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赵卫东:中国上市公司

2019年11月8日,2019第八届中国...更多>>

樊会文:信息消费成为

当前,全球范围的信息革命深入发展,互联网...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投资咨询 > 投资研究
东软集团:老牌IT龙头从数字圈地到数据圈地

发布时间:2017-10-31 17:34:50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打印】 【进入博客】 【推荐给朋友】

    

    证券时报记者 孙宪超


    9月20日,东软集团围绕云南省大健康产业蓝图,与云投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9月18日,东软集团与普洱市政府签署《智慧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7月17日,东软集团与锦州市政府、锦州医科大学共同签署《大健康战略合作协议》......


    今年1月初至今,东软集团已经先后与山东省烟台市,辽宁省抚顺市、丹东市,湖南省湘潭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等城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截至目前,东软集团已与20多个城市签署了健康城市战略合作协议,持续推进健康城市建设。


    如果说2000年前后东软集团推进的“数字圈地”策略,奠定了东软集团之后十余年的发展基础,那么现如今的“数据圈地”对于东软集团未来若干年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走进了东软集团。


    大健康的宏图


    东软集团成立于1991年,1996年成功上市,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通过CMM5、CMMI5认证和PCMM Level5评估的软件企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之后,目前的东软集团正在重点着力发展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智能汽车互联、智慧城市、企业互联等四大板块。


    从东软集团与多个城市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的具体内容来看,很多都是与大健康相关产业有着直接的联系。“与国内同行业的其他公司相比,东软集团在大健康领域的布局应该算是比较早的。”东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今年62岁的刘积仁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也是东软集团创始人之一,曾任东北大学副校长。除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外,刘积仁还兼任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


    今年6月底,在2017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上, 满头银发的刘积仁全程用英文进行演讲,曾给记者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刘积仁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东软集团在1996年上市募资之后,当时的几个主要投资方向,例如医疗设备、社会保险、医院信息化、政府公共卫生等,都和东软集团目前正在实施的大健康战略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同样身处大健康领域的其他公司相比,东软集团的定位最独特之处并不单是今天的创新,还有过去积累的释放。


    据介绍,东软集团目前已经覆盖全国11.2万家定点医疗机构,在28个省、380个市,为5亿人提供服务。另外,东软集团还在为400余家三级医院、2500余家医疗机构、2300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12万家医疗两定机构提供软件与服务。除中国之外的全球110多个国家的9000多家医院在使用东软集团品牌的CT、磁共振等设备,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0多个国家里,已经有50多个国家在用东软集团品牌的医疗设备,全球装机总计30000余台。


    在新一轮互联网的热潮当中,东软集团正在积极参与云医院建设,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来构造新型的医院和服务,构造一个新型的医疗平台,使得更多的医疗资源能够被充分分享,也能够令市民在获取医疗服务时更加便捷。


    当众多公司言必提及大健康,都试图在大健康领域一展拳脚的时候,东软集团已经将医疗付费、医疗交付、云医院等几大板块进行叠加,形成自已的大健康板块。“东软集团现在基本以城市为单位,推进健康城市计划,帮助城市重构医疗体系。希望国家规划中有关健康城市的目标,能够通过东软集团的技术一一实现。”刘积仁说,医疗行业正处于不断变革和开放的过程中,东软集团视每一次变革和开放为重要的发展机会,大健康产业将成为东软集团在未来新业务发展中的重要板块。


    在一位软件行业内人士看来,智慧城市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实际上像智慧交通、智慧金融、智慧政务,以及东软集团大健康板块当中涉及的医疗付费、医疗交付,都可以归结到智慧城市的范畴当中。东软集团通过与地方政府签订《智慧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大健康战略合作协议》,不仅仅可以推进其健康城市计划,推动“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城市”业务,更可以在大数据领域抢占先机,正所谓“得大数据者得市场”。


    智能汽车


    和新能源汽车


    9月9日召开的“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执行董事、中国本部长水野泰秀表示,本田将联合东软集团共同研发电动车核心技术,并于2018年推出首款中国专属纯电动汽车。


    一时之间,东软集团因为被市场赋予“新能源汽车概念”而备受关注。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这并非是东软集团在“蹭”热点。实际上早在1991年成立的时候,东软集团就已经开始涉足汽车电子行业,早期的汽车电子业务主要涉及终端导航和汽车娱乐系统的软件与开发。“智能汽车互联板块是东软集团进行创新最多的领域之一。”据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董事会秘书王楠介绍。


    经过了二十余年的积累和发展之后,东软集团在与众多国内国际车厂、国际汽车电子厂商的长期合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在全球排名前30的汽车厂商中,85%使用了东软集团的软件与服务,不论是从产业链当中所处的位置,还是从利润模型的角度来看,东软集团与汽车相关的业务均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如今,东软集团的汽车电子业务已经成功转型为以知识资产拉动增长的模式,盈利与车厂车辆的销售数量息息相关。汽车厂商的销量越多,东软集团的边际利润就越高。


    除了汽车电子软件与服务之外,东软集团在2004就已成立“汽车电子先行技术研发中心”,通过与国际领先的汽车电子厂商合作,研发面向全球汽车电子市场的先端技术。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东软集团开始涉足汽车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领域。此外,东软集团还与中国移动研究院共同研究基于5G的下一代车联网,进一步探索V2X等技术方向。


    作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布局,东软集团的子公司东软睿驰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与数据共享工作组的组长单位、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成员、互联互通充电联盟成员。东软集团正是通过持续优化和完善智能充电产品、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等产品,才会与吉利汽车等多家车厂展开深入合作。


    “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包)相当于传统燃油汽车的发动机,占新能源汽车成本的一半左右,未来本田将会与东软集团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包)的研发方面展开合作。”王楠介绍说,同时还将会在汽车智能化、互联网化方向上深入合作,共同探讨软件技术与汽车结合带来的产品及商业模式创新,共同研究并开拓潜在市场。


     不断增加研发投入


    软件行业是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行业,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东软集团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就显得尤其重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东软集团未来的发展潜力。


    “东软集团是从大学里走出来的企业,所以东软集团的企业文化就已经偏爱技术,比较看重基础研究。”刘积仁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东软集团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而且面向的领域也是越来越深入。从过去3年的情况来看,每年用于研发的费用能够占到营业收入的8%至10%左右。


    目前,东软集团已经在国内建立了6个软件研发基地和16个软件开发与技术支持中心,建立了公司级技术发展支持平台和事业部级研发平台的两级研发体系,是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并建立了“软件构架国家重点实验室”。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软件构架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方向上,东软集团一直在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不得不提的一个大的背景是,随着国家的制造和创新的发展,配套厂商综合能力也越来越高,制造和研发的环境也在大大提升,这对于东软集团的基础研究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除了在国内进行的基础研究之外,东软集团还有面向全球的研发团队,分布于德国、日本、罗马尼亚、美国等多个国家,主要研究领域是汽车、通讯等。


    基础研究对于东软集团这样一家高科技企业显然十分重要,但是人才的储备对于东软集团而言同样不容忽视。毕竟高科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力资源,核心技术与销售人员、优质领导团队是维持和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东软集团内部有着非常系统的员工培训计划,包括互联网学习、公司团队的培训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刘积仁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说。据悉,东软集团通过各类专项培养计划、双通道的职业发展等方式,不断提升员工专业能力。另外,东软集团提倡因人因岗而异的配置理念,提高了员工自我价值实现需求的满足度。通过内部人才培养与外部人才引入,构建了一整套配置合理、高绩效、高素质的专业团队,为支撑公司业务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另外,东软集团第一大股东,东软控股旗下还有三所大学,会源源不断地向上市公司供给人才,东北大学每年也会有一大批的硕士和博士在东软集团进行技术型的研发和课题。正是通过内部人才培养与外部人才引入,构建了一整套高效的专业团队,为支撑东软集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从上市时不到200人发展到现如今的将近1.8万人。


    软件变资本的构想


    从1996年正式登陆资本市场算起,东软集团已经走过了21年。“东软集团在1996年上市之后,得益于资本市场的助力,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资金,这成为东软集团在日后发展的重要动能。”王楠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此前刘积仁在向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汇报工作时就曾提及,东软集团的发展就是金融市场、证券市场如何扶持一个新兴行业,从出生到能够与全世界顶尖的竞争对手同台竞技,并最终占领一席之地的一个非常好的样本。


    刘积仁认为,上市伊始让东软集团获得了资本和品牌影响力。东软集团在上市之后的四年间融资三次,对于支持公司业务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东软集团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公司,当时外界对于软件企业、尤其是对于东北的软件企业缺乏了解。当中国资本市场迎来第一家软件上市公司,这家公司的股价走势还特别好的时候,再加上当时东软集团又建造了中国第一个软件园,所以对于帮助东软集团构筑品牌影响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进入2000年之后,东软集团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每年前往东软集团参加股东大会的股东数量也与日俱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东软集团更加注重和强化公司治理制度的建设。正是因为自主、自律地加强公司的治理建设,东软集团才能健康地走到现在。


    2004年开始,东软集团大规模进军国际市场。在国际化过程中,东软集团在市场开发和投资的过程中,对于上市公司信誉和能力的认识又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对于企业上市的重要性又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而且,东软集团自上市之后,就一直倡导员工持股和股权激励。正是通过不断实施的激励计划,才会对人才进一步起到吸附作用。上市帮助东软集团保持可持续性发展,使得东软集团成为一个十分稳健、安全、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公司。”刘积仁表示。


    刘积仁说,东软集团在上市之后的业绩没有出现大起大落,一直在保持盈利和平稳增长。最近几年,东软集团一直在持续为股东分红,从机构对东软集团的PE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可以看出投资者对于东软集团的兴趣始终不减。


    刘积仁告诉记者,展望未来5至10年,东软集团首先要保持可持续性,不论从商业模式还是财务模型和公司治理上都要保持安全性为前提;另外,在盈利的水平上,要通过变革取得更高的效率和更高的利润;东软集团作为一家软件公司,未来要更多的融合,要在一些特别看好的行业把软件变成资本、变成投资,变成和合作伙伴的合作要素。


    “未来所有的公司都要变身为技术型公司,所有的公司在未来都和互联网相关,这也使得东软集团与别人合作的领域越来越宽。”刘积仁认为。


相关报道
  • --

联系我们:8610-8855 8955 zhouhl@staff.ccidnet.com

广告发布: 8610-88558925

方案、案例展示: 8610-88558925

Copyright 2000-2011 CCIDnet.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000080号 网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