,也远高于2003年每月均值481.1 亿分钟,增幅为44.15%。因此,预期未来移动电话本地通话对固定电话本地通话的冲击仍将持续。

IP长途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对传统长途电话的替代性作用更为明显,占长途业务量的比例接近45%。

而自2003年年底以来,固定长途业务和移动长途业务的新增通话量都大幅度下降,尤其是移动长途业务下降较快。在新增的长途电话业务量中,IP长途通话量已经超过45%。IP电话对传统长途和移动长途的替代作用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延续。

2003年年底,在2.63亿固定电话用户中,城镇固定电话用户占总用户的65.05%;农村电话用户占总用户的34.95%;与2002年年底63.39%和36.61%的比例比较,城镇用户比例持续增加,而农村用户比例下降。到2004年3月,这一趋势仍在延续,城镇和农村电话用户比例分别为65.75%和34.25%,这说明缩小数字鸿沟的任务,发展落后地区和省份电话用户的任务依然艰巨。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总体结构保持稳定

2003年以来,主要电信运营企业之间的竞争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与2002年相比,除中国联通的市场份额有明显提升外,其他几家波动幅度并不大。

在各业务领域的市场竞争中,尽管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营销费用不断增长,用户的ARPU值不断下降,但在增长相对稳定的市场中,实力相当的对手间竞争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2003年,各企业在固话业务、移动GSM业务和CDMA业务上用户的ARPU值下降幅度均在10%以上,可见竞争之激烈。

而从竞争的结果——市场份额来看:在移动市场上,中国联通经过一年的努力,用户市场份额从33%上升到34.2%;在固定电话用户市场上,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两家几乎占据99%的市场份额;同样,在宽带业务市场上,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也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根据目前的竞争态势,2004年仍然是市场拉锯战,各企业在尽力降低客户流失率的同时,开发新客户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工作重点,但是市场份额和竞争态势不会发生巨大变化。

频出管理举措 酝酿重大变革

电信强国目标引领行业发展

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寻找新的行业发展增长点,引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政府关心的重点。电信强国和电子强国战略的推动,将塑造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强大的电信产业及有国际竞争力的电信企业。

《电信法》翘首以盼,年内将有重大进展

《电信法》的起草从正式启动以来,目前已形成了草稿第三稿,对包括信息产业部各司局、各地通信管理局、主要电信运营商、电信法立法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有关部委及相关单位的意见征求工作已经完成。根据立法计划,在2004年6月份之前将完成相关起草工作,提交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法制办再通过征求意见对重点问题进行协商;6月或8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再由全国人大的内部工作委员会审议并由人大常委会正式讨论是否通过,或者提交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去通过。根据目前的进展,信息产业部将按照既定的进度表及时将草稿送出。

行业监管力度加强,塑造健康有序发展环境

2003年下半年,国务院出台了75号文件《关于加强依法治理电信市场的若干规定》,成为加强电信市场监管的有力工具。今年的监管工作将以全面贯彻落实75号文件和信息产业部的具体规定为重点,对阻碍互联互通、价格无序竞争等问题进行综合治理,以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电信市场秩序。

为了加强对通信网间互联互通情况和通信质量的实时监测,增强电信监管部门和司法部门调查取证的能力,信息产业部于2003年年末已全面启动网间结算及互联互通监测系统工程的建设。从2004年一季度的工作进展看,各省管局都在进一步规范网间通信质量日常管理制度和协商机制,落实网间互联互通质量日常检测和定期报表制度,完善网间互联互通障碍定期通报制度,并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网关局和互联中继的建设及扩容工程,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增加中继难、网间话务量高等影响网间通信质量的问题,提升网间通信能力。

普遍服务问题的解决目前是通过分片承包的方法暂时过渡,对于各企业分片范围内的业务、技术试点地区,信息产业部都已提出了明确的进度表以保证对该工作的推动。与此同时,关于普遍服务基金管理办法和普遍服务的管理办法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以期给出长久的解决之道。

在短信息服务业务方面,信息产业部于4月发布了《关于规范短信息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针对短信息服务的提供流程,在市场准入、业务宣传、订制申请、服务提供、方便退订、收费透明化、处理投诉、违规处罚等多个环节,提出具体要求,严格规范短信服务市场。此外,信息产业部在计费检测到手机辐射标准以及强化手机牌照规则等方面都加强了监管措施,这些都体现了监管部门维护消费者利益、塑造良好竞争环境的意图和决心。

3G测试和NGN等相关研究均在正常推进中

从今年3月底开始,信息产业部3G外场第二阶段测试全面展开,六大电信运营商在信息产业部的统一组织下,分别基于不同的标准,对设备和终端进行外场测试。国内六大电信运营商、九家国内外主要的电信设备商和十多家知名手机厂商为此次测试提供了各自的设备和产品。根据相关部署,在外场测试中,首先接受测试的是 WCDMA 技术标准,系统商、设备商、手机商、运营商全部上线;4月底测试 CDMA2000 标准;5月后验收国内的 TD - SCDMA 标准。到今年9月,有关部门将完成测试和总结工作。此外,NGN和IPv6的相关研究和实验工作都在顺利进展之中,部分运营商的软交换业务实验将在今年进入试商用阶段。

(责任编辑:彭正群

相关报道
  • --

联系我们:8610-8855 8955 zhouhl@staff.ccidnet.com

广告发布: 8610-88558925

方案、案例展示: 8610-88558925

Copyright 2000-2011 CCIDnet.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000080号 网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