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帮助中心|添加收藏|English
 
 
      "互联网+电网"
助力探索能源互联网的发展道路      
 
 

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我国的传统行业都正在被深深改变。向来以"传统保守"而自居的能源电力行业,也不例外地迎来了互联网的渗透。在庞大而复杂的能源系统当中,电能凭借传输效率等优势占据能源系统的中心地位,"互联网+电网"也便成为能源互联网的最佳融合点。

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正逐步实现电力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在我国,伴随能源互联网相关产业规划的出台和电力体制改革的启动,"互联网+电网"模式有望成为能源互联网领域的有益探索。2015年4月15日,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正式拉开试点序幕。时隔十三年,电力体制改革的再次启动和相关配套文件的相继出台,将扫除能源互联网万亿市场面临的体制障碍,有效推动分布式能源发展,释放能源互联网带来的制度红利,催生电力市场化带来的万亿蓝海市场。

在新电改背景下,电网企业扮演着能源互联网中重要的"枢纽"作用,通过衔接电源与受端,整合不同能源种类,实现能源网络的"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与此同时,配售电业务将面向社会资本开放,这意味着,如果能够利用基于电网的实际数据对其进行深度分析,便有助于提供更多的高附加值服务,这才是能源互联网的真正入口所在。把握了电力用户的大数据资源,实际是把握了能源互联网的"命门";获取了电网运行所产生的海量电力数据,实际是获取了能源互联网的先机。因此,"互联网+电网"模式把握住了新电改背景下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切入点,值得探索应用。

 
    由点及面,顺应全球电网互联新趋势

1、各国积极探索和实践能源互联网战略

近年来,各国也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能源互联网战略。2008年,德国提出E-Energy计划,旨在打造新型能源网络,在整个能源供应体系中实现综合数字化互联以及计算机控制和监测的目标;同期,美国提出FREEDM网络,研究未来大量发展分布式发电可能会引起的电网不适应性的对策;2015年,中国正式确定了《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大纲》,目标是建立新的能源利用体系,推动生产、运输、消费和相关政策措施的链式变革。

2、顺应全球电网互联新趋势

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全球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要解决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和输送性难题,必须将清洁能源转化为电能才能实现有效使用。因此,电力能源是未来重要的"终端能源",实现全球电网互联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内容。

全球能源互联网由跨洲、跨国的骨干网架和各国泛在智能电网组成,通过连接各国能源基地和各类分布式电源实现各国能源互联互通,将不同种类的清洁能源转换后传送至各国用户,具有绿色环保性、安全可靠性、服务泛在性等优点。当前,世界各国也都在加紧电网互联进程,例如,北美、欧洲、南部非洲等地区均在逐步实现电网互联。

我国自2013年实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来,在电力方面也积极进行输电工程跨国实践,具备了构建能源互联网基础。今后我国还将继续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电网互联,"互联网+电网"战略对于我国顺应全球电网互联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统一标准 打破信息孤岛

"互联网+"的新生产要素就是大数据。在万物互联时代,数据的流动和使用加快,大数据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应用的节点。但能源互联网数据采集容易,数据传输和汇集却并不简单。

对企业而言,传统的能源管理是由项目制单独驱动,造成企业存在好几套独立的能源管理系统。比如,水是一套,电是一套,锅炉是一套,中央空调又是一套。通过传感器可以采集单独系统的数据,但由于每套能源系统数据传输协议不统一,各自采集的数据无法共享,更谈不上大数据分析和挖掘,而数据共享和挖掘恰恰是能源互联网的精髓。因此,对企业而言,搭建能源互联网的首要任务就是打破信息孤岛。

为此,2015年3月2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正式发布文件,中国主导的IEEE 1888能源互联网标准通过ISO/IEC最后一轮投票,成为全球能源互联网产业首个ISO/IEC国际标准。通过该标准,可以将电、水、气等能源数据化,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新技术,达到提高能效、节能减排等作用,并形成终端产品、汇聚产品、多协议网关产品、存储系统、智能分析平台、可视化界面、认证与安全系统、网管和计费系统、系统集成、认证与测试、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的产业链。也就是说,有了ISO/IEC/IEEE 18880标准,能源生产端、能源传输端、能源消费端数以亿计的设备、机器就可以连接起来,形成能源互联网的"万物互联基础",信息孤岛也随之被打破。

 
    鼓励互联网企业与电力企业合作,打造能源互联平台

当前,中国国家能源局牵头制定的能源互联网相关产业规划开始启动,包括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在内的多家企业已积极布局能源互联网。在中国,能源互联网的"蓝海"才刚刚显现。根据有关券商测算,能源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将突破5.5万亿元。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能源电力行业的竞争已不单单是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互联网企业凭借轻资产服务基因以及平台化布局和数据信息处理的优势,在能源互联网的产业链当中已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较传统电力企业更适合完成最后的分销和服务环节。但与此同时,能源电力企业凭借天然的重资产投资基因仍会占据电力生产的源头和输送配运的中间环节,因此,能源电力行业的竞争已转变为互联网企业联手能源企业合作构成的联盟之间的竞争。

在此趋势下,一是要鼓励、规范互联网企业与电力企业的合作,加强互联网企业对能源实体产品的理解,为积极向传统电力企业"靠拢"的互联网企业提供宽松、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互联网企业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二是通过能源互联平台的打造,全方位接入能源生产者和能源消费者,根据能源消费需求精准安排能源生产,实现能源互联的高度智能化和能源利用的高效性、环保性目标。

比如,今年5月份,腾讯公司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签署"互联网+电网"战略合作协议,依托腾讯的"互联网+"解决方案和智慧城市平台,以及国网四川电力的电力智能化服务和品牌建设需求,在智慧电力、营销服务、品牌建设等领域开展合作。此次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的能源合作带来多赢的结果:首先,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有效提高电网工作效率、运营水平和服务水平,为国网四川电力用户提供个性化、优质化和高效化的智慧服务。其次,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寻找到新的突破点,布局"城市服务入口",推进"智慧生活"方案。最后,对于用户来说,可以借助微信平台等实现查询、充值、缴费、互动等功能,极大地便捷了用户生活。

 
    引导电力企业拥抱互联网,进行"互联网+电网"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运用新思维抓住新机遇成为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国电四川电力企业以其专业性、可靠性、安全性优势弥补互联网企业专业性不足的劣势,积极拥抱互联网,联手具备与亿万消费者直接互联的巨大优势的腾讯,形成优势互补,弥补传统电力企业服务对接不足的劣势,值得电网企业学习借鉴。

为此,一是应鼓励智能电力企业参与"互联网+"行动计划和智慧城市建设,依托互联网大型企业,实现现有智能电网的技术延伸和扩展,构建"互联网+电网"生态圈。二是强化电力企业对互联网的认识,对不同规模的电力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一方面培育创新意识较强的小微企业,作为对"互联网+电网"产业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促进电力龙头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降低企业创新风险。

 
    健全能源互联机制,加快能源互联技术研发

能源互联涉及政治、经济和技术各个方面的支持,不仅需要建立相互依存、互利互惠的合作机制,还需加快能源互联技术研发,突破能源互联网发展的瓶颈。

因此,一是要建立能源互联机制,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原则,建立包含组织机制、市场机制、运行机制和政策保障机制在内的互联共享机制,实现政府、企业和用户的广泛参与、通力合作。二是要加快能源互联技术研发,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赋予电网更多的数据采集、综合分析决策功能,将电网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提升至更高层面,实现互联网技术与电网、电源、储能等技术的紧密结合,控制电网稳定可靠运行。

总之,"互联网+电网"成为构建能源互联网的有益探索,将有力地推动能源产业变革,不但改变当前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还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产业经济布局和能源生产消费模式,以此推动我国能源行业体制变革。未来应鼓励互联网企业与电网企业形成合作对接,推进建立健全能源互联机制以及加快能源互联技术研发,推动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

 
  CMIC相关专题 更多
  CMIC研究报告 更多
· 2014-2015年中国能源百强企业研究年度报告 2015-02-10
· 2015-2021年我国能源互联网行业市场年度预测报告 2015-10-21
· 2015-2021年我国清洁能源行业风险评估及年度预测报告 2015-05-28
· 2015-2020年中国生物能源行业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15-03-19
· 2015-2020年中国能源互联网行业调研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2015-08-05
· 2015-2020年中国分布式能源行业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15-05-14
· 2015-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深度评估及投资前景预测 201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