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 010-88558925010-88558943
  • 010-88558955010-88558948
CMIC专家更多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

3月21日,SEMI产业创新投资论坛在上...更多>>

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更多>>

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 CMIC研究 > CMIC观点
CMIC:提升创新发展能力 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发布时间:2017-12-20 09:27:07

来源:赛迪-中国电子报

作者:赛迪-中国电子报

【打印】 【进入博客】 【推荐给朋友】

  【CMIC讯】——《关于发挥民间投资作用 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导意见》主要任务解读之一
 
  背景情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焦点,许多国家都将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层面。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随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包括《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国制造2025》《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等,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支撑。
 
  在创新驱动战略引领下,我国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快速增长,社会创新要素不断向企业集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16年全国R&D经费支出15500亿元,是2011年的1.8倍,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2.08%,比2011年增加0.25个百分点;累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94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276家;有效专利628.5万件,是2011年的2.3倍。但同时,我国创新发展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及装备主要依赖进口;成果转化机制不灵活,科技对产业的贡献率较低,许多研发成果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或中试阶段;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较低,组织机制尚不完善;协同创新模式较为单一,缺乏能够长久合作的机制;国家层面的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产业各方对于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积极性不足,各类创新平台对于技术创新的支撑服务作用尚不明显。
 
  重要意义
 
  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推动设施和仪器向社会开放,能够促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旨在通过政府引导,聚集创新资源,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持续来源问题,突破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死亡之谷”,打造创新生态系统,不断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推动国家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是中央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任务之一。国家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能够助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对于充分利用已有科研资源,提升全社会整体创新能力,高效利用国家科研经费有着重要意义,是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民营企业贴近市场、嗅觉敏锐、机制灵活,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认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培育工业设计企业,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升级。同时,大量民营企业走在科技、产业、时尚的最前沿,对工业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创新,服务于工业设计,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附加值,进而创造出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将科学技术与产业紧密结合,才能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通过引入民间资本,有助于增强民营经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降低科技成果转化成本,加速科技成果向规模生产转化;有助于帮助成果“牵手”市场,促进民营经济与高校联姻,借“脑”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有助于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模式,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加快推进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标准制定,是提升创新发展能力的保障。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是深入实施专利导航试点工程,促进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搭建专业化服务平台,支撑创新型国家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继续深化产业专利协同运用、支撑知识产权运营工作的需要。标准制定是各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已经成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加快建立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标准体系,提高民营企业标准管理水平,建立规范、透明、高效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之一。
 
  重点亮点
 
  《指导意见》主要从推动骨干民营企业参与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以民营企业为主要对象进行企业培育,完善民营企业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民营企业参与知识产权联盟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标准制定等方面提出了任务。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标准委等国家部委,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具体工作。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指导意见》强调要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增材制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已挂牌成立,其他领域的创新中心也在积极筹备中。同时,各地区也选择重点产业优势领域,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鼓励由具有业界影响力的民营企业牵头,联合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高校、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科研院所或能够整合区域服务的产业园区平台,探索多种产学研协同组建模式,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围绕区域性重大技术需求,探索实现多元化投资、多样化模式和市场化运作,形成新型研发机构。
 
  2017年4月,科技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15个部门印发了《“十三五”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规划》,提出加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在重点领域的顶层布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构建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创新协作网络。近期,科技部正在加快研究制定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重点领域布局、组织管理运行机制、重点建设任务等。下一步,将根据国家战略部署和重点领域产业需求,结合民营企业发展实际,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支持民营创新型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聚集大、中、小和上、中、下游企业,以及相关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打造高层次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平台,集中攻克转化一批产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
 
  推动设施和仪器向社会开放。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共建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组建专业的科学仪器设备服务机构,促进科学仪器设备使用的社会化服务。”上海汽车整车风洞中心的建设运行模式是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建设重大科研技基础设施、推动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典型案例。同济大学上海汽车整车风洞中心积极与多个国际知名风洞进行了大量技术对标合作,服务对象已涵盖国内主要汽车整车企业及其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和主要高铁企业,对外开放共享率达97%以上,全面支撑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自主研发以及合资品牌车企研发本土化。
 
  示范企业培育。《指导意见》要求选择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基础好、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具有行业带动性的典型民营企业,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促进行业创新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与财政部自2011年联合开展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工作以来,共认定示范企业425家,通过积极引导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各自领域发挥了很强的技术辐射作用和引领带动作用,为企业和行业整体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指导意见》还指出,要积极培育工业设计服务市场,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剥离工业设计职能,面向市场承接设计外包服务,支持第三方专业设计机构发展壮大,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成长性好、行业带动性强的工业设计领军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按照《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联产业〔2010〕390号)要求,组织开展了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工作,目前已经认定了两批共64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当前,我国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向经济成果转化的比例低,企业的原创性科技成果较少,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亟待提升。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2015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6年,国务院印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国发〔2016〕16号,以下简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国办发〔2016〕28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形成了从修订法律条款、制定配套细则到部署具体任务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三部曲”。《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提出:“国家建立、完善科技报告制度和科技成果信息系统,向社会公布科技项目实施情况以及科技成果和相关知识产权信息,提供科技成果信息查询、筛选等公益服务。”《行动方案》提出:“要建立国家科技成果信息系统,构建由财政资金支持产生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与数据服务平台,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共享机制,向社会提供科技成果信息查询、筛选等公益服务。同时要加强科技成果信息汇交,加强科技成果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鼓励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建立一批从事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的中试基地。建立科技成果发布和共享平台,提供适合民营企业需求的项目技术源和公共技术服务。围绕重点领域试点示范,建立案例库、专家库、知识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目前,“国家科技成果信息系统”已基本开发建设完成,即将上线服务,系统将发布财政资金支持产生的科技成果约2万项。下一步,将加强财政资金支持产生的可转移转化科技成果信息汇交制度的建设,加大科技成果采集工作力度,持续扩大国家科技成果信息系统科技成果数量。加强科技成果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支持第三方机构运用国家科技成果信息系统成果信息开展科技成果信息增值服务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
 
  知识产权联盟建设及标准制定。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建立订单式知识产权研发体系、构筑和运营产业专利池、推进知识产权与标准的融合和共同防御知识产权风险,不断推动产业关键领域知识产权运营工作开展;通过开展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服务、构建以专利池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核心要素池,有效支撑联盟内成员单位创新发展;通过创新知识产权创新创业模式和开展具有产业特色的大众创业服务,为服务知识产权创新创业提供有利保障。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了《关于全面组织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的指导意见》,支持中小企业贯彻落实《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和《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指南》,提升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在标准制定上,《指导意见》要求,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的重要作用,支持组建重点领域标准推进联盟,建设标准创新研究基地,协同推进产品研发与标准制定。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大力推动国防装备采用先进的民用标准,推动军用技术标准向民用领域的转化和应用。

责任编辑:言笑晏晏

相关报道
  • --

联系我们:8610-8855 8955 zhouhl@staff.ccidnet.com

广告发布: 8610-88558925

方案、案例展示: 8610-88558925

Copyright 2000-2011 CCIDnet.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000080号 网站-3