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

3月21日,SEMI产业创新投资论坛在上...更多>>

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CMIC研究 > CMIC观点
CMIC:实现工业现代化 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

发布时间:2018-11-06 10:15:49

来源:赛迪传媒

作者:王海龙 张昕嫱

【打印】 【进入博客】 【推荐给朋友】

  【CMIC讯】通常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现代化程度越高,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也越高。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不仅仅是工业化高级阶段的重要特征,更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一、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稳步提升,符合产业发展规律
  
  伴随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从2004年的15%上升至2016年的25%左右,总体保持平稳上升趋势。而工业比重相对下降,由2004年的40.6%下降到2017年的33.9%。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工业逐渐发达的结果。经济发展的过程必然伴随产业结构的演进,服务业比重超过工业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从农业演变为工业,然后升级为服务业,这是产业成长和供给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转型主要表现为,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见顶回落,而服务业占比保持较快上升。现阶段,我国已步入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发展呈现增速放缓、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特征,以做强制造业和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为核心的工业化战略不再是简单地追求工业增加值占比,而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来提升工业发展质量。
  
  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与工业发达国家历史经验相符
  
  大多数成熟工业化国家都经历了生产性服务业从无到有,从萌芽到扩张的发展过程。从已完成工业化,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国际经验来看,美国的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30%左右下降至2016年的17%左右,而与此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总体保持上升态势,2016年高达28.6%;德国1971-1981年第二产业占比年均下降0.7个百分点,服务业占比年均提高0.8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占比持续上升,到2016年,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达到20%。我国工业占比下降,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上升与发达国家历史发展规律相符。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还将进一步提升。
  
  三、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工业是生产性服务业持续发展的基础,生产性服务业是推动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随着工业现代化进程,分工不断细化,工业发展的每一环节都伴生着服务需求,都为生产性服务业创造着市场。生产性服务业从工业部门分离,加深了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程度,集中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金融、物流、销售等领域,大幅提升了工业效率,成为工业现代化的助推器。特别是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诸多产业变革和创新,也将开拓信息服务业、设备租赁业等多种服务模式,从而带动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共同发展。
  
  四、以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一是在认识上,理性看待制造业占比下行趋势。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制造业占比下行是对客观经济规律的遵循。当前,我国当前制造业的发展体征与制造业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相符。建议将“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作为衡量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指标。建议统计部门加强相关指标的统计测算。慎重运用投资政策,来拉动制造业规模,坚决避免上马一些已经落后的产能。以着力提升制造业质量效益为导向,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
  
  二是在方向上,以高质量作为引领制造业的指南。以高质量为引领,加快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持续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优化升级要素结构,充分发挥价格信号功能,健全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引导生产要素向高效率的制造业部门集聚,显著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加大制造业创新投入,完善有利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强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支撑引领制造业创新发展。
  
  三是在行动上,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在制造业重点行业、领域,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重点解决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科技研发、设计、融资、法律、人才等瓶颈难题。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方式方法,提升为制造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鼓励企业运用现代化生产理念,加快服务环节专业化分离与外包,切实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水平。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工业设计、融资租赁等重点领域的发展环境,厚植发达生产性服务业成长的土壤。(作者王海龙 张昕嫱,供职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所 )

责任编辑:言笑晏晏

相关报道
  • --

联系我们:8610-8855 8955 zhouhl@staff.ccidnet.com

广告发布: 8610-88558925

方案、案例展示: 8610-88558925

Copyright 2000-2011 CCIDnet.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000080号 网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