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4-13 08:46:23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
每年的3月底、4月初,惯例都是彩电企业集体亮相新品的时候,表明本年度市场押宝的方向;今年,不管是国外品牌还是本土巨头,扎堆3D 电视蔚然成风。
这个春天,这一年,属于3D。
即便如此,试图让视界更立体、更清晰的3D风潮,却依然没能让我们拨开眼前的迷雾:关于3D,蜂拥而至的背后,掩藏的是刚刚开始的技术路径分歧,而远非表面的一团和气。不过,对消费者而言,辩论总是有利于擦亮眼睛,厂商竞争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
3D新品本周集体亮相
对于3D电视风潮席卷的力度,这几日行业的风向或见一斑。3月31日,康佳在上海发布网锐智能健康3D电视战略;此前一天,创维在北京举起3D大旗;3月29日,索尼在沪阐释了2011年的市场战略,核心同样指向3D。记者昨日更从消息人士处获悉,将于4月8日举行的“2011中国深圳消费电子展”,松下更将以一台85英寸和4台65英寸的3D等离子电视机 ,构筑一幅身临其境的3D全高清 生活图景,以此展示向中国3D电视市场扩张的决心。
集体趋之若鹜,是否意味着中国彩电市场已经到了3D为主流的变局时刻?相关数据似乎对此并无足够的支撑。有机构调查显示,自2010年3月全球首台3D电视机上市至今年1月,国内3D电视机累计零售量为15.1万台,零售额25.9亿元。来自奥维咨询(AVC)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彩电市场预计零售量为3998万台,同比增长16%,其中平板电视 零售总计3558万台,占比89%。去年国内3D电视销量仅占平板电视总销量4%左右。
3D渐成平板电视标配
不过,企业对3D电视的规划显然要激进得多。目前国内市场销售3D电视的品牌有12个,销售的3D电视型号60多款。眼下这波攻势,仅康佳就推出5大系列30余款3D新品;索尼也是一口气亮相了17个型号的3D电视;创维则提出,今年目标是实现3D电视销量达到150万台,在整体销售占比中要达到20%以上。康佳集团 副总裁穆刚甚至称,“我们已准确把握住智能3D产业变革及商业模式 转变的良机,这也是中国彩电产业未来3-5年的发展方向。”
在国内外制造商信心十足的背后,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盯住了一组实证数据:今年1月份3D电视放量增长,创上市后新高,中国市场单月销量达5.4万台,环比增长81.2%,在一二级市场零售占比已达5.6%。在他们看来,3D电视爆发的临界点已经来临。行业调查机构中怡康为此摆出观点:2011年,各大厂商将全面在LCD、PDP 和LED三大类型平板电视类型上植入3D技术。康佳集团总裁陈跃华等更直言,3D有望逐步成为主流平板电视的标配功能。
3D电视+智能电视=……
如果说,技术的纷争是引导3D电视“如何看”的问题,那么新商业模式的构建,就是要解决3D电视“看什么”的问题。2010年是3D电视在中国破局的元年,《阿凡达》再唯美,也有让人腻的时候,如何突破节目源稀缺的制约,是关乎3D电视能否大规模普及的另一个关键要素。
仔细观察近期国内外彩电品牌的举动,不难发现,与3D电视一道亮相的,是智能电视。智能概念的出现,是一年前被中国彩电业捧为主流的“互联网电视”的升级版。互联网电视在2010年5月陷入国家广电总局监管条令之后便一蹶不振,直到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电视出现。
康佳集团总裁陈跃华透露,今年3月,康佳发布了国内首款搭载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3D电视,直接将智能与3D捆绑在了一起;此次携手国内新媒体视听业务运营商百视通 ,就是要通过智能电视的网络功能解决3D电视片源问题。创维集团 副总裁杨东文也认为,2011年应该算是智能电视的元年,3D与智能的结合将使得中国彩电市场的竞争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这涉及到家电企业商业模式和内容管控模式的改变。即所有的彩电企业将从单纯的硬件产品销售转变为产品与内容服务并举的模式,由此便引发了彩电企业从单纯销售电视转变为联合内容提供商共同发展。
据悉,夏普与百事通、索尼也与内容提供商华数传媒也分别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外彩电企业眼下都在3D和智能电视的功能融合上一起奔跑。
3D电视今年再降两成
随着厂家大规模介入,3D电视的价格开始大幅度走低。今年3月初,创维首先打响价格跳水战,其中42英寸一款3D电视定价在5000元出头,与同尺寸普通液晶电视价格相当,随后康佳、长虹等彩电厂商也相继跟进。目前大部分3D电视机价格相较半年前已经下降了20%-30%,有人预测,今年3D电视价格继续有两成的降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