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

3月21日,SEMI产业创新投资论坛在上...更多>>

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CMIC研究 > 区域经济
CMIC:国外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5-11-11 12:54:48

来源:赛迪互联网研究所

作者:王凌霞 庄金鑫

【打印】 【进入博客】 【推荐给朋友】

    【CMIC讯】一、国外促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发展情况介绍

    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纷纷意识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借着互联网创新蓬勃发展的契机,积极促进互联网同传统工业制造业融合,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我国正处于工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

 

    (一)美国

    1、政府全方位鼓励并支持制造业创新

    美国政府将重振制造业作为发展美国经济的长远战略,高度重视制造业创新。一是出台了一系列纲领性计划和鼓励政策,引导并激励技术创新。通过积极政策,调整传统制造业结构,发展先进的信息化制造技术,力图抢得先进制造业的先机。2011年6月,美国正式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2012年2月进一步推出“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二是政府投资组建创新集群,集中力量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2012年3月,美国政府首次提出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加强高等院校和制造企业之间的产学研有机结合。2013年1月,美国总统执行办公室、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高端制造业国家项目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初步设计》,投资10亿美元组建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NNMI),集中力量推动数字化制造、新能源以及新材料应用等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先进制造业能力的创新集群。如提供2亿美元联邦资金,成立“轻型和当代金属制造创新研究所”、“数字制造和设计创新研究所”和“下一代电力电子制造研究所”等三个制造业创新中心。三是积极组织业界的龙头企业,共同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如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组织工业界和ICT产业界的龙头企业,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相关标准框架的制定。

    2、工业与互联网业巨头开始跨界抢滩

    传统的工业界巨头和互联网公司已经不满足于合作发展,开始跨界竞争。如工业巨头通用电气(GE)正在开发新的为工业客户定制的云服务平台,这是GE持续布局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又一项尝试。这套定制化云服务平台建立在名为Predix的软件系统上,专为工业互联网用户而研发,云平台可提高Predix操作系统的效率,同时增强工业数据的安全性。再如谷歌已经设立名为“Google Auto(谷歌汽车)”的汽车公司,以应对全世界范围内频发的“汽车被黑”问题,推进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研究工作。

    3、开放的产业联盟发挥推广带动作用

    通用电气(GE)联合亚马逊、埃森哲、思科、IBM、英特尔和AT&T等企业联手组建了工业互联网联盟(IIC),并大力推广这一概念。工业互联网联盟采用开放成员制,致力于发展成员间数据共享的“通用蓝图”,并对Internet网络协议、非互连设备的功率大小、数据流量控制等指标设定通用标准,旨在打破技术壁垒,推动整个工业产业链的效率全面提升。

 

    (二)德国

    1、政府针对制造业革命制订远景规划并持续为之提供政策支持

    德国政府力图保持并提升自身制造业强国地位,创建信息物理技术(CPS)和产品领先市场。一是制定严密的远景规划,勾勒未来“智能工厂”的模型,即通过在工业系统中逐步部署完善网络,使制造流程中的信息有效汇聚,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安全存储和有效分析,达到生产效率最大化,为企业提供更大价值。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工业4.0”正式出场,4月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战略实施建议书》。二是全面持续的政策支撑。德国将工业4.0纳入《高技术战略2020》中,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围绕工业4.0推出各种支撑政策,如“2014-2017数字议程”旨在强化数字网络基础设施,为工业4.0建设提供动力。德国正计划制订相关法律,将工业4.0从一项产业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

    2、工业巨头成为建造“智能工厂”的先锋

    德国工业基础雄厚,自动化生产已经非常发达,大型工业集团纷纷推出了“智能工厂”的解决方案。如西门子的数字工厂解决方案(Digital Factory Solution)设定在软件、数据、连接造就的平台上,由生产者与用户、供应商共同组成“数字工厂”,实行产品从研发设计到售后服务的全周期管理。

    3、中小企业在政府重点扶持下保持创新活力

    德国大部分制造业企业是富有活力的中小企业,研发活动活跃。德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植政策,如数字德国2015计划,如采用公立科研院所与中小企业的合同式研发模式,使中小企业在信息化的大潮中保持旺盛的创新活力。如电机公司wittenstein通过云计算辅助研发,并与工人进行密切合作。电力工程公司莱茵豪森通过云计算解决方案促进不同地区的团队进行协同合作。

 

    (三)日本

    1、政府制定转型“下一代”制造业的新战略

    日本机器人产业一向发达,面对汹涌的制造业革命,积极出台了应对策略,于2015年1月23日公布《机器人新战略》,强调物联网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于5月成立日本机器人革命促进会。6月9日,日本发布2014年度《制造业白皮书》,倡导日本制造业需积极发挥IT作用,转型为利用大数据的“下一代”制造业。

    2、政府成立专门的智能制造升级工作组

    日本政府为了促进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成立了“物联网升级制造模式工作组”,跟踪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统筹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合作,为政府的国际合作提供参考决策,带领日本制造业实现物联网升级变革。7月中旬的第一次大会召集了77家制造业代表企业,包括工业控制设备厂商如三菱电机,IT企业如NEC,工业企业如日立造船,贸易集团以及智库等。此外,还有15个商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了大会。

    3、形成大企业带队的优势互补产业联盟

    根据本国特色,日本在发展智能制造时,采用了大企业带队,相关企业各自发挥所长的“母鸡带小鸡”策略。如三菱电机提出可视化工厂解决方案e-F@ctory后,与二十多家企业结成e-F@ctory联盟,包括传感器制造商如Balluff,软件集成开发商如Delta Computer System。三菱专注于自己擅长的工业自动化部分,其他联盟成员提供联网通信的硬软件平台等,实现联盟成员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四)韩国

    1、制定了长期规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的多项具体措施推动制造业转型

    韩国作为信息科技强国和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为了促进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提升本国制造业竞争力,制定了一套制造业转型升级方案。2015年3月,韩国政府公布了标志性的《制造业创新3.0战略实施方案》。计划大力发展无人机、智能汽车、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医疗等13个新兴动力产业,在2020年之前打造10000个智能生产工厂,将韩国20人以上工厂总量中的1/3都改造为智能工厂。

    2、扶持中小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

    韩国中小企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技术研发实力不足,因此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智能化进程给予扶持,采取由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由试点地区逐渐向全国扩散的“渐进式”推广策略。计划通过对中小制造企业的“智能化改造”,截至2017年培育10万家中小型出口企业和400家出口额达1亿美元的中坚企业。

    3、发动面向智能产业和智能技术的投融资

    韩国计划面向智能工厂、融合新兴产业等投融资约24万亿韩元(约合230亿美元),其中政府投入约2万亿韩元,其余通过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政府针对当前智能技术的薄弱环节大力投资,特别是计划2017年前,投资1万亿韩元研发3D打印、大数据、物联网等8项核心智能制造技术,尽快缩小与相关技术领先国家的差距。

 

    二、对我国的启示

 

    (一)立足国情把握变革机遇

    各发达国家在制定战略规划时,都充分分析了本国的产业基础和国际定位,美国提出重振制造业,德国意欲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日本是为继续保持机器人领域的领先优势,韩国则是为应对制造业增长乏力、竞争力下滑的挑战。我国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也应立足国际竞争格局,充分分析本国国情。在分别以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和信息控制技术革命为主导的前三次工业革命中,我国一直处于滞后的发展状态。某种程度上来说,近几十年,我国同步进行了上述三次工业革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跨越式发展,使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开始时,第一次有机会与世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竞争,我国必须珍惜和把握这一难得机遇。同时,也要正视我国在快速工业化进程中还未解决的问题,如关键技术、装备、高端传感器、芯片、重要操作系统等还与国际强国存在明显差距,在国际上具备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还不多,重要产品国际影响力有待提高等。立足我国优劣势,才能制定正确的战略规划和推进举措,才能把握历史机遇,以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为契机,促进实现从制造业大国、网络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网络强国的转变。

    (二)企业主导,政府引导

    各发达国家在推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进程中,都十分重视企业的作用,通过政策鼓励扶持企业转型,企业也主动把握变革机会谋发展。美国工业巨头通用电气、互联网巨头谷歌已迈出跨界融合的坚定步伐;德国老牌工业企业纷纷推进智能制造,政府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创新;日本重视大企业与小企业的协同合作;韩国则积极推进中小企业的智能化水平提升。企业是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的载体,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强则国家竞争力强,因此要确立企业在产业变革中的主导地位。政府则全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立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推进机制,制定发展战略和具体措施,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和标准,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强化相关人才培养等,引导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产学研用”协同发展

    美国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促进产业链整合,日本建立产业联盟推进优势互补,德国“工业4.0”是由产学研用多方组成的工作组共同提出,可见产业联盟在发达国家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竞争力提升也是发达国家的主要手段。我国应充分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产学研用协同并进的做法,重视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建设,引导和支持其发展。依托和发挥联盟作用,搭建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的合作与促进平台,集聚产业各方资源,促进交流、合作和共享,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标准制定,为解决行业融合发展及企业转型问题出谋划策,支撑政府决策、服务行业发展,提升产业凝聚力和整体实力。

    (四)提升全面创新能力

    创新驱动战略是各国振兴制造业的普遍选择,美国通过政策引导和组建创新集群鼓励并支持制造业创新,德国以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日本重视以物联网促进制造业变革。我国要在新的竞赛场中成为主要的规则制定者和市场主导者,既需要补前三次工业革命中一些落下的课,又要尽快掌握新一轮工业革命中的核心技术,创新对我国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一是要依靠科技创新,明确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加快突破支撑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技术,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占据占领制高点。二是抓住科技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这一关键环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促进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产业发展,以科技强带动制造强。三是探索互联网与工业融合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广众包设计、云制造、网络协同制造等新应用,开展远程设计制造、个性化定制等商业模式创新。

责任编辑:拂晓晨风

相关报道
  • --

联系我们:8610-8855 8955 zhouhl@staff.ccidnet.com

广告发布: 8610-88558925

方案、案例展示: 8610-88558925

Copyright 2000-2011 CCIDnet.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000080号 网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