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

3月21日,SEMI产业创新投资论坛在上...更多>>

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CMIC研究 > 政策与设计
CMIC: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之后的思维转换

发布时间:2017-07-14 09:43:09

来源:赛迪-政策法规研究所

作者:栾群 陈全思

【打印】 【进入博客】 【推荐给朋友】

规划既成,思维未就
 
论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之后思维转换的重要性


 

    链接:中国制造2025的“1+X”规划体系
 
“1”是指:《中国制造2025》
 
“X”是指:五大工程实施指南、四大发展规划指南、两大专项行动指南,目前X=11
 
五大工程实施指南:《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
 
四大发展规划指南:《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信息产业发展指南》《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
 
两大专项行动指南:《促进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专项行动指南》《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

责任编辑:拂晓晨风

 
    【CMIC讯】重视实体经济,大力发展制造业,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和共识。实现制造强国“中国梦”,除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系列规划外,还需要主动拥抱“互联网+”,积极迎接数字经济;需要在中国制造中持续注入工匠精神,切实提高中国制造质量水平;需要深化制造业行业依法治理,释放法律洪荒之力破除制造业窠臼。
 
    一、用互联思维思考中国制造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本质上一个是以数据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的全球协作体系,制造业在与网络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全方位的了解互联网的特性,深入理解互联网思维内涵,才能在未来竞争中占得先机。
 
    (一)数据思维:审视数据在制造业中的重要价值
 
    制造业产品质量和功能的比拼正逐步演化成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的较量。对数据的分析计算和处理是制造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基础,在数据计算处理能力的差异决定了制造过程和产品智能化水平的差距。对于传统减材制造模式,要重视研发和制造环节数据的分析,提升资源、资本和智力的使用效率,全面收集和分析销售、使用环节数据,以优化服务能力和客户体验。对于未来增材制造模式,数据计算和编码能力会成为最核心的竞争要素。因此制造业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数据的价值,用数据思维锻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需求思维:深度挖掘产销两端需求
 
    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同为制造业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机遇,我国制造业须对消费端和生产端的需求变化给予同等重视。消费端:轻工业品和耐用消费品基本得到满足后,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强烈。制造企业应积极探索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解决方案,创造成本适中的个性化产品;要注重产品技术创新和品牌文化建设,通过技术创新革新消费体验,引领消费升级路径,通过品牌文化建设,培养品牌社群和消费身份归属。生产端:消费需求升级拉动生产方式升级,中国制造企业必须重视生产升级,不能再满足于提供基本可用的生产工具,必须深入细致的挖掘不同生产领域的具体需求,瞄准国际一流的技术标准,使中国制造足以全面支撑中国产业升级。
 
    (三)全球思维:整合全球资源协同创新
 
    制造业要完成从13亿人思维向73亿人思维转变,全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形成世界级的产业竞争力。2014年底脸书的月活用户已经超过我国人口,其2030年目标是全球月活用户要达到50亿人,我国市场即使再大也不足以培育世界级的公司,实现制造强国战略必须将视野放大到全球范围。在开拓海外市场时须注重挖掘国外用户的痛点和兴趣点,提供更加适应外国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传音手机在非洲市场的成功是一个典型案例。形成全球性的竞争力必须有领先世界的创新,世界级的创新需要世界范围内的协作,中国企业应着力优化全球资源配置,构建全球创新协作网络,使国外高端人才在我国企业中形成规模效应,让“中国制造=全球创造”。
 
    二、用工匠精神重塑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
 
    实施《中国制造2025》系列规划,必须牢牢把握“提质增效升级”的实质目的,以新时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动力源泉,推动中国制造品质革命和软实力提升。
 
    (一)人才引领:切实注重制造业人才培养和引进
 
    人才队伍是制造强国的根本保障,坚持“人才为本、人才引领”的发展思想,引导、鼓励制造业人才创新探索、精益求精、长期坚守。一是更新发展观念,化“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在人口红利锐减的经济新常态下,必须普遍提高劳动者技能,培育一大批支撑中国制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依靠人才素质提升引领和实现制造业的内涵式增长;二是改革体制机制,持续优化制造业人才培育成长环境。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技能要素分配和奖励制度,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深化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制造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激发全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产业报国、从事精品制造的职业志向。
 
    (二)质量引领:树立弘扬百年大业质量为先的制造理念
 
    质量是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必须坚持“质量为先”的指导思想,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一是加强宣传产品质量法律。充分利用“3·15”、“七五普法”等有利时机,加强产品质量法等产品质量规范的宣传教育。加强质量监督检查,通过消费者维权案例和质量奖惩案例,教育和督促企业承担质量主体责任。二是培养质量品牌意识。工匠精神的精髓是对产品和质量的精益求精和苛刻要求,要探索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生产管理模式,加强管理、科研、制造环节的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逐步提高全球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品牌认可度和忠诚度。三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创新质量管理手段,总结企业产品质量涉案公开、失信企业“黑名单”、产品召回等已有制度和经验,督促企业完善质量管理,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三)文化引领:深入推进以产业为载体的工业文化发展
 
    制造业是强国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培育发掘制造业“传承创新、融合提升”的工业文化。一是立足制造业基础,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加强自主工业设计能力,结合制造工艺、产品功能等具体需求,推动传统生产型制造迈向包含综合设计服务的服务型制造。二是结合工业文化特点,引领制造内容和方式创新。在制造企业中发扬宽容试错、鼓励冒险的创新企业文化,鼓励持续不断的微创新。三是整合制造业累积资源,建设工业文化基础设施。利用本土工业文化资源,挖掘工业历史人文内容,保护珍贵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构建“软硬结合、循环利用、以软促硬、以硬带软”的工业文化产业体系。
 
    三、用法治理念打造中国制造的保障力量
 
    建设制造强国,完成中国制造2025的各项任务目标,除了需要企业主体和劳动者转换思维,拼搏奋进以外,也需要政府部门全面贯彻依法治国要求,以法治理念保障各项政策措施达成实效。
 
    (一)依法立法:确保法律适应产业发展需要
 
    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尚存一些制产业发展的问题,应着力破解这些制约因素,使法律规范更好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第一,协调前端规范与后端规范。制造业是创新的集聚地,但制造业产品受到不同领域规范的约束,很多创新产品可能会对应用领域的规范造成一定的挑战。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须密切关注行业发展的前沿成果,及时出台规范制造业的前端规范或者调整相应领域的后端规范,降低创新产品的违法风险,保护制造业的创新成果和创造热情;第二,依法设定行政许可。各级政府承担着非常多的经济管理职责,对很多新鲜事物仍习惯使用审批、许可等限制性手段进行管理。这些行政管理思维不能适应创新发展的需要,必须严格规范各类行政许可的设定,杜绝变相审批出现,使政府权力在合法有限的空间内运行。
 
    (二)依法定规:将规划纳入法律规范轨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时指出“总体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后就具有法定效力,要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于产业规划,依法制定和依法实施也同样重要。第一,制定产业规划须经过法定程序。法定程序既能保证规划论证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也能保证规划的审慎性和合法性,只有严格执行法定程序才能保障规划的严肃和权威;第二,规划须依法设定政府职责。产业规划是有计划的配置资源、调节经济运行的政府行为,要在法定授权范围内设定政府职责,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资源优势积极施政,刚健有为;第三,合理运用各类政策工具。针对同一政策目标,不同政策工具的财政投入、经济效益和实施效果存在很大差异,选择政策工具既要依法依规也要考虑经济性和实效性的要求。
 
    (三)依法施策:全面提升政策法治化水平
 
    产业政策必须合法制定,依法实施,才能充分保障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第一,政策须有有效期。政策持续时间过长和过短的情况广泛存在,两者都有悖于法治要求。政策生命力较短会影响社会公众的预期,过长则不适宜产业发展。制定政策时要合理预估政策的“保质期”,明确退出机制,防止政策“超龄服役”;第二,建立政策公平性审查机制。选择性产业政策容易造成了不同市场主体的不公平待遇,除特定重要领域有政策倾斜的必要性以外,公平性应是产业政策的基本前提。我国应加快构建产业政策公平性评估机制,为公平施策提供制度保障;第三,适时推动产业政策立法。培育新产业或新的社会关系方面的“促进型立法” 有着协调立法资源,推动重要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更体现政府的服务职能。立法机关应充分认识促进型立法的价值,积极推进重要产业政策的立法工作。

相关报道
  • --

联系我们:8610-8855 8955 zhouhl@staff.ccidnet.com

广告发布: 8610-88558925

方案、案例展示: 8610-88558925

Copyright 2000-2011 CCIDnet.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000080号 网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