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阿里云刘伟光:AI应

AI时代,伴随大模型极速迭代,推理效率突...更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

“无人驾驶的ChatGPT时刻什么时候来...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CMIC研究 > 产业研究
CMIC:软硬兼施 助力3D打印进入发展快车道

发布时间:2014-12-05 15:54:33

来源:CMIC

作者:CMIC

【打印】 【进入博客】 【推荐给朋友】

    【CMIC讯】3D打印是制造业由工业化向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生发出的典型代表,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一致看好。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约40亿美元,大体地域分配是欧洲约10亿美元,美国约15亿美元,中国约3亿美元,其他国家及地区约2亿美元。在目前国内市场上,涉足3D打印的上市公司多达二三十家,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国内3D打印市场潜力无穷。
 
    当然,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3D打印未来或许会带动社会产生巨大变革,但这种效应短期内难以预见,其中软硬件层面的欠缺是一大诱因。
 
    硬件方面,3D打印机价格是企业首先考虑的因素。市场调查表明,当前国内市场桌面级3D打印机价格分为3个层次:面向企业消费群体的国外品牌,一般在万元级以上;国内品牌大多为万元级别;开源硬件DIY设备,价格在3千左右。毫无疑问,3D打印若想达到大规模产业化并进入大众消费市场,硬件价格的压缩是非常必要的。其次,3D打印物体的质量很大程度上由3D打印机的质量决定,而当前各种主流设备与技术在加工精度、加工尺寸、加工速度及材料选择方面难以兼顾,限制了产业的实际应用范畴。
 
    软件方面,3D打印产品最重要的生产依据是基于软件的数字模型,随着技术发展和用户需求变化,单一的三维设计软件已不能满足企业需求。观察近期流行市场的3D打印软件类型,多数是基于CAD软件制作得到精度不高的STL文件,且需专业人员开发使用,普罗大众较难掌握。此外,诸如生物医药等对产品精准度要求极高的产业,更需精度高、专业性强的设计软件辅以配合。总体来看,3D打印软件开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移动互联时代的诸多案例已经表明,任何一个仅凭硬件或软件支撑的企业乃至产业都不会长久,软硬件的协同发展才是长久之道。同理,3D打印产业的繁荣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力合作,共同进步。

责任编辑:Lily

相关报道
  • --

联系我们:8610-8855 8955 zhouhl@staff.ccidnet.com

广告发布: 8610-88558925

方案、案例展示: 8610-88558925

Copyright 2000-2011 CCIDnet.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000080号 网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