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

5月15日,以“重新定义数据价值”为主题...更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文章 > 网络通信
安装成本限制了FTTH的发展

发布时间:2004-06-18 17:25:00

来源:赛迪网

作者:Jeff Hecht

【打印】 【进入博客】 【推荐给朋友】
美国地区电话公司曾将光纤接入搁置在一旁,不过随着带宽需求的增长,FTTH也慢慢地获得增长的动力。

FTTH所面临的令人困惑的景象目前正逐步得到改善,尽管这不是大多数观察家所预期的。目前处于世界领先的是日本,康宁的调查显示2003年日本国内有900,000户家庭铺设了光纤线路,而目前已经超过百万大关。北美地区的FTTH用户数量仅仅有100,000户,仅占世界总量的7%,而且这7%当中加拿大就占据了30%。

由美国FTTH委员会(www.ftthcouncil.org)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9月美国至少有90个社区开始铺设光纤到户。事实上,这些网络主要由城市,城镇或郊区的电气公共事业公司,小型城镇电话公司,或者是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建设的。所有这些加起来,当时美国有70,000个FTTH用户。

FTTH的由来

FTTH的概念诞生于30年前,那时候人们谈论未来能提供各种各样先进电信服务的“有线城市”中就提到了FTTH,不过当时人们并不清楚未来需要何种服务。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兴服务不断出现,美国第一大电话公司AT&T率先推出视频电话服务,与此同时,FCC也在积极推动交互式电视的发展,另外互联网业务以及其他新兴服务也正快速增长。日本在铺设FTTH网络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在1978年Hi-OVIS工程开始启动,在横须贺—大阪的“新城镇”里为150户家庭铺设了光纤线路。该工程开了视频点播(VOD)和早期在线信息服务(名为videotex)的先河。Hi-OVIS工程运转了8年,共耗资100亿日元(大约8000万美元)。

图2:从1984年Viewtron系统中采样的videotex图像。通过电话线来传送数据,显示在一个电视机屏幕上,具有严格限制的分辨率,不过这种概念是全球网(World Wide Web)的先驱。

紧接着就是其他的实验。1981年,加拿大Manitoba电话系统公司启动了一项耗资700万美圆的试验,为Elie和Ste. Eustache的郊区城镇里的150户家庭提供光纤服务。那里的郊区居民每家拥有10组电话线以及两个广播电视通道,可以享受到诸如专用电话线,videotex以及有线电视服务。不过Elie的试验和其他地区的试验都得出相同的结论——那就是用户并不愿意为这些新兴服务支付更多的费用,这使得服务商很难收回成本。再说绝大多数用户并不关心诸如videotex和自动抄表这样的服务,电话公司观察了又观察,认为获得的收入还不足以支付安装费用。

光纤在分布网络里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有线电视公司研制出的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 : hybrid fiber coax)系统通过光纤连接到附近节点,从而分配电视信号。地方贝尔公司也通过光纤将信号传送到本地节点。电话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重新看好光纤技术,那时候电话公司在视频市场面对有线运营商的强烈竞争而急需一种高带宽技术,不过他们最后选择了数字用户回路(DSL)技术,因为DSL技术可以使用既有的铜缆网络,无须重新铺设新的网络就可以直接将信号输送到用户家中。另外,运营商在升级网络时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这使得光纤的推广速度很慢。

互联网和宽带服务

互联网的爆炸性增长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拨号上网可以满足电子邮件的接收,不过其最高速率只有56Kb/s。面对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拨号上网早已不堪重用,有线modem和DSL顺势崛起,电话公司对数据传输重新包装,宽带用户持续增长,按照TIA的统计,到2003年,美国的宽带用户已经达到了2160万户。这一数字已经接近全美家庭数量的20%。

不过有线modem和DSL仍然有其弊端。这些宽带接入方式并不适用所有地方。有线服务并没有完全普及,许多系统需要升级到便携式有线modem。而且一个长期问题是今天的宽带在其带宽周期内并不一直是“宽”的。今天的速率范围在300kb/s到1.5Mb/s之间,这样的速度听起来很快,不过当你要下载最新的微软更新软件或向远方的亲人发送视频图像时就显得很慢了。这就需要带宽升级,而光纤带宽比有线modem和DSL高上千倍,因而将光纤引伸到家庭用户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日本政府近年为了实施“e-Japan”工程而积极推广FTTH网络,目前日本已经在这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预计到明年末将有1000万户家庭开通100Mb/s的光纤链路,3000万户家庭开通10Mb/s的DSL宽带,发展速度快于美国数倍。日本政府鼓励电话公司和公共电气公司发展这种业务,不过日本政府不打算提供津帖。在该市场主要的电话公司NTT东和NTT西公司已经铺设了大量光缆,这些光缆经过数百万户家庭,并且具有很高光纤数。这两家公司目前的FTTH用户数已占全日本900,000个FTTH用户数的70%。

尽管到明年实际的FTTH用户数量可能不会达到1000万这样天文数字,但日本的这种进步还是使人印象深刻。日本至尽仍未打破有线电视和电话业务的界限,因此电话公司不能提供视频业务。他们也不想将电话流量转移到基于光纤的VoIP业务上,因为电话公司不想失去那些基于现有网络的且利润可观的传统电话收入。到目前为止,光纤到户的速度可以达到100Mb/s,现在困扰人们的问题是内容和应用的缺乏。日本目前正开始进入“e-Japan”第二阶段,即开发应用在这些高速系统上的内容和服务,相信随着内容和应用的充实,FTTH必将出现大规模的普及。

美国有一个比较高的订户率(take rate),即在200,000个家庭里有三分之一的家庭开通了光纤服务。不过基数很小,只有7万用户,还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不过美国的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已经将宽带列为未来6大发展目标之一,但是由于电话公司必须与竞争对手分享光纤网络(尽管这一政策已有松动,不过他们仍心存疑虑),因此光纤到户还面临一些障碍,结果,地方贝尔公司都不愿意进行这方面的大规模铺设,从而使主流宽带技术由光纤技术转移其他技术,不过未来光纤接入仍有可能夺回主导地位。

高档郊区住宅开发商目前已经将光纤视为一条有效的销售工具。铺设光纤并不会显著增加他们的成本,因为这些开发商本身就要铺设大量的公共设施,而光纤网络可以跟这些公共设施一起铺设。而且现在看来FTTH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公共设施的。

目前,美国的独立电话公司和小型合作服务社区也正在铺设FTTH和FTTB网络。这些为郊区和小城镇居民服务的公司和社区可以从政府那里贷款,解决了资金的压力,而且在他们想升级网络时,也无须担心股东是否批准。

UTOPIA之争

这种风潮正在中小城市蔓延。去年,犹他州的Provo市就走在这股风潮的前列,该市已经就其下属的能源部门PCP来为该市居民建设一条遍布全城的FTTH网络举行了公民投票,决定先在300户家庭进行示范。而一个称为犹他州电信开放网络机构(或称为UTOPIA)也在2003年成立,该机构包含犹他州的18个城市,比如盐湖城和Provo市。该机构的成立旨在使美国盐湖城和17个犹他州城市实现光纤到驻地(FTTP),目标是使25万个家庭和3.5万个企业都实现光纤接入。这使得其他地区的政府官员备感压力,他们在私底下抱怨,那些投资人持有的有线和电话公司在铺设这种用户需要的FTTH网络时,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不过这项计划遭到了当地的电话和有线运营商的反对,Provo市政府已经计划在自己的网络上提供因特网业务,不过Qwest 和AT&T宽带(如今的Comcast)则成功地游说了犹他州议会来阻止政府部门从事这种业务。运营商表示,政府部门应该主管通信业务,而不应该参与竞争。政府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制定相关的光纤网络鼓励政策,让企业自行去承担风险。犹他州议会批准的新法案允许Provo市政府在其自己建造的网络上批发业务,不过他们必须要允许其他人来进行零售业务。该案目前正在审理当中,等待着美国最高法院的裁决,相信最后裁决的结果将影响深远。

Verizon的大计划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的大城市和郊区的人们很少有能认识到FTTH所带来的好处的,这就使Verizon多次宣扬的FTTH计划面临严峻的考验。尽管如此,目前SBC, BellSouth以及Verizon还是在全业务接入网(ASON)标准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国际电信联盟ITU也已经批准了100Mb/s PON草案——ITU standard G.983。同时ITU也批准了GPON草案,不过该草案受到应用在其他地区的以太点对点网络架构(EPON)的严重威胁,比如说日本,不过ITU的决议让这些地方贝尔公司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尽管到目前为止FTTH的设备成本已经下降很多,但FTTH的安装成本却居高不下。例如如果要铺设新型“drop in”光缆,费用都是很高的,尤其在那些需要将光缆埋在地下,或者是每个房屋都需要从路边引光纤到家门口的时候。私人电话公司的CEO们在了解到相关预算后将FTTH计划束之高阁,因为他们不能使股东们获得很低的投资回报率。而政府部门却不担心这个。正如PCP的一位发言人所说的,“我们的用户就是我们的股东。”

(责任编辑:崔 澎

相关报道
  • --

联系我们:8610-8855 8955 zhouhl@staff.ccidnet.com

广告发布: 8610-88558925

方案、案例展示: 8610-88558925

Copyright 2000-2011 CCIDnet.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000080号 网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