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

3月21日,SEMI产业创新投资论坛在上...更多>>

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CMIC研究 > 投融资研究
CMIC:全球化经营 互联网企业的“出海”挑战

发布时间:2017-11-29 10:54:12

来源:赛迪顾问

作者:张爽

【打印】 【进入博客】 【推荐给朋友】

  【CMIC讯】我国互联网企业的全球化经营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但同时,不同于国外互联网巨头的技术驱动,我国互联网企业的全球化之路更多依赖的是市场驱动和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引领不足。除此之外,未来5-10年,对于日益深度融入全球市场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来说,互联网经济严重依赖技术和创新驱动的特点与我国互联网企业在基础专利和研究上相对滞后的矛盾会更加突出,这也对我国以BAT为代表的、已经走向全球市场的互联网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并购活跃

  2001年,既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开始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年,也是全球互联网经济开始复苏的一年。由于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延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我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与我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是同步的。
 
  近年来,世界经济继续温和复苏,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动力明显增强,加上各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企业对外投资热情高涨,全球投资并购活跃。同时,中国与美国、德国、俄罗斯等主要经济体国家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深入,“一带一路”倡议加快落地实施,种种有利的国际营商环境为中国企业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投资机会。
 
  根据IQ资本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完成并购交易金额达3.36万亿美元,并购案例数量为4.32万件,单个案例平均并购金额已连续5年保持增长,2016年达到0.77亿美元/案例,全球并购交易规模与活跃程度已超过2007年峰值。
 
  根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创下1961.5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4.7%,在全球占比达到13.5%。2016年,我国企业共实施对外投资并购765起,涉及74个国家和地区,实际交易金额1353.3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865亿美元,占63.9%;境外融资488.3亿美元,占36.1%。具体到领域分布上来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领域的投资快速增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同比增长了173.6%。
 
  互联网企业自带“全球化”基因

  对比国外的谷歌、苹果等互联网企业的发源与成立于美国、服务与辐射全球的路径,我国的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互联网领军企业的成长路径更多是发源于美国、创立与成长于中国、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创立阶段,创始团队在资本、技术或者商业模式上,都与美国的互联网企业有着深厚的渊源,或是引入国外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作为企业的起步资金,或是引入国外的研究成果/技术/专利/并进行成果转移转化,或是模仿国外创新的商业模式进行本地化实施。企业创立之后,由于这一批互联网企业抓住了新一波产业发展的机遇,紧紧跟随全球互联网发展的步伐,并围绕国内的市场发展特点和需求布局,进而实现了快速成长。随着这一批互联网企业主营业务的逐步成熟,市场逐步稳定,企业开始一方面通过拓展欧洲、东南亚、拉美等国家市场,维持原有业务的增长;另一方面通过在国内外开展投资、并购等,在产业链上下游或者相关业务领域实现新业务探索和战略布局。这一路径可以说是我国当前互联网典型企业国际化发展中的“共性”。
 
  电子商务在美国刚刚起步时,“中国的亚马逊”阿里巴巴在中国成立,高盛、富达、Invest AB和新加坡政府科技发展基金、软银等相继投资入股,成为阿里巴巴最早期的投资方。由于抓住了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机遇和中国人口的红利,阿里巴巴在2001年之后实现了快速的成长,相比较亚马逊在美国达到50%的渗透率用了14年,淘宝在中国只用了9年,实现了更快的成长和更高速的发展。
 
  2016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总交易额超过1207亿元,覆盖235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支付宝、阿里云的业务也已经走出国门,开展全球化运营。谷歌在美国快速崛起的时候,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在中国成立,美资背景的Peninsula Capital Fund和Integrity Partners是百度最早的投资方。百度凭借对搜索引擎技术在中文的本地化探索和应用,实现了业务收入和市值的快速提升。目前,百度的投资并购对象,早已不再局限于国内的企业,百度在大数据、VR/AR、人工智能等领域已经是全球化的布局。腾讯QQ发展的早期阶段,引入的是IDG和香港盈科的投资,产品在内容、形式等方面模仿的是ICQ。当前,腾讯在即时通信、社交、娱乐、视频、云服务等方面的业务已经走出国门,在流量、入口、内容、云服务等方面面向全球用户构建服务生态,实现全球化运营。
 
  互联网企业面临重重考验

  受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压力等因素影响,同时基于融入产业链高端环节、建立品牌和提升竞争力的考虑,我国企业近年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进行全球采购、研发、生产、销售,积极开拓和融入全球市场。如联想并购IBM,通过其品牌影响力开拓国际市场;长电科技通过并购全球排名第四的新加坡星科金朋公司,提升自身在全球半导体封装测试行业的领导地位;吉利汽车并购沃尔沃,获得技术的同时也通过其品牌效应塑造自有品牌。在走出国门、融入全球市场的过程中,这些企业在人才、管理、法律法规、本地化经营等方面,都经历了重重考验,这些考验对于互联网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同样有重要的参考和启示意义。
 
  首先,国际化管理人才和团队的建立,是所有企业国际化经营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2005年联想收购IBM PC业务后连续从戴尔公司挖来五个高管来弥补国际化管理人才的短板。目前,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面临国际化管理人才的缺乏,如何及时、快速地引入、培养和壮大符合企业自身特点和要求的国际化管理人才队伍,是企业国际化成功与否的关键。
 
  其次,企业“出海”目的国的法律法规,是企业能够顺利开展业务运营的关键。这其中既有传统的保护主义、政权更迭、外汇、环保、劳工、法律变更等风险,也有部分国家为了控制中国企业进入本国市场而故意设置的种种法律障碍。企业在进入市场之前,必须充分了解目的国在相关行业领域的政策导向和法律法规要求,才能为企业持续的国际化经营奠定基础。
 
  最后,本地化文化和市场的融入,也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由于历史、地域和社会生活存在诸多差别,属于不同文化体系的成员在沟通时,难免会按照自己的文化理解和思维模式对“外来”行为和文化进行解读,如何更好地理解、尊重或遵循东道国文化,避免文化冲突、促进企业内不同文化融合是所有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需要认真解决的难题。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虽然企业自带“全球化”基因,但是涉及到具体的运营、管理、服务等,仍然要面临传统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种种困难,需要在全球化的经营中持续探索和投入,才能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不断成长与提升。
 
  技术驱动属性对国际化提出新挑战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第一个二十年,中国第一批互联网企业凭借敏锐的市场判断和不断创新、探索,已经带领中国的互联网经济跻身世界前列。当前,我国的电商、移动支付、移动社交和移动出行等消费互联网领域,在发展速度和规模上已经超越部分发达国家。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互联网企业的“出海”在创新驱动的背景下,也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风投行业投资总额从2011年到2013年的120亿美元,增至2014年到2016年的770亿美元,大部分风投资金流向大数据、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数字企业。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已占全球“独角兽”企业总数的29%,整体市值占41%。中国互联网巨头和“独角兽”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中国互联网企业正逐渐从应用驱动型创新迈向技术驱动型创新,中国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滴滴出行已经在400座城市为4亿多人提供出行服务;2016年,收购了Uber 中国,近两年又陆续投资了巴西的99、印度的Ola、欧洲的Taxify、Careem和东南亚的Grab等,累计投资了全球七大移动出行服务平台。
 
  小米目前是世界第五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在国际化方面,2017年上半年小米在印度的业绩同比增长328% ,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在印度尼西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新美大集团(美团点评)目前估值180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本地生活在线服务平台,每天的订单量达到1000万单。从经营航模转型的大疆无人机,已经在全球民用消费无人机市场占据绝对优势,2016年,大疆无人机的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60%,而来源于海外市场的销售额高达80亿元,国外销售收入规模远超国内。
 
  虽然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海外布局不仅是企业实现持续运营的必须,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中国互联网经济已经崛起的背景下,当前互联网企业的“出海”,在基础标准、核心技术等方面,面临着比以往更大的障碍和困难,以往的“模仿式创新”迫切需要转型、升级。
 
  目前,我国国家标准对国际标准的贡献率仅为0.5%,国际上互联网的7000 多项标准中,中国主导的只占2%;当前我国在移动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VR、区块链及相关的物联网技术等方面创新能力、布局和基础储备还严重不足。这对于严重依赖技术和创新驱动的互联网经济来说,相关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要比传统企业更严峻。
 
  尽管我国政府在1980年就设立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名中国专利局),但互联网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出现大幅度增长是在2010年前后。根据北京大学互联网法律中心发布的《互联网技术创新观察报告(2015)》:成立于1999年的阿里巴巴直到2004年以后才开始在中国提交专利申请,2011年开始,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开始出现井喷式增长,年均专利申请量达到了400件至500件;2000年成立的百度截至2009年只申请了41件专利,2010年之后,百度专利数量才逐渐攀升;相比较而言,小米专利布局意识较强,其专利申请量自2010年公司成立以来稳步上升,在国内共申请了3210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星、索尼、IBM的全球专利分别为573091件、396870件和253093件。参考各国专利从申请到授权的时间,中国需要两至三年,美国需要三年,欧洲需要三年半,日本需要四年,印度需要四到六年,国内企业的专利鸿沟和差距要追赶上国外,还需提早布局。
 
  与基础专利对应的是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早在2012年,百度就意识到“深度学习”即将进入爆发期,2013年百度成立了全球第一个深度学习研究院。在核心的搜索业务之外,语音识别、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持续积累使百度在语音识别上可与真人相媲美,同时百度在硅谷成立自动驾驶研发部门,在视觉识别、传感器等领域也加大研发力度和布局。公开数据显示,百度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无人驾驶、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共公开了1548件发明专利,其中不乏各种核心专利,在人工智能专利布局方面,百度已经有实力与微软、IBM等国际企业一较高下。
 
  在近日召开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宣布成立探索人类科技未来的实验室“达摩院”,并在三年内集团研发投入1000亿元,用于涵盖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的研究,首批公布的研究领域包括量子计算、机器学习、基础算法、网络安全、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下一代人机交互、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涵盖机器智能、智联网、金融科技等。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互联网企业未来在全球互联网竞争中实现突破和领先的希望,也为中国互联网企业未来更规范、更自信地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示范和参考。
 
  互联网是一个自带“全球化”基因的领域,我国互联网企业的“出海”既是必须,也是必然。相比较传统企业国际化中面临的人才、管理、法律等困难,互联网企业更要面对技术和创新驱动方面的严峻挑战,更需要企业具备全球化的链接能力、持续的创新投入、企业组织的迭代式更新。我国互联网企业已经在部分领域实现领先,未来在加速融入并引领全球化发展的道路上,曙光已现。

实习编辑:言笑晏晏

相关报道
  • --

联系我们:8610-8855 8955 zhouhl@staff.ccidnet.com

广告发布: 8610-88558925

方案、案例展示: 8610-88558925

Copyright 2000-2011 CCIDnet.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000080号 网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