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更多>>

彭健:我国通信网络实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信网络稳步发展,保障...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产业研讨 > 产业资讯
评论:县域经济发展需高度重视地方债务风险

发布时间:2015-01-15 10:14:49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打印】 【进入博客】 【推荐给朋友】


  作者:罗宁


  当前我国加快市场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是县域经济。相比改革开放以来飞速发展并已经形成明显规模效应的大城市,县域经济自有其发展优势,城镇化、产业集群、电子商务、文化产业更是其未来一段时期的突破口。为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地尚需进一步厘清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积极加强金融对当地产业的支持力度,将地方债务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与优势


  我国的县城往往具有城市发展的许多特征,而乡镇则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过渡区域,发挥着辐射农村、连接城市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城与农村、以及乡镇之间关系的转变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城乡二元经济演化的路径,同时也暴露出户籍关系不平等、社会保障差异大等二元分割体制下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未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从发展优势来看,县域经济是中小企业的孵化良巢。与动辄上千万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数千亿元的大城市比较,个体规模相对小的县域却具有大城市难以比拟的灵活性。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为全国经济注入了活力,在改革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如今,中小企业在县域经济中再次找到发展空间。不同于大城市政策资源、经济资源的严酷竞争,县域往往能够通过一系列支持政策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有利于中小企业成长发展。中小企业也能够积极发挥所在县域的自然资源、人力成本等方面优势,与城市中的大企业通过协助配套,进入产业价值链,实现更好的发展。


  就金融业发展来看,县域经济更提供了广阔的业务蓝海。近年来,风生水起的中国农业银行正是凭借在县域市场长期发展积累的客户资源,在积极参与大城市竞争的同时,实现了县域金融业务的突破式增长,净利润增速、息差水平、储蓄存款规模等多项业务在同业排名中实现飞跃。许多城市商业银行以及信用社改制成立的农商行,也在我国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收获了大量的业务资源与发展红利。


  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突破口


  具有辽阔的区域空间和生态优势的县域,不仅是我国拓展内需的重要潜在市场,而且是具活力的战略发展空间。尤其是以城镇化、产业集群、电子商务、文化产业为突破口,县域经济将成为我国新时期综合国力提升新的增长极,对中国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是城镇化。在当前国内大城市人口承载能力接近饱和、产能过剩问题日渐突出的背景下,县域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基础好的县,发展空间巨大。凭借农业转移人口成本低、融入快为优势,有利于促进农民实现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向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二是产业集群。相比于大城市的规模经济效应,单个县域或许难以企及,但相邻县域之间通过产业链协助配套同样也能达到相似的效果,甚至可能更胜一筹。具有空间聚合度高、要素流动自由、经济活动联系紧密等诸多优势的县域,是培育产业集群的良好土壤环境。


  三是电子商务。据阿里巴巴[微博]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县域网购消费额同比增长速度比城市快13.6个百分点。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电子商务正在助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农村也插上了电子商务的翅膀,截至2013年末,国内已统计的淘宝村涵盖网店1.5万个,带来直接就业6万人,同时为物流快递等服务业带来大量间接就业。


  四是文化产业。对于探寻可持续发展动力的县域经济而言,文化产业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当前信息科技革命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方面的成果,为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扩大社会各界参与和共享的资源空间及流通渠道,打造多层次、多领域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了关键助力。


  县域经济的关注点及可能的风险点


  县域经济发展要遵循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需进一步明确和优化,从而把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地发挥好政府作用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合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倘若政府角色定位不准,就很容易好心办坏事。过度干预市场,可能导致经济活力下降,甚至出现倒退的恶果。与此同时,在市场配置资源失灵的领域,政府却不可不作为。比如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大肆开采矿产资源,发展高污染、粗加工等产业,就需要政府果断出手。对于萌芽、成长期的新型产业,则需要适度的政策支持,为县域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动力。


  金融是撬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杠杆,能够为县域发展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但从目前来看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尚待提升:一是信贷规模偏低、资金外流严重;二是银行贷款程序复杂、融资渠道单一;三是缺乏满足发展需要的金融创新产品;四是县域融资担保制度不完善。总体上看,我国县域金融市场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但广大县域地区所蕴含的巨大潜在市场需求值得金融机构重点关注,尤其是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广阔拓展空间,对于金融机构试点综合化经营、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在“三期叠加”的困境中寻找新的商机意义重大。


  需要强调的是,县域经济发展需高度重视地方债务风险,应加大力气系统整治。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卖地收入占到了县级财政收入近半壁江山。但2014年前三季度,全国300个城市卖地收入仅1.7万亿元,不足2013年半年的卖地收入。随着地方政府严重依赖的土地财政疲态尽显,县级财政发生恶化风险明显提升。而部分县级城市较为低端的产业结构也将放大政府的债务风险。因此,有必要从强化举债机制、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等方面“标本”兼治,探寻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根本解决办法,逐步形成县域财政金融稳定支持经济健康发展,产业税收促进县域财政收支平衡的良性循环。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


相关报道
  • --

联系我们:8610-8855 8955 zhouhl@staff.ccidnet.com

广告发布: 8610-88558925

方案、案例展示: 8610-88558925

Copyright 2000-2011 CCIDnet.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000080号 网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