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更多>>

彭健:我国通信网络实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信网络稳步发展,保障...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产业研讨 > 产业资讯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私有云运营服务模式

发布时间:2014-11-26 16:11:46

来源:赛迪顾问

作者:刘全宝

【打印】 【进入博客】 【推荐给朋友】

    尊敬的宋书记,刘秘书长、李树翀总裁,我是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全宝,我们探讨在IT服务行业的两化融合,IT服务化,服务IT化,应该说是我们IT行业的两化融合。如何做好这个量化,就是说服务如何做好IT化,这是一个工具的问题,如何通过工具实现我们服务最优最良最高效,这个我们有什么手段。第二个就是说我们IT要服务化,其实反映的是我们IT人员一个战略的意识问题。随着技术发展,随着商业模式的变革,我相信在服务化层面,我觉得我们可能有一些人会掉队,我不希望掉队是我们自己。所以说我今天站在一个IT的角度,如何从IT角度做好我们内部的信息化服务,做好我们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支撑。从外部来看今天的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企业每一个经营单位,每一个末节都要互联网化,我们今天变化了,我们作为IT,作为CIO,作为我们支撑企业信息化发展关键核心人员,我们意识到没有,意识到什么能和我们企业战略发展相结合,这里面我有几个建议。


  一、企业面向市场原来是产品导向,今天是客户导向,客户要什么我造什么,其实就是私人定制的概念,企业IT也是一样,能不能给我们企业内部应用提供私人定制。


  二、流程,从流程驱动到数据驱动,我们做IT知道,首先树立流程搭建制度然后造一个系统大家去用,用了之后数进去没有表这时候怎么办?反过来我们要做数据挖掘要做大数据分析,也就是我们今天大数据时代对服务价值的重塑。这个转变我们有没有?怎么做的?这是一个。


  另外一个就是说实时性,我们原来系统基本上很难实时反映,财务报表能不能出来,是我们CEO和CIO关注的要点,未来能不能实时出来,咱们系统能不能满足这个要求。


  另外从领导创新向全员创新,我面对是80后90后的新生力量,我们系统如何满足,这些人的办公生活。


  从企业另外一个角度上下游我们伙伴,我们看到在工业时代在信息化2.0之前我们所有系统都是分层,先建自己的人财物,最后是客户服务,我自己内部运营管理为核心,未来企业互联网时代一定是以客户为核心,可能你们没有财务负责、HR,但是我有一个面向客户服务很好的产品,这时候企业也能经营而且经营很好,所以未来整个价值链发生很大变化,由原来以自我以产品指导为中心,变成以服务客户,以服务好客户为核心,这时候我们现有系统如何支撑如何转变,作为CIO能不能跟上,你有没有时间考虑这些问题。做一个专业的事一定要有专有的人,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时间和资源投入,这是我们面对价值链的变化。下一代IT系统支撑企业发展的系统应该有一个平台,无论是谁搭建的平台,一定是在一个平台上,也就是我们是不是一个地球之上,地球就是一个大平台,我们未来系统也是一个大平台。另外就是说用友轻量级能不能支持移动,能不能跟外界的互联网相连,能不能跟阿里电商相连这是我要考虑的问题。


  业务模块上不是分块而是融合,未来大家使用这个功能那个功能,这个表单那个表单,这是财务那是HR很难,这时候我们业务模式变化,我们一定要做到支撑体系同时跟上,最后就是打造一个生态链,我们不但做好我们自己的生态,也带领我们伙伴做好,他能做就让他融合自建,他不能做我们让他租赁。这是下一代IT系统,今天回到当下企业往前走,不可能一下转变过来我们今天面临挑战如何解决,只有解决今天的挑战我们明天才会走得更好。


  我们现在很难有一个公司做到弹性的预算发展,越是跟传统跟生产跟制造有关的,我们的IT预算申请难,二花费难,及时花费流程非常长。未来用人难度,你很难做到让每一个企业的IT都做到专业,每一个企业的IT都能做到我数据库有专家,我中间件有专家,我大数据分析很棒,这时候这个挑战不解决想放下包袱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下我们结合我们原来面向企业做咨询化服务的经验,我们在这个市场做服务的延伸。我们提供除了原来大家买完软件你用,跟我们有关系的情况下,第一买完你用,运营我和你一起来做,我不但保证用好,而且长期服务,我们开通有应用托管服务,前期我们可以围绕以企业核心应用为蓝本,用我们产品、不用我们产品都可以放到我们统一平台来做,有专署和共享的。今天应用的产品可以租用,既可以单独租产品也可以租软件,硬件加运维一体化,就是SAAS服务。在整个云化全部走向云化。


  再一个增值,结合企业在使用过程当中个性需求,定制也可以,不包含我们可以共同研讨共同探讨,这是我们服务产品。这个在当下我们推进这个产品一是为了这个发展趋势,第二更多从企业考虑,这个服务能不能给我们带来价值。


  我认为第一可以降低我们成本,我们有很多方面,也有很多焦虑,资源共享成本降低这是我们核心优势,也是最大优势,无论是微软云、联想云、阿里云可以在这个服务商给大家提供物美价廉的服务,我们应用可以放在他的平台上。


  第二个工具的大量使用实现了我们成本的降低,我们未来可能几十个,几百个系统都有,运营好这些系统有不同的应用,你不能配不同的应用,我们在座或者全国有很多企业共同需要一个需求的时候,我们工具建几套都不够用,分散下来几十家几百家用一套东西有非常容易,这时候我们企业通过工具使用减少降低成本。


  再一个流程简化,像大型的企业有没有采购有没有招标有一个对比,这时候如果年初确定好就用这个云,这个云价位有了基本上不会变,即使变也是后台事情跟前台没有关系,你下一个订单这个问题可以解决,打一个电话明天可以解决,简化流程降低成本。


  第四个风险的有效控制。对风险预防有高额成本的。然后通过托管或者通过租赁让风险转移给专业的厂商,大大降低我们的成本。


  第二大方面就是我们企业的流程以及IT服务的效率得到很大提升,通过租赁、运营以后一体化,大家只跟业务人,决策层定好我们这个业务到底需要什么支撑,找到专业厂商就OK了,软件、硬件不用操心,服务更不用操心,只要一旦选择马上拥有这是流程的简化。


  第二个组织的简化,我们看到很多IT组织架构,硬件、网络、安全、规划,流程树立以及其他有很多,真正别人一看几十号人,几百号人,高大上的又非常少,这整个拉低我们IT中心服务能力。IT、CIO站在高端N多年了,为什么没有站到真正企业很高的层次,其实跟我们没有时间有关。这时候如果把简单的服务,简单应用,或者购买最好的应用提到日程,你可以抽出60%到70%的时间跟业务打交道,这时候您业务了解又是怎么样可想而知。


  另外IT工具发展,除了降低成本之外,我们整个的流程从工业化也降低很多。效率提升了,流程简短了。


  第三就是说加强企业IT的支撑能力。一个企业IT由四个能力组成。第一个你服务支撑能力,有问题能不能解决。第二个你风险管控能力,出现问题你能不能把风险减到最低。第三个业务的应变能力。另外就是说我们要报销,通过携程也好通过别的厂商酒店什么的,能不能进入到我们财务系统里面,不要整一大批的单子,这时候能不能响应我们一线业务人员,一线员工对我们IT系统的需求。第四个我们可以找到好医院,提高我们信息消费能力,通过我们应用通过服务外包可以逐步打造这样的集成系统,让我们今天IT真正成为消费型,战略型及业务型的,我们今天结合服务的主题,用友从私有云运营服务来看我们给企业提供的核心价值。


  用友服务我们现在还要做这两种模式好,到底真的好吗?我们有对比,核心两句话,一个让专业人做专业事,我一定比大家更了解用友本身的业务。另外更省心及时,原来我们有一套服务系统有问题你搬机器到厂商那打开机器查,一般需要两天三天。今天可靠性可用性得到很大加强。从服务范围来看我们目前企业IT,企业所关注的一些内容都会覆盖到。


  第二阶段我们准备每一个服务内容需要二季或者三季,可能有四季,针对这个服务有对应的服务标准,流程,对应的角色,对应每月或者每天的服务报告。为了做好这项服务我们有一个很庞大的运营体系,其中PCOS系统,这是多云管理,多组织和多应用,通过这个系统可以满足企业把自己一个IT从成本中心转化成利润中心,过这个系统让我们运营中心一个平台转移到我们全平台10个20个甚至是里外多个平台应用。前端我们有自助式的,后端有一对一的人员服务,我们提供一对一定制化企业运营运维服务。


  这个私有云运营管理平台,这个管理平台不但是跟用友软件之间有非常好的衔接,另外所有平台都可以衔接,我们常用一些服务平台,常用的一些云架构我们都可以支撑。通过PCOS平台把我们企业应用几十个几百个都可以统一起来,把我们硬件所有服务器、存储、网络都可以放到我平台上,对外的也都可以,这个平台类似于全天后360天管理服务系统帮助大家实现IT的可视化。网络跟应用之间能不能连接起来?那个应用出现什么参数等等可以在我们平台上看到。


  还有一个运营管理高可用性,安全是很重要的,但是整个经营还是可用性,稳定性第一位的。


  最后就是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云厂商不说,站在应用和实用的角度,一定是全方位病毒防护。我们二次以上做到更加高端的安全范围。这是面向企业未来要走云化和平台化。用友应该说我们走了20多年,积累一些企业管理的经验,从财务软件起来到信息化,到今天互联网化时代我们跟行业一起成长,也希望跟大家一起同行为我们企业做好服务,今后我们运营和企业一起不分你我,你的数据我来管理,你的应用我帮你做好,你把企业核心价值真正的做好更好,谢谢大家!

 

相关报道
  • --

联系我们:8610-8855 8955 zhouhl@staff.ccidnet.com

广告发布: 8610-88558925

方案、案例展示: 8610-88558925

Copyright 2000-2011 CCIDnet.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000080号 网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