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进入博客】
【推荐给朋友】
【CMIC讯】10月19日至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世界VR产业大会在江西南昌召开。大会同期,由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中移(江西)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科骏实业有限公司承办的数字化教育发展主题论坛成功举办。该论坛聚焦“数字化技术赋能产教融合”议题,与会专家围绕VR应用、裸眼虚拟仿真技术、虚拟仿真教学、数字化人才培养等前沿技术与实践经验进行了探讨。
随着硬件、软件、网络支撑等的飞速发展,VR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训领域,为教育环境的再造、教育方式的重组、教育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技术基础。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教育环境已经改变教与学的整体生态,重塑着数字化教育的新未来,但还需要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与价值链进一步有机衔接。
在发展数字化教育过程中,网络安全不可忽视。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李挥指出,按照目前网络应用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未来的网络主体一定是多样的,寻址方式也会多样化。在顶级域名中心管理中,去中心化的多边共管共治是全球对域名空间管理的诉求。
数字化教育发展离不开数字学习平台的支撑,而国际网络教育学院(IIOE)是面向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国际联盟及公共开放学习平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国际网络教育学院运营中心负责人薛峰表示,该平台作为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应用的案例,推动着以人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通过进一步的产教融合及公私合作,缩小高等教育中的数字鸿沟。据他介绍,国际网络教育学院可以帮助教师建立在线与混合式教学的能力,提升其利用ICT及AIGC人工智能前沿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信息素养。
在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实训中,AR、VR、云渲染技术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挑战。O3 Story Technologies公司首席技术官克里夫·高盛在谈及数字虚拟人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时表示,把数字虚拟人应用到教育领域还面临很多挑战,比如在对话和情绪反映上不够真实,设备使用、网络要求上也受限,这些因素导致很难保障学生的参与度。而语言大模型和具备高保真情绪的3D人物技术两方面的结合有望让这些问题得到解决。
当前,全息裸眼3D虚拟仿真技术发展迅速,也深刻影响着教育领域。广州弥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周建英表示,虚拟数字化教育是数字化教育的前奏,是判断用户和市场需求的试金石。在推广裸眼虚拟现实设备时,有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在片源兼容性方面,能否兼容现有的3D显示内容;二是在沉浸感上,能否让人身临其境;三是舒适度上,是否佩戴舒服,有无眩晕感;最后在视觉健康上方面,是否损伤视力。周建英强调,虚拟仿真和教育之间看似是虚拟仿真技术的问题,实际上也决定了新显示技术的发展道路。未来能否从课堂进入家庭,从B端进入C端,取决于新型显示技术的主要发展路径。
职业教育是教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VR技术也开始赋能。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陶大伟表示,VR平台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和交互性,可操作性强,非常适合用于教学研发,满足多场景教学。建设好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不仅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还能进一步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陶大伟分享了基于数字技术的工业互联网实训基地建设的几个思路,其中包括以虚实融合为特征,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注重以虚助实,应用新技术创造新场景,打造新模式。
XR赋能教学,可以激发学习者兴趣。华为技术有限公司XR虚拟培训首席规划师杨世海表示,XR虚拟仿真教学主要有三个特征,首先,第一视角的多维度观察,可以增强学习动机和兴趣,优化学习体验。第二,高沉浸性和强交互性支持情境化学习,促进知识技能迁移。第三,社交活动中的高临场感体验可以增强交流意愿、促进高效协作、提升社会情感技能。自从有虚拟仿真以来,XR教学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和试点期。接下来,XR教学接下来还面临着平民化、规模化和规范化的挑战。为此,华为提出了基于端、管、协、云分层的架构,支撑XR教学的规模化应用和常态化开展。
广州轨道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洪洁桦分享了城轨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洪洁桦表示,城轨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着诸多困难,而数字化人才短缺是企业面临的最大瓶颈。在数字化人才培养发展方面,“数字化人才标准和能力模型”是城轨企业最关注的内容。在学习产品的数字化方面,要充分利用VR、AR等新技术,完成学习路径规划,与岗位标准、培训标准、评价认证标准无缝衔接。
瑞士SensoryX公司首席执行官罗尔夫·阿德尔斯伯格表示,在教育方面,教学内容的创新对学生非常重要,教师需要提供个性化教学方案,而人工智能体系在此蕴藏着很大潜力。不过,目前的交互式XR产品并一定能够进行自然交互,缺乏空间计算的支持。XR产品在数字空间中实现直觉性交互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