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

3月21日,SEMI产业创新投资论坛在上...更多>>

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CMIC研究 > 投融资研究
CMIC:PPP有望成为智慧城市建设融资新利器

发布时间:2015-06-17 08:43:15

来源:赛迪方略

作者:

【打印】 【进入博客】 【推荐给朋友】

    【CMIC讯】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全面推进,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再掀高潮,截至2014年底,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已有89%的城市明确提出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战略。智慧城市建设具有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如何选择一个切实可行的投资运营模式仍是其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面对地方政府债务重压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巨大资金需求,强调政府和社会资本“全程共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PPP模式脱颖而出,日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地方大部分省份均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大力推广PPP模式,PPP作为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投融资模式之一已是大势所趋。

 

  一、PPP浪潮下需警惕潜在风险

  在国家对PPP模式的强力推动下,地方政府的热情日益高涨,接连不断开展PPP项目试点、筹建PPP运营中心、举办PPP培训班等,但与此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PPP政策制度尚待完善。目前,国家财政部和住建部均出台了推广PPP模式的政策,但尚未有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出台。国家层面在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政策中,也仅是鼓励各地政府积极开展与社会资本广泛合作,但对具体的合作推进机制、监管模式、评估机制等还没有明确规定。

  政府存在合作信用风险。PPP模式更强调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但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大量社会资本注入,往往会过高的估计项目投资回报率,导致项目建成后,政府难以履行合同义务,产生信用风险。签订合同时,如果对各方承担的风险和职责界定不清晰,在风险发生时就会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造成多方利益受损。

  项目后续运营收益无法保障。一些公共服务类项目前期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但是其经济和社会效益需要在较长时期内才能显现出来。同时此类项目受国家政策、民众意愿等因素影响较大,项目建成后收益不确定性大,无法保障实现可持续盈利。

 

  二、PPP潜在风险破解之道

  强化PPP的规范指导。首先,国家层面应尽快出台PPP相关法规,统一立法,保障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各方利益不受损害。同时,地方政府应在国家和省级PPP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智慧城市领域PPP的规范和指导意见,制定包括预算管理、政府采购、职责分工、价格补贴、绩效评价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

  选择合适的PPP试点范围。PPP模式多运用在投资规模较大、需求长期稳定、技术发展成熟、价格调整机制灵活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在推进领域上,地方政府应优先选择以使用者付费为基础、具有稳定收益的项目开展试点,如智能家居、智慧体验中心等;其次可以选择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政府财政支持力度较大的项目。在推进模式上,对于云计算中心、城市运行监控平台等基础性、保密性要求较高的项目,可考虑先期由企业垫资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而对一些面向社会公众的服务类项目,可充分吸引民间资本,采取公司化模式运营。

  明确界定风险和责任边界。地方政府应首先聘请相关专业机构,对项目潜在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明确政企双方共同承担的责任和风险范畴,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优势,对于政策、法律、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国家级风险应尽量由政府部门来承担,而项目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维护等商业风险原则上由社会企业来承担。在合同履约过程中,地方政府应牢固树立契约意识和市场意识,建立起良好的社会信用,优化本地投资环境。

  建立完善的价格补贴和绩效考核机制。在现有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考核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PPP项目的绩效评估管理,对项目质量、管理效率、运营收益等进行动态评估和定价调整,并对社会公众公开透明,以平衡项目风险和收益。对于短期无法实现盈利的项目,政府要有相应的采购和补贴标准;对于收益很大的项目,要约定社会企业的合理收益,防止牟取暴利。

责任编辑:拂晓晨风

相关报道
  • --

联系我们:8610-8855 8955 zhouhl@staff.ccidnet.com

广告发布: 8610-88558925

方案、案例展示: 8610-88558925

Copyright 2000-2011 CCIDnet.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000080号 网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