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

3月21日,SEMI产业创新投资论坛在上...更多>>

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CMIC研究 > 区域经济
CMIC:“一带一路”沿海城市战略重构与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15-04-02 11:12:06

来源:CMIC

作者:赛迪方略-任翀

【打印】 【进入博客】 【推荐给朋友】

    【CMIC讯】“一带一路”战略将重塑区域竞争、产业分工、对外贸易、能源发展格局,为我国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不同类型沿海城市亟需重新定位,天津、上海、深圳等中心城市应加快国际化步伐,发挥龙头作用,打造“一带一路”的动力源;青岛、宁波、厦门等枢纽城市应加强资源吸聚能力,强化中转枢纽和产业引领功能,建设“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烟台、台州、泉州等特色城市应,加大双向投资和贸易合作,推动制造业升级发展,发挥“一带一路”的经济支撑单元作用。

     “一带一路”战略重塑区域竞争格局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掀起对经济中心等功能的新一轮争夺,更加直接、跨洲际的区域竞争格局将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将惠及沿线所有国家和地区,港口进一步完善、航线更加密集,拉近国家间市场的距离,竞争格局将呈现新态势。借助海上通道,我国沿海城市与日本、新加坡、印度、欧盟等的城市竞争将更加直接,对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争夺将十分激烈。同时,随着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区国家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条件愈发成熟,更多的开放型城市将参与到出口贸易基地的争夺中。在新格局下,沿海城市将直接面对全球范围竞争,并将直接关系到未来数十年城市的兴与衰。

    多领域互联互通为次区域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更大范围、跨国界的区域竞争格局将形成。“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关系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在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电网和能源管道六大领域将逐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向西开放的新前沿。其中,在中亚、澜沧江-湄公河等次区域的经济合作将更加紧密,一体化进程将逐步加快。未来,东亚、中亚、南亚、东南亚将构成一个更庞大的“经济版图”,将对沿海城市也会产生一定影响。由于区域竞争将不再局限于我国的四大区域板块之间,更多的次区域参与到该“版图”内的竞争之中,区域竞争格局将突破国土疆域的界限。我国沿海城市将与“新版图”中的西部沿海城市的竞争,如巴基斯坦的瓜尔达市、印度孟买等。

     沿海中心城市:加快国际化步伐,发挥龙头作用,打造“一带一路”的动力源

    全力打造“一带一路”的动力源。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将加深与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资源、要素将加快在中心城市集散。尽管服务业国际化水平、自主创新环境与能力面临诸多挑战,但是,沿海中心城市的国际化程度国内领先,优质要素资源集聚,综合性竞争力突出,是战略推进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只有沿海中心城市发挥更大的辐射、带动、引领作用,成为“雁阵”的头部,才能为中小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因此,瞄准新定位,打造“一带一路”动力源是未来一段时期沿海中心城市的重要任务。

    融入“一带一路”,亟需加快国际化步伐,发挥龙头作用。一是加快嵌入全球金融体系,加强与新加坡、印度、欧盟的合作,建设服务于“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和贸易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提升资本动力。二是汇聚高素质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围绕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建设一批全球性的大型研发中心,破除科研创新的制度壁垒,整合国内拥有的知识产权成果,提升创新动力。三是抢占全球产业革命的技术高地,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制造业体系,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研发、设计等前段领域和品牌管理、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后端领域,提升制造业动力。四是促进商贸流通领域的国际化,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保证贸易环境、载体、主体的建设能够适应电子商务、新型业态、传统大宗商品的贸易需求,提升商贸动力。

    沿海枢纽城市:加强资源吸聚能力,强化中转枢纽和产业引领功能,建设“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

    积极建设“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往来与合作将迈上新台阶,经由“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运输的货物将持续增长;技术、人才、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技术转移与联合研究、产品合作开发等机遇不断,海洋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也将集中在沿海制造业较发达城市集聚。尽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有待提高,海洋经济发展仍不成熟,但是,沿海枢纽城市的交通网络发达、港口规模较大,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具备良好基础,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将扮演重要的关键节点角色,成为重要的商贸物流枢纽与高技术产业制造基地。

    融入“一带一路”,亟需加强资源吸聚能力,强化中转枢纽和产业引领功能。一是扩大港口腹地范围,建设海陆连接枢纽。加强港口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健全与临港产业、腹地产业相关联的供应链与需求链网络;加快向内陆腹地延伸,建设内陆河港、无水港等口岸。二是争取国内外支持,建设海洋产业基地。积极争取中央政府以及沿线国家的支持,依托良好的产业和科研基础,吸引国内外企业、人才资源,在船舶制造、海洋生物物质提取、海底油矿开采、海洋运输、海洋旅游等领域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快技术引进和再创新,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强制度设计,鼓励中外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加快引进吸收技术;同时利用金融、财税等手段为企业技术再创新创造良好环境,加快建设先进制造的技术产业化平台,鼓励企业打造优势拳头产品。四是优化发展环境,建设现代服务业体系。进一步改善企业、人才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和现代服务业,将城市管理与城市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地位相衔接,提升金融、贸易、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改善文化、娱乐、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水平,吸引企业投资和人才流入。

    沿海特色城市:加大双向投资和贸易合作,推动制造业升级发展,发挥“一带一路”的经济支撑单元作用

    重点发挥“一带一路”的经济支撑单元作用。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沿海地区迎来稳定和扩大贸易、工业提质增效的良机,同时,东部沿海城市仍是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欧洲国家重点投资对象,中亚、南亚、西亚、北非等国也将为沿海企业投资打开大门。沿海特色城市由于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定位也存在差异。但共同之处是,沿海特色城市依托较好的开放环境和制造业基础,可以发展为双向贸易、投资基地,成为“一带一路”上重要的经济支撑单元。

    融入“一带一路”,亟需加大双向投资和贸易合作,推动制造业升级发展。一是积极寻求高端项目合作,借助国家、省级平台,积极接洽海内外大企业大项目,推动高技术产业项目落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大力开拓海外工程项目,采取以下游带动上游的策略,针对水利、电力、高速铁路、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工程研发、改进产品,推动优势产品走出去。三是积极争取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的资金支持,优先将资金投入港口、产业发展载体等的建设上,进而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到城市其他领域建设。

责任编辑:拂晓晨风

相关报道
  • --

联系我们:8610-8855 8955 zhouhl@staff.ccidnet.com

广告发布: 8610-88558925

方案、案例展示: 8610-88558925

Copyright 2000-2011 CCIDnet.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000080号 网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