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1-26 15:56:44
来源:赛迪顾问
作者:李树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大会的主办方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我非常荣幸有这样机会跟大家做这样面对面的交流,并把赛迪顾问对IT服务的一些认识和理解在这里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今天我演讲题目和我们大会的主题是一致的,这个主题我们探讨了好久,说IT服务化这已经是大趋势,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后来我们提出这样一个服务IT化,在这里面我们偷换一个概念,IT服务化里面服务讲的是IT服务,服务IT化里面讲更广泛义务的服务,包括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服务,除了我们IT在我们服务化方向发展以外,我们整个服务行业也在发生变化,这个变化与我们IT产业进步发展是分不开的。在讲到IT之前,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新经济时代的信息生产力,提出的生产力价值的概念。包括业界很多的会议和论坛以这样新常态作为主题,我们简单的梳理一下,目前大家主流的观点把新常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个经济生产速度的新常态。在经历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以后,经济增速呈现一个放缓的态势,而且这可能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持续下去,这是经济增速的新常态。2013年我们国家GDP增速是7.7%,今年到了10月份,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来看,可能增长速度还有进一步放缓的态势,经济增速新常态的提法是正确的。
二经济结构,结构调整的新常态。经过多年经济快速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和整个经济结构成为未来几年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主基调,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质量结构,包括我们金融结构。产业结构方面我们转型方向由工业大国向服务业强国转型,这里面跟我们服务相关。从区域结构来看,从各自为战向协同发展的方向转型。近几年我们推出很多区域协同发展的大战略,比如说京津冀的一体化,一江一带的战略,我们国家推出很多战略以区域为单位,不像早些年以某一个地区某一个园区为单位进行发展。从挤泡沫向挤水分转型,打破金融垄断让利实体经济转型,这是我们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常态。
还有宏观政策新常态。开渠引水稳定的货币政策以及我们不断深入的改革,这是经济发展的常态。未来经济发展过程当中IT技术,IT产业将扮演什么角色?下面我们简要阐述一下。
刚才我讲到刘献军秘书长提到信息生产力的概念,这个词不是今天才出现,我们对信息生产力进行一个比较深入的分析,把信息产业发展历程进行简要的梳理。最早的时候我们觉得IT产品和技术主要是作为一种生产的工具的方式在我们生产生活当中,发展的最初级阶段就是电子化,有了计算机以后,我们发现计算机在某些方面的工作效率比别的要高,计算机一定程度上替代人,我们计算机得到普及让我们管理效率得到提高。发展到中期阶段就是两化融合,两化深度融合,在各个领域有IT的应用和推广进一步提高我们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进入高度阶段,从两化融合到智能化的发展阶段,这几年智能这个词出现比较多,各个行业都智能,从我们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工业,智能环保,所有东西都智能,在智能化新阶段信息生产力逐步取代工业生产力成为这样一个主导地位。在智能化的领域推动产业升级和进步的不断能够创造价值的是信息生产力而不在是工业生产力。
此外我们发现信息也在发生一个变化,我讲到三个阶段,信息产品作为一种工具。比如说我们经常提到我们信息化的产品,手机计算机提高我们工作效率,还有我们企业用的信息化的产品也都是为了提高效率。现在信息发生了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就是从一个生产工具的角度开始向两端延伸,向上游延伸成为一种生产要素,现在我们讲到数据石油的概念,包括现在经常谈到大数据,生产要素就是信息,它也向下游延伸就是信息本身可以作为一种产品或者商品进行交易,包括讲到信息消费价值的概念。
所以我觉得经过这么多年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一个是它整个作为工具来讲,作为生产力来讲在整个产业的进程当中扮演作用越来越重要,此外它向两端延伸,除了作为生产工具也作为生产要素甚至作为终端产品的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这是IT技术的力量。为什么我们讲这么多,我们发现IT在我们生产生活每一个角落进行非常深入渗透,IT跟所有各行各业进行深度广泛的融合。融合过程当中我们慢慢发现IT技术占据了主导的力量。
举个例子比如说电子商务,之前整个消费市场以产品为主导的,现在开始以渠道为主导,这些不生产产品电子商务大品牌企业在整个价值链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这不是信息技术的力量吗?
新经济时代下我们看IT服务如何重塑价值。我们有一张数据的表,2014年还没有完全过去,我们有这样预测的数据,赛迪顾问预测2014年IT服务仍然保持超过20%这样一个增长速度,整个市场当中的份额将达到27.1%,而且接下来未来几年这个趋势将持续下去。
纵观2014年IT服务市场,服务业从产业规模来讲,整个产业仍然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IT服务产业规模增长速度比硬件和软件增长速度要快,印证我们IT服务化的大趋势。从产业结构来说系统集成原来整个IT服务里面占比例最大,信息技术咨询,数字内容服务的增长开始提速,增长速度慢慢高于系统集成的速度。包括信息消费,智慧城市的政策对推动信息产业发展都是极大的利好,我们提的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都开始商业化,这对未来推进IT服务产业发展都将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我们简单总结一下特点,这个特点是我们今天大会提出的主题,就是IT服务化 服务IT化,IT服务化大家很理解,我们提很多年,未来很多IT的产品以服务的形式交付,会以服务的方式展现在用户面前。这个服务IT化,开始我讲了,我们这里讲的服务IT化指更广义的服务,不仅限于IT服务。我们这里举一些例子,我们发现在我们生产生活当中,我们所有的服务都已经开始和IT发生越来越紧密的联系。而且IT正在开始慢慢的改变这些行业,比如说我们传统的金融服务,这个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大家都需要用到的金融服务,现在我们出现金融服务和互联网和IT技术融合,有了这样互联网金融有了这样移动支付,这样跟IT相融合的产品。在零售行业我们有电子商务,医疗行业我们有医疗云,在交通行业我们有智慧交通,有面向终端的打车软件有导航的服务,教育我们有远程的教育,媒体我们有微博微信和IT技术紧密相关的产品。所以我们觉得未来发展趋势是IT服务化和服务IT化进一步的融合。
此外,IT服务化 服务IT化深层次互动引发各层面的创新,对我们整个业界创新起到非常推动的作用,创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业态和新产品出现。传统行业和IT行业融合会产生一个新业态,产生新业态就会有很多新产品涌现出来。
二模式创新空间越来越大。体现三个方面,一个制造业服务化,传统服务的网络化,第三信息服务的专业化。
三产品层面的创新。就是产品之间融合不断的出现,体现在各种高科技的技术,包括跨行业的技术,开始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产品和服务融合。能融合最主要的力量是IT技术,比如说我们一些材料技术,一些生物技术都通过IT很好融合到我们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各种各样的产品当中,这是一个跨界的各种融合,还有产业间的融合。第三个方面产业内部的重组和融合。大家讲产业链,我们做行业分析要做产业链分析,要把产业链分了上游、中游、下游,现在我们觉得产业链变得不那么严谨,大家提更多是产业生态。为什么是产业生态?因为在互联网时代的环境下产业并不一定是链了,之前我们讲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供给各方面非常清晰,现在在我们融合下并不是那么清晰。
现在我们看一下IT服务化 服务IT化对我们整个生态产生什么影响,从自然环境角度来讲包括几个方面,一个我们根基比如说我们土壤,我们自然环境,一个是生态体系当中的参与。第四个方面可能这些生态体系当中各个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和独到地位。我们看一下新形势下我们产业生态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我们这里用了“重塑”这个词。这个我们觉得是有一个颠覆性的变化。从供应角度来讲产品生产和交付的方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之前产品是这样的,我们设计一个产品然后我们采购员材料把产品生产出来怎么样推广到消费者手中去是这样一个链条,但是新的时代下,在一个以服务为核心的新时代下,这个供应关系发生了重塑,我们生产交付方式更多从客户需求角度出发,我觉得这个和之前是最大的颠覆。
第二个体验的重塑。互联网界最重要一个词就是用户体验。因为我们如果讲服务,那一定我们要问我们所服务的对象,我们可能对关注是他们需求和感受。所以大家现在整个行业来讲都要讲所谓的用户体验。之前互联网讲的对多用户体验怎么怎么好,所有产品设计和产品工程师都要讲用户体验。开始慢慢随着行业之间融合,我们发现很多传统行业也开始讲用户体验,也开始引来新技术从服务角度,从客户真正需求的角度出发考虑自己产品和服务。从竞争格局来看,由单一的竞争向生态竞争转变,所以现在很多都在讲所谓营造一个很好的生态环境。上周我和一个IT界跨国企业老总我们有一个单独交流,我们提到一个国家的跨国企业,我们俩认为这家企业没有前途,他技术和产品各个方面可以说是无懈可击,为什么我们俩都不看好它?就是在它营造的生态体系当中只有他一家是赢的,其他所有参与者全部都是输的,这个就是它模式不长久,我不知道哪一天它被颠覆,但是我相信他不改变一定会颠覆。包括领袖级的企业,IBM、微软他们都很谦虚讲,这样大的企业不可能有哪一家企业垄断或者单独哪一家企业做,一定是我们一起做。
第三个主体的重塑,我们讲制造业,家电行业、手机行业,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界限,互联网开始向各个行业融合,行业之间界限显得并不那么明显,我觉得产品之间差异化并不大,未来竞争可能集中到服务方面和用户体验方面,这方面互联网企业有先天优势,我们发现互联网企业对某一个行业会造成非常大的冲击。反过来互联网企业他们具备的优势不是传统企业复制和模仿的,整个生态发生大的变化,要求我们所有行业,包括传统企业都需要互联网思维,重新考虑我们这样一个模式和定位。
刚才讲了这样一个对我们整个生态的改变,下面以几个重点行业为例,我简单阐述一下新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一些新的商业机会。
我们看一下金融行业,金融行业是普及信息化最早,信息化水平高的行业,金融行业每年是IT领域投入非常非常大的一个领域,我们这里有一些数据。但是现在金融行业里面对的一些问题,比如说体制、机制,在创新,安全风险这方面的问题,还有整个生态的把握有一些新的企业,包括互联网的企业开始进入到这个领域,让这个领域发生一些变化,我们不敢说目前中国整个金融行业体系有颠覆性的东西,但是我们发现整个金融企业意识到整个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
我们再看一下金融行业IT的整个发展的历程。我们简单总结有三个大的阶段。
一、跟我们刚才信息化的阶段差不多,就是电子化,用信息和电子化的产品提高效率。
二、网络化。进一步提高效率。
三、智能化。从大行业来讲信息化处在第二阶段向智能化进发的过渡期。这个阶段发生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刚才我讲的模式和生态,在电子化的阶段整个的IT的应用是以部门为驱动的。举个例子哪个部门说我们部门算帐财务分析比较慢,效率比较低,能不能给我们上一套这样系统解决我们这样的问题。还有哪个部门觉得办公效率比较低我们上一套系统,这时候IT应用以部门级的需求为出发的。那么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我们往智能化走的阶段当中,整个的需求的主体,刚才我讲整个供给的方式发生了转变。银行必须要从业务的角度,从服务的角度,从客户需求的角度来出发,来考虑自己的业务发展,考虑自己的IT建设。所以到智能化的阶段,驱动业务发展主要的动力是客户需求,也就是说未来所有IT的这种建设都一定以客户需求或者从服务的角度出发建设的。
比如说看到有什么什么样的互联网的电子产品,可能很多银行的领导们坐不住了,我们赶紧也弄一套吧,那弄一套怎么办?肯定找CIO聊聊,首先看一下我们技术上是不是能够实现,现在金融行业CIO的地位不断的提升,以前CIO是执行者,领导说我们买五台电脑,赶紧采购过来就行了,我要上一套OA把把关,现在不一样,大的金融体系创新靠国家,在业务和模式创新一定程度取决于IT,未来发展趋势一定从这个出发,未来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最终方向提供移动、及时、人性化融合金融服务。因为银行本身就是一个服务机构,所以它一定以服务为核心的,所以服务未来更重要。
下面看一看制造业,制造业不用说在中国整个产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制造业目前面临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虽然很多人讲制造业不完全受互联网的冲击,因为互联网不能直接创造产品,互联网进入到实体经济以后对制造业的冲击非常大。比如说成本方面,库存方面,创新方面,还有商业模式转型各个方面都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战。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制造业的企业也开始进入转型,而且它的转型理念和我们刚才提到服务化的趋势有关系的。
我们简单的总结未来制造业发展可能会有这样三个大的趋势,或者说方向。
一、个性化的服务。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嘉宾看过很多书,有很多提法,新的工业革命,第几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第五次,大家达成共识就是目前我们工业发生整个大的变革,这个变革大到工业革命这个范畴。我们看之前的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包括新能源的应用一些机械技术的发展有这种流水线可以大规模在短期内生产出质量控制比较好的这种标准化的产品。
曾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整个制造业包括服务业都在走所谓标准化的路线,很多信息化产品就是标准化的东西,很多流程固化然后按照这样流程严格走下去,制造业更是这样,大规模制造生产的出现让我们丰衣足食让我们社会物质极大丰富。进入新阶段,整个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标准化一定不是这个产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我们标准化的成本比较低,物美价廉,但是并不是服务的终极目标,服务终极目标一定是定制化、个性化。针对每一个用户消费者特点量身打造产品和服务这个才是目标。我们工业化发展这么多年发现这个目标不可能实现,而且和我们工业化理念完全违背的,这时候有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慢慢发展到了今天,发展到今天我们发现这两件事情好像不是完全那么矛盾。我们同样是工业化的生产,只要我们合理的运用这些IT技术就可以实现两全其美的这样一个结果。
现在我们看到有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在这种个性化、甚至定制化的服务方面做了很多这样的工作,但是在其中可以说IT技术包括互联网在内的IT技术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举一些例子,包括服装企业、一些家具企业都在定制化服务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二平台化。如何把我们很好的数据资源,IT作为生产工具以外也可以作为生产要素,把资源进行很好的整合,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效率,提升企业的反映速度。
三全周期的服务。从销售产品之前到销售产品之后,我们所谓全周期全流程的服务。
未来整个制造业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是服务竞争。因为产品做到一定程度上升到成本的方面,最后大家打价格战,在服务方面未来发展空间余地更大一些。
最后我们看看医疗行业。医疗行业巨大的市场潜力我不多说了,中国老龄化,大家对健康的重视,老百姓兜儿里有钱,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这样那样问题很多,所以这个市场发展潜力非常大。发展趋势有几个方面。
一、信息化。除了医院的信息化,一直到我们终端用户患者消费者的消息化就是全面的信息化。个人信息化有可穿戴的设备,便捷式的产品。
二、网络化。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扩大我们整个平台,医患之间的交流,医院和医院之间的交流,包括医患信息的共享。
三、平台化。大数据化也好,我觉得是发展终极的阶段,我们所有人全中国全世界所有人的医疗所有信息联网,一个孩子从生下来那一天那一个刻开始所有身体信息都记录在案,我们有手环手表,孩子戴着这样一个手环,他所有的用药就医所有资料记录在案,那时候是真正的大数据,这是未来发展的目标。美国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中国可能比较大难度比较大,看一下我们中国近几年信息化发展速度我们觉得应该在不远未来可以看到有那一天。
最后简单的从我们一个角度对未来IT服务包括企业信息化方面提出我们几个简单的建议,企业面临内部外部压力挑战我不提了。
外部来讲我们建议还是要统一我们的大数据平台,同时还要更多运用IT互联网的技术思考解决我们问题。从内部来看有一个很合适公司发展的IT架构。我们无论哪一个行业企业认真领会IT,了解互联网,合适的时候敞开怀抱拥抱IT,用IT技术武装自己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以上是我今天跟各位嘉宾分享的内容,有机会跟在座嘉宾有更深入交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